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科举考试制的发展及演变或者科举考试制的历史发展

科举考试制的发展及演变或者科举考试制的历史发展

【摘要】:科举考试制发生,是辟举制与九品官人法的反动。辟举制既不能使平民表现其奇才异能以参预政治,九品官人之法又弄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于是科举考试制始代之而起。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以试诗赋取士,是为科举考试制之始。于是改革科举考试制度的声浪,就渐次高起来了。就已经有改革科举考试制度的倾向,不过未曾实现罢了。科举制度至此,已届末运。(三)科举考试制,始于何时?(四)王安石因何而改革科举考试制?

科举考试制发生,是辟举制与九品官人法的反动。在实施辟举制的时候,人民参政之权,完全操诸官吏之手,士虽有奇才异能,倘不为官吏所知,即不能参预政治。魏、晋、南北朝实施九品官人之法,于是举人之权,操诸中正之手。当时中正多半是本地方的人,他们都有亲朋戚旧,徇私趋势的事情,自然不能免除。结果:中正“专称门阀,所论必门户,所议莫贤能”,有力者当然占有便宜,而贫寒之士,就永无出人头地之日了[6]。辟举制既不能使平民表现其奇才异能以参预政治,九品官人之法又弄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于是科举考试制始代之而起。

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以试诗赋取士,是为科举考试制之始。唐因隋制,定取士之法为三种:(一)从京师诸学馆(国子学、大学、四门学、律学、算学、弘文馆、崇文馆)与州县各学校,送其诸生之成业者于尚书省而使之受试者曰生徒;(二)不由学校出身而先在州县受试,及第再赴京师应尚书省试者曰乡贡;(三)天子数年诏行一次而以待非常之才者曰制举。生徒与乡贡的科目很多,最著者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名,然而取之最多者,却只有进士、明经两科。其试法:秀才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理精通为主;明经先试帖经[7]墨义[8],后答时务策三道;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又试帖经,其后改重诗赋;明法试律令十条;明字先口试,后乃墨试《说文》《字林》;明算先口试,后乃试以各算书。此外尚有武科,始于武后长安二年,亦用乡贡之法,由兵部主其事。

以上所说,是取士之法。但登科以后,并不即授以官,还要试于吏部,谓之“释褐试”。通过了释褐试,才授之以官[9]

授官之制,多沿前代,五品以上有册授,有制授,六品以下皆旨授。凡旨授官,悉由于铨选。铨选有文武,文选属吏部,武选属兵部。武选取其躯干雄伟,有骁勇才可为统帅者。文选择人以四事:一曰身,取其体貌丰伟;二曰言,取其言词辨正;三曰书,取其楷法遒美;四曰判,取其文理优长。玄宗时,始移举士于礼部,而吏部仅举官。于是举士与举官,分为两途[10]。玄宗又用吏部尚书裴光庭之议:授官但循资格,限年蹑级,毋得逾越,非负谴者,皆有升无降[11]。自是有司只勘资例,考课遂成死法。

宋制与唐制大同小异,除进士明经诸科外[12],别有制科[13]。进士试诗赋论及帖经墨义,诸科专试帖经墨义。诸生每秋由诸州发解,冬集礼部,春考试。开宝中,有进士诉知举官用情取舍,太祖始择中选者,亲御讲武殿别试,自是殿试遂成永制[14]。但是,诗赋之弊,流于浮华,不切实际;帖经墨义之弊,陷于记诵,不合实用。于是改革科举考试制度的声浪,就渐次高起来了。

仁宗时,范仲淹等更张贡举,先策论而后诗赋,使文士留心于治乱得失,罢帖经墨义而问大义,使执经者不专于记诵。就已经有改革科举考试制度的倾向,不过未曾实现罢了。等到神宗时,王安石出来变法,才实行改革这种制度。王安石的本意,不赞成用科举取士,却主张由学校养士,所以当他握政的时候,便增修大学,立三舍之法:初入学者为外舍生,定额七百人,后增为二千,以次升入内舍、上舍,内舍三百人,上舍百人。上舍试分三等:上等不须殿试,而命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这就是渐次用学校代科举的办法,不过行之不久罢了。王安石的以学校代科举的办法,既然行之不久,结果,就只有改革科举制度。改革的扼要处,就是罢诸科独存进士科,废除诗赋而改帖经墨义为大义。这种改革,其目的在于使士子不专于记诵,而着重于学问。同时,置《诗》《书》《周礼》三经义局,以王安石为之提举,颁发他自己所撰的《三经新义》以试举子。当时应科举的,都迎合举官的心理,于是所谓“问大义”,就弄到举子只会说《三经新义》上的话,而不能发抒自己的心得。所以王安石自己也叹道:“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料变秀才为学究。”[15]改革运动,到了这个厄境,也就不能不归于失败了。结果,哲宗时,依旧恢复诗赋,与经义并行,至是进士分为诗赋与经义两科,终南宋之世,无有改易。

科举制度,至明清又一变,我们可以称这个时代为“以八股取士”的时代。明制有乡试、会试、殿试三种:凡子午卯酉之年,于各省试士,是谓乡试,中试者为举人。明年(丑未辰戌之年)举人至京师,应礼部试,是谓会试。中试者由天子试于殿中,是谓殿试,殿试及第者分三等:一等为一甲,限三名,第一曰状元,第二曰榜眼,第三曰探花,皆赐进士及第;二等为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等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等三等无定员。状元除翰林院撰修,榜眼探花除翰林院编修,二三甲选用庶吉士者,皆为翰林官,其他或授给事中、御史、主事、中书行人、太常博士,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至于科目,则仅有进士一科。初场试四书义三道,五经(《易》《诗》《书》《春秋》《礼记》)义四道;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诏、诰、表内科一道;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乡会试同,唯殿试策一道。所试经义的格式,颇与宋代相同,然有两个特殊之点:(一)经义一尊程朱之说[16];(二)体用排偶,即所谓八股[17];由是思想定于一宗,不敢稍自违异,而八股文体,更使举子精力消磨殆尽。科举制度至此,已届末运。清兴,其制大抵仍明代之旧[18]。唯康乾时所开的博学鸿词科与光绪时所开的经济特科[19],则系前代制科之类。清末,以国势不振,始废科举[20]

综上所述,表面上似乎是参政制度,其实在专制政体之下,不拘辟举制抑为科举制,其结果,至多都不外是替帝室选拔一群人才,做他们统治人民的工具,而平民实际参与政治,却是一句空话。盖参政制度,系民主政治之产物。其参与政治之人物,非由人民直接选举,无由实现。

【问题提要】

(一)《王制》上所说的参政制度,何以不足信?

(二)辟举制与九品官人之法,各始于何时?又其缺点为何?

(三)科举考试制,始于何时?并且因何而发生?

(四)王安石因何而改革科举考试制?又其改革之实况如何?

(五)以八股取士始于何时?又其流弊如何?

【注释】

[1]此外更有两种制度:一曰贡士,《礼记·射义》说:“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一曰聘士,《白虎通》说:“诸侯所以贡于天子者,进贤劝善者也。天子聘求之者,贵义也。……故月令,季春之月,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及其幽隐,诸侯所遗失,天子所昭,故聘之也。”

[2]当时虽限以四科,然实际上所举者,不外贤良方正、孝廉、博士弟子三者。此外更有文学高第、明兵法、有大虑及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域者,其名甚多,然非常制。

[3]后汉时设选部专理辟举之事,为日后吏部之先声。

[4]九品官人之法,先由郡邑小中正定人材之品,乃上之大中正;大中正检其实,乃上之司徒;司徒再检,乃付尚书;然后加以选任。

[5]南北朝时,大抵沿袭魏制,而稍有变更:时梁有限年之法,州置州重,郡置郡崇,乡置乡豪,专司举荐之事,大抵年满三十者,始得入仕。

[6]辟举制与九品官人之法,都要取决于一般的舆论,其举士始得公平;如果舆论为有力者所操纵,则举官便只有仰其鼻息,徇私趋势而无所谓公平了。

[7]《文献通考》说:“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惟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或得五,或得六为通。后举人积多,故其法益难,务欲落之。至有帖孤章绝句,疑以参互者以惑之。甚者或上折其注,下余一二字,使寻之难知,谓之倒拔。”

[8]《文献通考》说:“愚尝见……吕许公夷简应本州乡举试卷,因知墨义之式。盖十余条。有云:作者七人矣,请以七人之名对。则对云:七人,某某也,谨对。有云:见有礼于其君者,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请以下文对。则对云:下文曰:见无礼于其君者,如鹰鹯之逐鸟雀也,谨对。有云:请以注疏对者,则对云:注疏曰云云;有不能记忆者,则只云对未审。”

[9]一登进士第,即授之以官,系宋制。

[10]案唐制吏部之属,有考功郎中掌考课,考功员外郎掌贡举,玄宗以员外郎望轻,遂移贡举于礼部。

[11]此法本于北魏崔亮所立的停年之格。其法:凡补用之人,一以其停罢后岁月为断。是即以资格用人之始。

[12]明经诸科,即九经、五经、通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一经等。

[13]宋初制科有三:(一)贤良方正;(二)经学优深;(三)详闲吏理。皆袭周世宗时之制。真宗时,改为六科:(一)贤良方正;(二)博通坟典;(三)才识兼茂;(四)详明吏理;(五)识洞韬略;(六)材任边寄。仁宗别增三科:(一)高蹈丘园;(二)沉沦草泽;(三)茂材异等。哲宗立十科:(一)师表;(二)献纳;(三)将帅;(四)监司;(五)讲读;(六)顾问;(七)著述;(八)听讼;(九)治财;(十)能谳。

[14]宋太祖对近臣说:“昔者科名多为势家所取,朕今临试,尽革其弊矣。”可见当时举官用情取舍的情形。

[15]秀才为唐科举制中之最高科目,应此科者,均须真有学问之人。学究则只习于帖经墨义。

[16]明自太祖以来,即尊重程、朱之说。成祖时,更令胡广、杨荣诸儒,采宋、元诸儒之说,撰《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命应举者依此立言。

[17]顾炎武《日知录》说:“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成化(明宪宗年号)以后。股者,对偶之名也。天、顺(即天启顺治,天启为熹宗年号,顺治为清世祖年号)以前,经义之文不过敷衍传注,或对或散,初无定格,其单题亦甚少。成化二十三年会试,‘乐天者保天下’文:起讲先题三句,即讲乐天;四股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四句,作大结。弘治(孝宗年号)会试,‘贵难于君谓之恭’文亦然:每四股中,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其两对题,扇扇立格,则每扇之中有四股,次第之法,亦复如之,故今人相传谓之八股。”此外关于体用排偶的原因,可参看吕思勉著《白话本国史》第四册第84页。

[18]清制有岁试、乡试、会试、殿试之别:岁试士民先应县试及第,始应府试,又及第始受学政使亲试,其及第者称秀才;乡试每三年于各省会集省属各府之秀才而施行之,其及第者称举人;会试每五年在北京举行,各省举人皆应试,及第者称进士;殿试在会试之后,各进士皆对策于保和殿,其及第者所分等甲,与明制同。其所试项目,与明略异:即二场不试论判及诏、诰、表,而于头场试四书文三篇,五言试帖诗一首,二场试五经文三篇,三场试策论五道。

[19]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及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开博学鸿词科,以备著作上的顾问。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开经济特科。

[20]戊戌变法,曾废八股,以策论经议试士。孝钦垂帘之后,又复八股;辛丑又废八股,试策论经义。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因袁世凯奏请,始从丙午科起,废止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