考据学的启蒙运动者为顾炎武,然同时还有阎若璩、胡渭、姚际恒三人,都是替考据学辟坦道的人。这三人的工作,虽杂而不纯,但其为后此考据学奠立一个极强固的基础,却要归功于他们。建立考据学的功臣,首推戴震。这一段故事,已足以说明戴氏治学的出发点,而戴氏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学派的建立者,亦即在其治学方法。清代考据学的特盛,已如前述,而其一代学术的中坚,则在于诸经都各有新疏,观阮元所辑的《......
2023-08-17
《宋史·张载传》:“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一夕,二程至,与论《易》。次日,与人曰:‘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撤坐辍讲。与二程语道学之要,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尽弃异学,淳如也。……载学古力行,为关中士人宗师。世称为横渠先生。’著书号《正蒙》。又作《西铭》。”
横渠之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宋史》)。他的《正蒙》,就是本于《易》;他的《西铭》,则多本于《中庸》,而以孔、孟之仁为主。今分述如下:
(一)《正蒙》。《正蒙》里面的“太和”与“太虚”,便是《易》里面的“太极”。他说:“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这里所谓“两”,即指阴阳而言,所谓“一”,即指太和而言;是阴阳虽二,合之则一;分之便叫做阴与阳,合之便叫做太和。他因此推广阴阳,以说一切。譬如言天地,就说:“天地变化,一端而已。”言人物,便说:“动物本诸天,植物本诸地。”言性,便说:“性其总合两也。”又:“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之性存焉。”言学,便说:“莫非天也。阳明胜则德性用,阴浊胜则物欲行,领恶而全好者,其必由学乎?”虽然,横渠之学,也有出于佛氏之处,譬如他说:“两不立则一不见,其究一而已。”便是差别即平等、现象即本体的道理。他虽有得于佛,却力辟佛,这原是宋儒一般的做法,并不仅横渠一人而已。
横渠之学,影响于程朱的,就是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他命意在于要人家由气质之性,反到天地之性。所以他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又说:“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与不善反而已。”既有气质之性,便要变化气质,所以他说:“人之刚柔缓急,有才有不才,气之偏也。天本参和不偏,养其气,反之本,而不偏,则尽性而天矣。”这种变化气质之说,影响程、朱不小,所以朱子说:“气质之说,起自张、程,极有功圣门,有补后学。”
(二)《西铭》。横渠著有《东铭》《西铭》[7],《东铭》以戏言戏动过言过动为戒,不及《西铭》的精深博大,所以学者多言《西铭》而不及《东铭》。《西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这便是横渠言伦理的总要。程颐极推崇他这篇《西铭》,说道:“《西铭》明一理而分殊。”又:“订顽之言,极纯无杂,秦、汉以来,学者所未到,意极完备,乃仁之体也,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求仁之学。”朱熹更推广其意而说道:“以天地之间,理一而已。然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则其大小之分,亲疏之等,至于十百千万而不能齐也。……程子以为明理一而分殊,可谓一言以蔽之矣。盖以乾为父,以坤为母,有生之类,无物不然,所谓理一也。而人物之生,血脉之属,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则其分亦安得而不殊哉?一统万殊,则虽天下一家,中国一人,而不流于兼爱之弊。万殊而一贯,则虽亲疏异情,贵贱异等,而不梏于为我之私。此《西铭》之大指也。”
除二程、周、张之外,当时尚有一位邵雍,和他们并称为理学五子。《宋史·邵雍传》:“邵雍字尧夫。其先范阳人。……雍年三十,游河南,葬其亲伊水上,遂为河南人。……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羲八卦六十四卦图像。之才之传,远有端绪。而雍探颐索隐,妙悟神契,洞彻蕴奥,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者,乃其学益老,德益劭。玩心高明,以观夫天地之运化,阴阳之消长。远而古今世变,微而走飞草木之性情,深造曲畅。……遂衍宓羲先天之旨,著书十余万言行于世,然世之知其道者鲜矣。……所著书曰《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诗曰《伊川击壤集》。”尧夫虽为理学五子之一,然因他独以图书象数之学闻名,且“《易》本明白简易,而康节(尧夫卒谥康节)装凑安排,昧于大道”(见黄宗炎的《先天卦图辨略》)。所以本节仅述其生平,至于他的学说,则存而不论。
有关杨东莼文集·专著卷(上中下)的文章
考据学的启蒙运动者为顾炎武,然同时还有阎若璩、胡渭、姚际恒三人,都是替考据学辟坦道的人。这三人的工作,虽杂而不纯,但其为后此考据学奠立一个极强固的基础,却要归功于他们。建立考据学的功臣,首推戴震。这一段故事,已足以说明戴氏治学的出发点,而戴氏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学派的建立者,亦即在其治学方法。清代考据学的特盛,已如前述,而其一代学术的中坚,则在于诸经都各有新疏,观阮元所辑的《......
2023-08-17
十五日,日本以履行英、日同盟为口实,要求德国舰队即时退出日本、中国海洋方面,否则解除其武装,并将胶州湾租借地全部,以还付中国为目的,于九月十五日以前,无条件交付日本。二十六日,日军占领潍县车站。十八日,日本外相加藤训令日置益径向世凯提出二十一条的要求案。......
2023-08-17
以上把李翱的思想的来源,简略地说过了。《复性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讲性情的关系,中篇讲复性灭情的方法,下篇讲复性的归结。(下篇)以上所述,是《复性书》的大意。我们从《复性书》中,可以窥见李翱的思想,在表面上固然挂着儒学的招牌,但骨子里面却全是释、老的思想。《复性书》中性与情的对立,便是本于佛教的真如与无明之说。这便是《复性书》中含有老、庄思想之处。......
2023-08-17
突厥属回族,系匈奴别种,其始祖姓阿史那氏。唐之兵力,至是西尽波斯。至长寿王,与北魏和亲,北魏始省称之为高丽。五传至平原王,正当隋文帝代周之时,高丽遣使朝贡于隋。唐兴,时婴阳王已死,异母弟建武立,是为荣留王,遣使入朝。太宗贞观十六年,高丽西部大人泉盖苏文专国政,杀建武,立其侄藏为王,是为宝藏王。九传至义慈王,正唐高宗时,义慈王与高丽结合,绝新罗朝贡于唐之路,新罗因求救于唐高宗。......
2023-08-17
中山先生拟定《实业计划》,是在欧战告终的时候。所以中山先生主张国际合作开发中国实业,同时拟定具体的《实业计划》,分送国内外当局,征求意见,并向民间作广大的宣传。本来中山先生的计划,虽然提出于欧战告终的时期,实际是早已成竹在胸的了。他的伟大的《实业计划》,不待说,是为了发展国家资本而写的。第一计划第一计划是以北方为对象的,包含五部分。......
2023-08-17
时世凯任临时大总统,正在日夜企图当选为正式大总统。十月六日,依照《大总统选举法》,由两院议员组织大总统选举会,在众议院举行选举。五日,两院开会,世凯派军警到两院检查,被撤销的议员,都不能入院,于是两院不足法定人数,不能开会。三年一月二十六日,政治会议议决约法会议组织条例,由大总统公布之。六日,又下令停办京师自治,所有京师地方自治制度,由内务部一并厘订,汇案办理。......
2023-08-17
原来宋代有常平法,于各州县设常平广惠仓,如谷稍贵,即减价粜与贫民。青苗法行,于是蓄积之家,不得邀其倍息,而农民得以赴时趋事,兼并不得乘其急。这是安石改革兵制的治标方法。初令每一大保夜轮五人,警备盗贼。此外还有关于学制和贡举的改革,留到三十六章再讲。至安石变法,而党争益烈。......
2023-08-17
案五行原出《尚书》,自邹衍辈把它附会于天行,由是五行与阴阳相合,而有五德始终之说。自是以后,儒者莫不通阴阳之学。更何况儒家本身就相信天命之说!以上所述,便是儒家与方士糅合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就是阴阳家的怪说能够至今支配中国人心理的原因。今将两汉两位经学大家的思想略述如下,以证他们的思想与阴阳五行的关系。此实阴阳家的瞽说,而出于仲舒之口。......
2023-08-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