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音乐教育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指学校管理者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通过对各种学校管理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送、分析等来实现对学校的管理。因此它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023-11-07
这里所谓现代的学校,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而与我国前此的学校完全不同。原来在太平军平定以后,当时要人如李鸿章辈,深知中国兵力,确实不能和外国比较[25],于是在乱平之后,就注重练兵[26]。“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遂广播于全国。但是,经过中法、中日两次战役以后,朝野之士,又深知只是仿效外人的物质文明——坚舰利炮——还不足以自强,而自强的唯一方法,却在于变法。当时康有为辈,认定变法的项目中,尤以废科举立学堂为最要紧。后来因为戊戌政变,轰动一时的变法运动也就烟消云散了。等到八国联军之役以后,清室始正式废除科举,改书院为学堂。
当时学制,仿自日本与西洋,有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中学、高等学堂以及大学堂等名目;所有教本,亦多从日籍转译而来。民国成立以后,又有新学制之改革。大旨以着重职业教育与合于社会需要为主。
上面所述的这种新学制从外国移植国内来,已经将近三十年,但是,在今日我们并不曾见到这种教育所发生的良果,却只听见教育破产的呼声,这是什么缘故呢?造成教育破产的根本原因就是:现代的学校,原来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它的课程及其精神,都相应于资本主义的需要,所以它所造就的人才,能替资本主义服务。反之,我国的经济组织,虽然进到前资本主义时代,但是封建式的手工业生产,却在经济上仍占着重要的地位,所以纵令把资本主义的教育移植过来,却不能适应于我国社会的需要,尽管后来有新学制的改革,可是问题依然原封未动地搁着,此所以吴敬恒有洋八股之叹,社会上有轮回教育之讥,教育界有教育之讥,教育界有教育破产之呼声[27]。至于政治没有上轨道致使教育也不能上轨道,却还是造成教育破产的副因。
【问题提要】
(一)何以古代教育之权操于官府?
(二)何以周代的教育制度不足信?
(三)试述教育解放的原因。
(四)孔子与教育解放有何关系?
(五)教育解放的结果是什么?
(六)试述唐代的学校制度。
(七)试述书院制发生的原因。
(八)何以现代教育陷于破产的境地?
【注释】
[1]见俞正燮著《癸巳存稿》卷四。
[2]欧洲在中世纪时,教会柄世政,凡才秀之士,多为祭司神甫,而书籍亦多聚于寺院。因此,当时求学者,都以祭司为师。从而教育之权,全为教会所握。
[3]见章炳麟著《诸子学略说》(刊在丙午年《国粹学报》)。
[4]见章炳麟著《检论·订孔(上)》。
[5]《汉书·艺文志》的根据,是刘歆的《七略》。《七略》中除《辑略》为诸书之总要外,其《六艺》一略,与《诸子略》中之儒家相重复。《诸子略》中,分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除去小说家,谓之九流。此外四略为:《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各家学说,从来都以为出自王官,其所推未必尽是,然按诸当时政治情况,则不能谓无所根据。至于反对这种说法的,则有胡适的《诸子不出于王官论》(刊在胡氏著《中国哲学史大纲》附录中),可供参考。
[6]编者按:《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这里所谓上庠、东序、右学、东胶,便是虞、夏、殷、周四代大学之专称;下庠、西序、左学、虞庠,便是四代小学之专称。这些都是教贵族子弟的学校。
[7]编者按:《周礼》:“师氏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注云:“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师氏教之,而世子(天子诸侯之太子)亦齿焉。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中,中礼者也;失,失礼者也。”又“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注云:“国之子弟,公卿大夫之子弟,当学者谓之国子。”“道,多才艺者。”这种国学,便是贵族进的。至于乡学,则“家有塾,党有庠,州有序”(见《礼记·学记》),这便是平民进的。
[8]国学中有大学小学之别,见109页注④。编者按:《公羊传·宣十五年》何休注:“一里八十户,八家共一巷,中里为校室。选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十月事讫,父老教于校室。八岁者学小学,十五者学大学。”便是乡学中的大小学之别。
[9]编者按:《孟子》:“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故王桐龄说:“兼各代之名。”
[10]编者按:《周礼》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故王桐龄说“以养老教德行为主”。又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朱子《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故王桐龄说“大学教六艺及修己治人之道,小学教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又《王制》:“命乡简不帅教者以告。耆老皆朝于庠,元日习射上功,习乡尚齿。大司徒帅国之俊士,与执事焉。不变,命国之右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左;命国之左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右。如初礼;不变,移之郊,如初礼;不变,移之遂,如初礼;不变,屏之远方、终身不齿。”故王同龄说“不率教者,则有移郊移遂屏远方之法”。
[11]编者按:《尚书大传》:“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学,使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十有三年,始入小学,见小节焉,践小义焉;年二十入大学,见大节焉,践大义焉。”又“大夫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岁事已毕,余子皆入学。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十八入大学,见大节,践大义焉”。此与王氏所说不合。唯《公羊传·宣十五年》何休注:“八岁者学小学,十五者学大学。”则与王氏所说相合。
[12]夏曾佑说:“九流百家,无不源于老子。老子楚人,周守藏室之史也。周制:学术、艺文、朝章、国故,凡寄于语言文字之物,无不掌之于史。故世人之谘异闻,质疑事者,莫不于史。史之学识,于通国为独高,亦犹之埃及、印度之祭司也。”见夏氏著《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篇第二章第五节。
[13]见章炳麟著《检论·订孔(上)》。
[14]官府所藏的书籍,虽由孔子下布于民间,然刘向、刘歆传播书籍之功,亦不可没,故章炳麟曰:“书布天下,功由仲尼;其后独有刘歆而已。微孔子则学皆在官,民不知古,乃无定臬。然自秦皇以后,书复不布。汉兴,虽除挟书之禁,建元以还,百家尽黜,民间唯有《五经》《论语》,犹非师授不能得。自余竟无传者。东平王求《史记》于汉廷,桓谭假《庄子》于班嗣,明其得书之难也。向、歆理校雠之事,书既杀青,复可移写,而书贾亦赁鬻焉。故后汉之初,王充游洛阳,书肆已见有卖书者。其后邠卿章句之儒,而见《周官》;康成草莱之氓,而窥《史记》;则书之传者广矣。”见《订孔(上)》注文。
[15]《诗经·郑风·青青子衿》序云:“《子衿》刺学校废也。”又《左传·昭公十八年》云:“秋,葬曹平公,往者见周原伯鲁焉,与之语,不说学。归以语闵子骞。闵子骞曰:‘周其乱乎?夫必多有是说,而后及其大人。’”足见当时学校不修,人不说学的情况。
[16]子张驵侩,颜濁聚大盗,均学于孔子。
[17]孔子弟子三千,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其最著名者有四科中之十哲,即“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由、子夏”。见《论语》。
[18]大盗禽滑厘,学于墨子。
[19]当时如秦孝公、齐威王、宣王、梁惠王、燕昭王,乃至孟尝、平原、春申、信陵之四公子,都无不以礼贤下士为务;而游士为利禄所动,亦以讲求学问为务,所以苏秦竟说:“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见《史记》本传。
[20]普通史家认为始皇尽焚天下书籍,所不去者,唯医乐卜筮种树之书。此实一种错误的说法。案《史记·秦始皇本纪》“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射杂烧之”诸语,则当时所烧者,只是民间的书籍,而博士之诵诗书百家自若也。又汉初诸经师多故秦博士,亦足证明当时博士之师承传授并未断绝。
[21]公孙弘奏请“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武帝因置博士弟子五十人;昭帝时增为百人,宣帝时增为二百人,成帝末年增至三千人。至于书籍,则惠帝时已解挟书之令;武帝时又开献书之路,置写书之官以求业已散亡的书籍;更经河间王德之搜求先世经典,与刘向、刘歆父子之专理校雠,于是学术为之大振。
[22]明、章两帝均尊崇儒学,车驾屡幸太学。章帝更会诸儒论经书异同,作《白虎通》。
[23]当时太学诸生多贵游子弟,每每替外戚结党,以攻击宦官,结果激成党锢之祸。
[24]如马融、郑玄,皆以私人而聚徒讲学。
[25]太平军起事时,上海被刘丽川攻陷,法兵助清军克复县城。当时,英人已组成义勇队,以为防卫租界大计。内地富人,多聚集上海,亦共同集款,与外国人合商保卫之法。由是美人华尔与白齐文,始募欧人百名,马尼亚(今译马尼拉——选编者注)人二百名,组成常胜军。华尔死后,由戈登代为统率,收复昆山、太仓,并随李鸿章克复苏州。当时中兴诸将,由是知中国兵力不如外国,而着手于练兵。
[26]当时中兴诸将如李鸿章,所知道的,只是外国的坚舰利炮,因此,他练兵的第一要着,就是设船政局与制造局。后来选派幼童赴美留学,以及兴办铁路、轮船、电报等等,都无不是由于惊叹西洋的物质文明所致。
有关杨东莼文集·专著卷(上中下)的文章
现代音乐教育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指学校管理者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通过对各种学校管理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送、分析等来实现对学校的管理。因此它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023-11-07
这其中,学校标识,作为学校形象的标志,是学校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内容,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文化通过视觉设计与行为的展现。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一样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外在阶段。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动态的部分,是可以规范与塑造的。......
2023-12-02
(一)当前学校制度建设的局限1.学校的科层制过强所谓科层制是以高效率为目的的制度,“命令——服从”是其主要特征,在这种制度下,个人的意志和性格难有作为。目前我国多数中小学校的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性。......
2023-10-04
学校文化是新教育学校发展的整体性、根本性的问题之一。确立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确立学校文化之魂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是新教育实验学校思考及建设的第一 要义。这也是今年的年会要把学校文化作为主题的原因。它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是学校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是学校,进而也是学生和教师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之道。据此,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组织成员的精神皈依,是他们认同的信念、观念、语言、礼仪和神话的聚合体。......
2024-01-28
设备固定资产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学校计提折旧的必要性。③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在计算折旧额时,都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a.固定资产原值;b.使用年限,又称折旧年限,可参考最新财务会计制度有关规定。综合折旧法的公式为折旧率=企业全部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原值总额×综合折旧率......
2023-06-21
学校的势力不小。学校以生活为中心。介于二者之间的,可算是不死不活的学校。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学校里师生应当相依为命,不能生隔阂,更不能分阶级。总之,师生共同生活到什么程度,学校生气也发扬到什么地步,这是丝毫不可以假借的。学校不是道士观、和尚庙,必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全校师生应当以美术的精神共同改造学校环境。我们要学校生活长得敏捷圆满,就得要把他放在光天化日之下。......
2023-11-23
硬件环境是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在学校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一)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又称“多媒体投影教室”“多媒体演示室”,是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由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投影机、音像播放设备和集控系统构成的综合媒体教学系统。因此,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建设和使用最普遍的教育技术设施便是多媒体教室。学校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室时,应特别注意多媒体教室的环境建设。......
2023-10-02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理应承担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核心职责。这两所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彭水县及渝东南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使其成为引导学校进行专业设置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在高校规划布局上的区域性考虑,目的是发挥高校对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3-0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