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文化枢核:汉、苗、东夷、巴蜀四大文化中心

中国文化枢核:汉、苗、东夷、巴蜀四大文化中心

【摘要】:上古时代,除汉族[8]占有黄河流域以蔚成自具体系的文化以外,其他各地,则为异民族所据,而成为诸种文化的枢核。如长江流域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便是苗族[9]文化的枢核。其次,如山东濒海半岛及安徽、江苏之淮河流域,便是东夷族的文化枢核。由此看来,四川地方在当时为巴蜀族文化的枢核,便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上古时代,除汉族[8]占有黄河流域以蔚成自具体系的文化以外,其他各地,则为异民族所据,而成为诸种文化的枢核。因当时山河阻隔,交通不便,各民族彼此间没有往来接近的机会,随之其生活方式确保其固有的特性,所以各各遂其独自的发展,而形成种种不同的文化。

长江流域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便是苗族[9]文化的枢核。苗族在当时即已发明刑法、兵器以及宗教,且后来汉族所用的五刑、兵器及所信奉的鬼神教,也大概是为苗族所首创而为汉族所因袭的东西;由此看来,苗族在当时即具有相当程度的文化,便是无疑之事。

其次,如山东濒海半岛及安徽、江苏之淮河流域,便是东夷族的文化枢核。史书上所谓嵎夷、莱夷、岛夷、淮夷以及徐戎等,都是东夷族的别支。《史记》上说:“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太公望是在武王定天下之后封于营邱(山东昌乐县)的齐国祖先,太公既因其俗简其礼,则山东地方在很久以前,便已具有其特有的文化,乃系自明之事。

再其次,如四川便是巴蜀族的文化枢核。巴蜀本是属于氐族的,《三国志·魏书》引《魏略·西戎传》:“氐……其种非一,称槃瓠之后,或号青氐,或号白氐,或号蚺氐,此盖虫之类而处中国,人即其服饰而名之也。”足见巴蜀族在最早为图腾社会(Totem Society),而以虫做他们的氏族的标帜。《尚书大传》说:“唯丙午,王逮师前,师乃鼓付鼓,师乃慆,前歌后舞。”足见巴蜀族从来就善于歌舞,所以在周武王伐纣的时候,就有巴蜀的人替武王的军队歌舞[10]。并且,依地势来讲,四川地居温带,雨量丰富,适于农耕;又四周有大山,中央有平原,而岷江、涪江流贯于其间,所以不易受到外界的侵略,而宜于初民的繁殖。由此看来,四川地方在当时为巴蜀族文化的枢核,便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此外,如浙江、福建、广东为百越族的文化枢核;山西、河北的大部分为狄族的文化枢核;辽东及河北的大部分为山戎、北戎的文化枢核;都是在史书上可以找到明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