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在歌唱活动中选择我国艺术性强的拍民族歌曲,或者幼儿园所在地的优质民间作品。(五)音色1.阶段性指导对于小班幼儿而言,音色活动中不要使用太多不同的音色,且不同的音色之间要有明显的区别。这是因为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是以歌唱为主的。......
2023-08-16
(一)强弱
《指南》明确指出了中班阶段学会分辨强弱的学习目标,所以此阶段应继续强化幼儿对于强弱力度的感知并加深难度。
1.体态律动
教师要提高强弱力度的分辨难度,不可以再像小班那样显而易见,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度,让幼儿不能够像小班阶段那样轻而易举地一下子就分辨出来,这是一个难点。幼儿分辨出强弱后同样要用身体动作表达出来,如弱的力度模仿小花猫走路,强的力度模仿大象走路。
2.视唱练耳
小班分辨“明显”的强弱,中班则要求分辨“比较明显”的强弱,中班有三个强弱力度档,强、中强、弱,其强度关系是强>中强>弱。也就是说,中班幼儿需要能分辨三种不同的力度,如强的力度可能模仿大象走路,中强模仿小花猫走路,弱模仿小鸭子走路。教师可依次弹奏强、中强、弱三种不同力度,也可以打乱顺序如按照中强、弱、强弹奏,看幼儿能否按照小花猫、小鸭子、大象顺序做身体动作。如果能够做出对应动作则表明幼儿能够分辨强弱。
3.即兴演奏
教师可用强、中强、弱三种不同力度进行组合,演奏有强弱变化的单音甚至是旋律。如弹奏C这个单音,以“强、弱、强、弱、中强、弱、弱”的顺序,让幼儿试着用身体动作表现自己所听到的强弱变化。幼儿可能会做出向前向后踏步的身体动作。
(二)速度
中班阶段同样是速度这个音乐构成要素重要的培养期,应在此阶段继续培养巩固幼儿对于快慢的感知和理解。速度可以分成三档:快速、中速、慢速。三种速度要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1.体态律动
教师以采用三种不同的速度演奏相同单音的方式,让幼儿倾听,幼儿可能会在听快速时使用小跑的动作,在听中速时采用走的方式,在听慢速时采用爬的方式。
2.视唱练耳
如果幼儿能够在教师用快速、中速、慢速不同速度弹奏的单音下,分别做出跑、走、爬的不同动作,说明幼儿能够辨别快速、中速、慢速三种速度的不同。注意这里还出现了一个爬的动作,这就需要干净的地面。其实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使用的很多场景就是在干净的地面上光着脚,就像表演舞蹈一样做动作。在舞蹈表演的时候做一些肢体与地面的接触动作是很正常的,所以有条件的幼儿园在实施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时建议配备干净的场地,好让幼儿能够随心所欲地做各种动作。
3.即兴演奏
教师可以弹奏单音然后随意切换快速、中速、慢速,也可以使用现成的音乐,用三种明显不同的速度弹奏,让幼儿根据自己所听到的不同速度用身体进行即兴演奏,表现出其对于所听速度的理解。如选择经典儿歌《两只老虎》,分别用快速、中速、慢速弹奏。在快速版本中重新填词,配上小老虎的主题,表现小老虎的活泼;在中速版本中重新填词,配上虎爸爸的主题,表现虎爸爸的成熟稳重;在慢速版本中重新填词,配上老虎爷爷的主题,表现老虎爷爷老态龙钟的样子。
(三)节拍
1.体态律动
中班阶段的重点是拍,需要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出“强—弱—次强—弱”的规律,难点在于强和次强的动作表现。幼儿可能会在强拍上做双手握拳举过头顶的动作,在次强拍上做双臂扩胸的动作,在弱拍上做双手握拳放在胸前的动作。不过每个幼儿对于节拍的听觉感受都有自己的理解,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不同的动作,这个没有必要整齐划一。
2.视唱练耳
当幼儿能够反复做以上动作的时候代表幼儿掌握了拍的强弱规律。中班为了增加视唱练耳的难度可以把小班阶段学习过的拍加入进来,让中班幼儿去判断拍和拍的不同,然后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来展示自己对于不同节拍的理解。
3.即兴演奏
教师可以用单音弹奏拍的强弱规律,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听觉感受做即兴演奏。如果教师会敲架子鼓,甚至可以使用架子鼓演奏拍,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听觉感受做动作。因为之前在视唱练耳阶段已经使用单音做过身体动作,所以幼儿在即兴演奏阶段如果还是听单音很有可能会出现固化思维采用相同的动作,建议即兴演奏阶段选择拍强弱规律明显的音乐作品,让幼儿听着拍音乐做即兴演奏,这样效果更佳。
(四)节奏
中班阶段加入了由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1]构成的新节奏,其中附点四分音符最好和八分音符配合使用,因为单纯的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很难把握,而附点四分音符加八分音符的组合比较规整,适合中班幼儿。连续附点四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型可以考虑日后放到大班阶段。
1.体态律动
教师分别弹奏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四分加八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让幼儿感受其节奏特点,然后用身体动作将其表现出来。比如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非常短促和紧凑,幼儿可能会用双手做出打机关枪,或者小碎步快跑的动作;附点四分加八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幼儿可能会做出左右摇晃脑袋的动作。
2.视唱练耳
教师可弹奏由不同的音符构成的节奏型让幼儿去听辨并做相应的身体动作。当幼儿能够作出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四分加八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时,就表明其能够分辨十六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了。教师还可以加入小班阶段学过的八分、四分、二分音符,增加难度,让幼儿进行听辨并用身体动作表达。
3.即兴演奏
此阶段的即兴演奏可以以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构成的节奏为主,也可以不局限于此,而将小班阶段的八分、四分、二分音符构成的节奏也拿来使用,这样节奏就会丰富很多。然后通过教师的即兴演奏或者活动前的准备,让幼儿把自己听到的节奏即兴表现出来。注意,这里同样仅使用节奏,不可加入音高,要让幼儿把注意力放在节奏上。
(五)音色
1.体态律动
中班的音色辨别更加丰富,包含了各种自然声音色以及乐器声音色。例如,以伸直双臂左右摇摆的身体动作表示听到的风声,以双手十指抖动并做从上往下的手势表现流水的声音,或者用两只手呈现出杯子形状后做表现碰杯的声音等。又如,听到钢琴具有颗粒感的音色时,会模仿做出弹钢琴的姿势;听到用二胡演奏的《赛马》时,可能会做出模仿拉二胡的姿势。当然,前提是幼儿对这两种乐器有先前经验,如果没有的话,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在幼儿的脑海中写入这两种乐器的音色。《赛马》这首曲子结尾时用二胡演奏出的马鸣声是非常好的乐器音色素材,既可以让幼儿判断这是什么乐器的音色,也可以让幼儿判断这是在模仿哪一种动物的叫声。答案同样让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2.视唱练耳
教师光播放各种不同的自然声音色以及乐器声音色,再让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出对各种不同音色的判断。代表不同音色的身体动作要有明显的不同,这样才能够说明幼儿判断出了音色的不同。
3.即兴演奏
以自然声音色为例,教师可以选择表现大自然的音乐让幼儿听辨并做出身体动作,关键在于教师要选择合适的作品。如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中第二乐章表现暴风雨的音乐就是非常合适的音色活动材料。音乐中既有用乐器音色表现的雨滴的声音,也有用提琴家族表现的狂风暴雨的声音,既生动又形象。让幼儿判断出乐器音色后,再让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所表达的情境。又如,圣桑《动物狂欢节》中《水族馆》所用的配乐,音色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了一幅海洋生物游来游去的画卷。教师先对标题进行解读,再让幼儿仔细聆听,幼儿就会做出鱼儿在大海中游来游去的身体动作。
(六)音高
1.体态律动
中班阶段是培养听辨音高的关键时期,此阶段音域进一步扩大,加入b1共七个音级。教师弹奏音阶,要求幼儿用不同动作表现七个不同音级的音高。幼儿可以采用七种不同的身体姿势来代表不同的音高,如do做一个剪刀手的姿势、re做一个比心的手势、mi做一个飞吻的动作等。
2.视唱练耳
教师弹奏音阶的上下行。上行时幼儿可能以慢慢站立(音高上行)的动作表示,下行时以慢慢下蹲(音高下行)的身体动作表现。如果幼儿能够采用不同的身高体位动作表现七个音级,就代表幼儿能够分辨七个音不同的音高。如果听到不同音高的这七个音级后,还可以做出不同的身体姿势,如前所述,听到do做一个剪刀手等,也就可以证明幼儿能够分辨出七个音级的不同音高。
3.即兴演奏
与小班阶段教师单纯演奏有起伏的音阶不同,中班阶段教师的即兴演奏要以音阶构成的音乐为主,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旋律性。可采用上行、下行、平行三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但是务必不要加入跳音程,还是要以排音阶的方式构成旋律。中班和小班阶段使用的音高的不同可以通过谱例5-1看出。
谱例5-1
小班和中班判断音高要素的即兴演奏案例
通过对比谱例5-1的两行旋律我们可以发现,小班阶段的音高活动就是采用单纯上下行排音阶的方式,而中班阶段不仅有音高的上下行,还有音高的平行移动,音高走向更加复杂多变。而相同点就是两个阶段的音高活动中均没有出现三度及三度以上的跳音程。因为如果加入跳音程幼儿可能会把关注点放在整个旋律上,为了把幼儿的注意力引至音高要素上,所以采用了上下行依次排音阶的方式。
(七)时值
1.体态律动
中班阶段音符时值的长短应更加接近,以增加判断上的难度,比如让中班幼儿对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进行比较,以进一步拉近时值长短关系。同样,幼儿要能够根据自己的听觉做出判断并用不同的动作将时值不同的长短音符表现出来。
2.视唱练耳
如果幼儿能够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出长短不同的音符时值,就代表幼儿能够区分时值的差别了。
3.即兴演奏
教师可以选择时值长短明显不同的音乐作品作为活动素材。如我国蒙古族民歌《牧歌》,就是主要由长时值的音符和短时值的音符组合而成的作品,如谱例5-2所示。
谱例5-2
蒙古族民歌《牧歌》片断
资料来源:周复三.音乐基础理论教程[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46.
以《牧歌》中的第一小节为例,先是一个四分音符,接着是一个四分音符加附点四分音符,再接着是一个八分音符,总体呈现出“短-长-短”的时值组合,时值长短较为明显,有利于幼儿感受时值的不同。幼儿可以听着这样的作品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进行即兴演奏。
(八)旋律
1.体态律动
中班阶段以五声音阶构成的旋律为主。相比小班阶段三度及其以下音程构成的旋律,五声音阶的旋律更加丰富多彩,幼儿可以采用更加多样的身体动作来表现旋律。
2.视唱练耳
五声音阶作为我国极具民族特色的音阶,所谱写出来的旋律自然也是极具民族特色的。视唱练耳活动原则上应该让中班幼儿听出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旋律并用民族特色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但是这对于中班幼儿来说难度较大,加上前期的积累不足,所以在此环节更多需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如带领幼儿多听民族调式构成的音乐。要首先在幼儿的脑海中“写入”这些具有民族特性的旋律,日后才能够让其分辨出这些旋律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后期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民族舞蹈的元素加入身体动作中,增添律动的民族风味。
3.即兴演奏
在视唱练耳环节听了较多的五声音阶构成的作品后,作为体态律动教学法,当然还是要发挥此教学法的优势和特点,也就是用身体动作表现旋律。采用的身体动作应该尽量符合民族音乐情景,如在听福建民歌《采茶扑蝶》[2]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幼儿尝试模仿采茶时候的肢体动作;又如,在听蒙古族民歌《鸿雁》[3]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蒙古族舞蹈中经常使用的抖肩这一标志性动作。这些动作是幼儿事前不太可能知道的,因此这一部分需要教师带领着幼儿一起去做。
(九)曲式
1.体态律动
中班阶段曲式活动的重点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最常用的ABA三段曲式结构作品,其最大特点是有一个再现的A段,所以幼儿在用身体动作表现三段曲式的时候要在再现的A段使用与呈示段A段相同的身体动作,这属于完全再现。需要注意的是,更多的时候作品是以ABA’的形式出现的,A’是A的变化再现。大部分的音乐作品并不是完全再现,所以应该注意倾听,如果是变化再现,A’段身体动作应与A段略有不同。
2.视唱练耳
若中班幼儿既能够根据ABA曲式结构的特点分别做出两种不同的身体动作,又能够根据ABA’曲式结构的特点做出三种不同身体动作[4],就足以说明幼儿听懂了三段曲式的音乐结构。因此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幼儿倾听A段和B段音乐的不同,而且A段音乐还出现了一次完全再现(A)或变化再现(A’)。
3.即兴演奏
教师可选择典型的由三段曲式结构构成的音乐作品给幼儿聆听,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将音乐作品的结构特点表现出来。
有关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的文章
教师应在歌唱活动中选择我国艺术性强的拍民族歌曲,或者幼儿园所在地的优质民间作品。(五)音色1.阶段性指导对于小班幼儿而言,音色活动中不要使用太多不同的音色,且不同的音色之间要有明显的区别。这是因为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是以歌唱为主的。......
2023-08-16
大部分作品中是有强弱力度对比的,以山东民歌《打硪号子》为例,作品中分为“领”和“合”两部分。所以当教师指向ta时,幼儿要用强的力度读出节奏音节,指向ti时,则要用弱的力度读出节奏音节。(二)速度1.速度的阶段性指导中班阶段速度要素的重点是感知其快慢并将其表现出来。其中ta对应四分音符、m对应附点、ti对应八分音符。......
2023-08-16
节奏可以说是音乐中最为核心的音乐构成要素,即使只用节奏这一个要素也可以做出一首好听的音乐作品,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时间艺术,而节奏同样也是依存于时间而存在的。对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从业者来说,曲式这个音乐构成要素相对其他要素相对陌生,下面重点来谈一下曲式。表1-1音乐与语言结构的对应关系我们以下面这一段文字中各语言结构要素分别对应的音乐结构要素为例,分析理解音乐的结构要素。......
2023-08-16
音乐的力度与音乐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力度的各种变化,可以塑造出丰富的音乐形象。不同音高的音按照一定形式组织在一起后,给我们的听觉感受是音与音之间出现了高低起伏,而这种高低起伏也是构成旋律的基础。在音乐中有长的音也有短的音,音乐中用音符和休止符来表示音的长短。......
2023-08-16
竖笛其实也是奥尔夫本人非常推崇的一件乐器,采用这件乐器可以表现火车进站前的汽笛声。列车指挥员的主要任务是,当火车进站和离站的时候,提醒乘客注意安全,还要提醒旅客不要错过列车。火车再次发动时,竖笛的声音还要再次加入。通过小班和中班的速度活动,幼儿能够做到以稳定的速度进行演唱或演奏,并且能够判断速度快慢和表现速度快慢,因此大班阶段可以进一步增加难度,加入渐快和渐慢。......
2023-08-16
虽然本书第二节在排列音乐构成要素的时候是按照音的要素和乐的要素进行分类的,但是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融入音乐构成要素开展活动的时候还要注意九大音乐构成要素实施时的顺序问题。最后,旋律和曲式对于幼儿来说是相对复杂的音乐构成要素。[13]久石让认为旋律、节奏﹑和声是音乐最为重要的三个要素。......
2023-08-16
(一)强弱小班阶段要求幼儿能够借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感受音乐的强弱,最终达到可以分辨强弱的目的。如下大雨的时候声音要比下小雨的声音更强一些。建议这个地方强的部分由教师完成,弱的部分由幼儿完成,因为小班幼儿很难做出持续强力度的身体打击。此活动由四组构成:一组说白组、二组手摇铃组、三组沙锤组、四组音条打击乐器组。表演方面,讲故事由教师担任,主角小树苗由幼儿表演。......
2023-08-16
如教师分别以120拍/分的速度和58拍/分的速度弹奏《小星星》,两种不同速度下给人的听觉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如前所述听到速度120拍/分的《小星星》做欢快的动作,听到58拍/分的《小星星》做悠然自得的动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说明幼儿能够辨别音乐快慢的速度要素了。此阶段还可以加入小班幼儿平时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小动物的声音音色进行分辨,如小猫和小狗的叫声......
2023-08-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