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的背景与三大音乐教学法不同

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的背景与三大音乐教学法不同

【摘要】:三大音乐教学法都出现在20世纪的前半叶,都有自己的理论背景,其理念有相同之处,更有自己的特色。三大音乐教学法核心理念的不同与其各国的发展背景有直接联系。不只是打击乐器,奥尔夫还将吹奏型乐器竖笛引入自己的教学法中,这与德国深厚的器乐文化底蕴有着直接的联系。

三大音乐教学法都出现在20世纪的前半叶,都有自己的理论背景,其理念有相同之处,更有自己的特色。理念的不同使得其实施教学的主要媒介也产生了差异,且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达尔克罗兹主要采用身体动作、体态律动作为自己主要的音乐活动手段;奥尔夫最大的特色则是开发了一系列的打击乐器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法中,成为音乐教育的独特媒介;柯达伊则是主要借助了传统的歌唱作为自己音乐教育的媒介。

三大音乐教学法核心理念的不同与其各国的发展背景有直接联系。达尔克罗兹曾在法国巴黎学习、生活,而法国具有深厚的芭蕾舞文化底蕴[29],所以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产生,特别是其注重身体动作以及体态律动是与之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采用的打击乐器其实就是一个器乐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打击乐器,奥尔夫还将吹奏型乐器竖笛引入自己的教学法中,这与德国深厚的器乐文化底蕴有着直接的联系。虽然德国有巴赫清唱剧以及德奥艺术歌曲,但是德国更具代表性的音乐还是巴赫的键盘音乐以及贝多芬的交响音乐,这两者都属于器乐音乐,奥尔夫不可能不受到这种文化上的影响;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之所以重视歌唱是因为当时匈牙利的经济发展远不如法国和德国,歌唱这种方式作为一种最为“廉价”的音乐活动手段最容易在匈牙利推广,所以柯达伊在教学法中重视歌唱是与其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关系的。

【注释】

[1]杨立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2-3.

[2]《节奏》有德语和法语两个版本,本书的译名采用的是德语“Rhythmik”。

[3]2013:213.

[4]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4.

[5]2013:114.

[6]2013:116.

[7]音条打击乐器中的钟琴没有木质共鸣箱。

[8]2013:259.

[9]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26.

[10]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29.

[11]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29.

[12]2013:237.

[13]1944年柯达伊还与阿达姆合编了专门的《sol-mi歌曲集》并出版。详见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27.

[14]2013:101.

[15]2013:243.

[16]杨立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总序:8-9.

[17]杨立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总序:8-9.

[18]杨立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7.

[19]芭芭拉·哈泽尔巴赫.奥尔夫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第一卷:经典文选(1932~2010年)[M].刘沛,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61.

[20]芭芭拉·哈泽尔巴赫.奥尔夫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第一卷):经典文选(1932~2010年)[M].刘沛,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35.

[21]我国有的书籍中翻译成声势,本书采用英语body percussion的直译,即“身体打击乐”。

[22]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271.

[23]此案例可参照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271-277.

[24]原文参照芭芭拉·哈泽尔巴赫.奥尔夫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第一卷:经典文选(1932~2010年)[M].刘沛,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26.

[25]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56.

[26]这里用的ti并不是笔误。通常我们用si来表示B,但是实际上ti也可以表示B。

[27]2013:239.

[28]11世纪初,圭多将《圣约翰赞美诗》中每句歌词的第一个音节作为唱名,确立了六声音阶ut、re、mi、fa、sol、la,之后法国音乐理论家又增加了“si”。到了17世纪50年代,用“do”取代了“ut”,最终演变成为今天的“do、re、mi、fa、sol、la,si”七个唱名。

[29]从被称为“太阳王”的法王路易十四开始,法国尤其注重艺术,芭蕾舞深受欢迎也与此有关,路易十四本人就是一位芭蕾舞爱好者。后期在法国大歌剧(Grand Opera)作品中也经常能够看到舞蹈作品穿插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