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力度与音乐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力度的各种变化,可以塑造出丰富的音乐形象。不同音高的音按照一定形式组织在一起后,给我们的听觉感受是音与音之间出现了高低起伏,而这种高低起伏也是构成旋律的基础。在音乐中有长的音也有短的音,音乐中用音符和休止符来表示音的长短。......
2023-08-16
(一)速度
速度(tempo)指音乐进行的快慢,通常以每分钟有多少拍来表示。速度分为两大类:一是速度的快慢程度,如快板、慢板等;二是速度的变化,如渐快和渐慢。音乐的速度对音乐作品的表现有重要意义,它与作品的背景、内容、塑造的形象密切相关。相同的旋律由于速度的不同可以塑造出完全不同的音乐形象,表达出完全不同的情感和意境。快速的作品往往表现奔放、激动、热烈的情感,如我国的二胡名曲《赛马》,就把激烈的赛马情景用音乐描绘得淋漓尽致,速度甚至达到了每分钟168拍;中速的作品往往表现田园牧歌、人文自然景观,如2014年中国聊城葫芦丝艺术节主题曲《丝响中国》,就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情景,速度为每分钟96拍;慢速的作品往往是抒情性的,如舒曼的《梦幻曲》采用广板(Largo)的速度,每分钟50拍。
(二)节拍
节拍(meter)的概念比较复杂。在讲解节拍前,首先要清楚构成节拍的两个基本子概念:拍和拍子。拍和拍子是构成节拍的基础,也是理解节拍概念的前提。用固定时值的音符来设定节拍的单位称为拍[8],如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或以八分音符为一拍。将拍按一定的强弱关系组织起来就变成了拍子[9],如二拍子的强弱关系是强、弱;三拍子的强弱关系是强、弱、弱;四拍子的强弱关系是强、弱、次强、弱。所以节拍的概念就是音乐中相同时值的强弱拍有规律地交替进行[10]。综上所述,拍其实是一个最小固定时值的单位,首先由拍构成拍子,例如,有四拍就构成了四拍子,当然其中还要有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的加入才能真正构成拍子。然后这个由单位拍构成的拍子有规律地交替进行就构成了节拍。通过图1-1可以看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图1-1 拍、拍子与节拍的关系
(三)节奏
节奏(rhythm)是指在音乐时间中将相同或不同时值的音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节奏可以说是音乐中最为核心的音乐构成要素,即使只用节奏这一个要素也可以做出一首好听的音乐作品,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时间艺术,而节奏同样也是依存于时间而存在的。可以说,在音乐的训练过程中,节奏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课题之一。节奏主要通过音的长短关系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音乐的“骨骼”。构成旋律的音相同,只要改变了节奏,音乐形象就会立即改变,参见谱例1-1。
谱例1-1
不同节奏所塑造出来的不同音乐形象
资料来源:周复三.音乐基础理论教程[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45.
(四)旋律
旋律(melody)是乐音按照一定的音高、时值、节奏、调式等逻辑关系组成的一种呈现高低构造式的横向进行。旋律线条有三种不同的进行方式:上行、下行、平行。如谱例1-2所示,第一小节中的do到mi是上行,sol、sol是平行,la到sol是下行。
谱例1-2
旋律线条三种不同的进行方式
资料来源:林鸿平.乐理视唱练耳 [M].4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五)曲式
曲式(musical form)是由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一些或同或异的音乐事件在一个有起讫的时间过程中按一定的逻辑加以分布、组合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关系[11]。对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从业者来说,曲式这个音乐构成要素相对其他要素相对陌生,下面重点来谈一下曲式。
音乐作品的曲式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基础构造类,二是反复与对比类,三是主题与变奏类。
1.基础构造类
首先,在基础构造类中,我们要知道音乐中一个乐段是如何一层层架构起来的。
图1-2 乐段架构
如图1-2所示,从下往上,若干乐音构成了音乐的最小结构,也就是乐汇。乐汇是指由两个以上的乐音组合成的音组,它往往环绕着一个主要重音运动,其音型和节奏组合形成一定的特点;之后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乐汇构成乐节,乐节是指长度为2至4小节规模的相对短小但较为清晰的音乐片段,一般情况下乐节相当于半个乐句的长度,乐节一般包含两个以上的节奏重音,但是其旋律并不完整;然后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乐节构成乐句,乐句是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长度一般在4至8小节,乐句包含相对完整的内容,具有完整的旋律,因此句尾一般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终止感[12];最后,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乐句构成乐段,乐段是规模最小的曲式单位,因其容量有限,一般建立在一个音乐主题的基础上,表现单一音乐形象和性格,很多乐曲的主题就常常以乐段的结构加以陈述,因此,乐段既可以表达完整或相对完整的音乐思想。乐段可以当作独立的曲式结构,例如,由一个乐段构成的曲式即一段曲式,又可以作为较大乐曲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音乐的结构其实和语言的构成极为相似,一段文字可以由字、词、句(前半句和后半句)、段构成,如果和音乐的结构一一相对应的话,就如表1-1所示。
表1-1 音乐与语言结构的对应关系
我们以下面这一段文字中各语言结构要素分别对应的音乐结构要素为例,分析理解音乐的结构要素。如案例1-1所示。
案例1-1 济南的冬天
资料来源:老舍.济南的冬天[EB/OL].(2016-02-02)[2020-10-20].http://wenku.baidu.com/view/4485e39b2b16064e777fcfb4.html.
案例只分析了这段文字的第一句话,后面同理。这一段文字完整表达了一段话,所以对应的就是音乐曲式中乐段这个要素。其实一个乐段就是音乐曲式的最小结构单位,也就是所谓的一段曲式结构,用A表示。如果在一段曲式基础上再加入对比或延伸的B段,就构成了二段曲式,即AB形式。这两种曲式结构都可以归类到基础构造类中。
2.反复与对比类
在反复与对比类中,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①三段曲式,即ABA结构。这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最为常用的。这种结构是在二段曲式的基础上架构而来的,因为其会回归到A段主题,所以结构较为完整和统一,适合用于幼儿园音乐教育。②回旋曲式,ABACA……A结构。其中,A被称为主部,B、C被称为插部。当然,插部也可以不止两个,三个甚至四个都是允许的。不过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ABACA的结构足矣。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就是一首标准的ABACA回旋曲式结构的乐曲。这种结构也常用于幼儿园音乐教育中。③奏鸣曲式。虽也属于反复与对比类,但是因其结构过于复杂,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使用价值不大,本书不予探讨。
3.主题与变奏类
主题与变奏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数变奏曲式,其曲式结构图是A-A1-A2-A3-A4-……其中,A是主题,其后出现的A1、A2等都是在A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方法变化发展而来的变奏段,当然,后面出现A5甚至是A6也是可以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当数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A段主题就是我们最为熟悉不过的“1155665,4433221”,后面的二到十三段变奏音乐都是根据A段主题音乐发展变化而来的。变奏曲式结构也较为复杂,不过与奏鸣曲式相比,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还是有使用的可能性的,可以把音乐进行节选或剪辑,使其曲式结构变小,如缩减为A(主题)-A1(变奏段)-A2(变奏段)的变奏曲式结构,用于幼儿园音乐教育中。
有关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的文章
音乐的力度与音乐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力度的各种变化,可以塑造出丰富的音乐形象。不同音高的音按照一定形式组织在一起后,给我们的听觉感受是音与音之间出现了高低起伏,而这种高低起伏也是构成旋律的基础。在音乐中有长的音也有短的音,音乐中用音符和休止符来表示音的长短。......
2023-08-16
虽然本书第二节在排列音乐构成要素的时候是按照音的要素和乐的要素进行分类的,但是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融入音乐构成要素开展活动的时候还要注意九大音乐构成要素实施时的顺序问题。最后,旋律和曲式对于幼儿来说是相对复杂的音乐构成要素。[13]久石让认为旋律、节奏﹑和声是音乐最为重要的三个要素。......
2023-08-16
教师应在歌唱活动中选择我国艺术性强的拍民族歌曲,或者幼儿园所在地的优质民间作品。(五)音色1.阶段性指导对于小班幼儿而言,音色活动中不要使用太多不同的音色,且不同的音色之间要有明显的区别。这是因为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是以歌唱为主的。......
2023-08-16
综上所述,我国一般会把旋律、节奏、音色等定义为音乐的元素、因素或者要素。本书综合各家之所长,将音乐构成要素的概念界定为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具体来说可以在《指南》关于艺术领域的目标中将音乐构成要素解析出来。这里出现了高低、长短、强弱三个要素,高低和长短并非专门的音乐术语,这两个词对应的音乐构成要素的音乐术语是音高和时值。毫无疑问,这里音乐构成要素就是指节拍和节奏两个要素。......
2023-08-16
大部分作品中是有强弱力度对比的,以山东民歌《打硪号子》为例,作品中分为“领”和“合”两部分。所以当教师指向ta时,幼儿要用强的力度读出节奏音节,指向ti时,则要用弱的力度读出节奏音节。(二)速度1.速度的阶段性指导中班阶段速度要素的重点是感知其快慢并将其表现出来。其中ta对应四分音符、m对应附点、ti对应八分音符。......
2023-08-16
相比《纲要》,虽然《指南》有某些细化的音乐构成要素活动目标,但是并不完整,也不够体系化,为此,本书根据幼儿的能力发展特点,结合前面概括总结出的音乐教育总目标,细化并明确了小中大班三个不同阶段九大音乐构成要素的活动目标和内容。下面将详细地介绍小、中、大班三个阶段音乐构成要素的细化目标和活动内容。......
2023-08-16
(二)速度中班阶段同样是速度这个音乐构成要素重要的培养期,应在此阶段继续培养巩固幼儿对于快慢的感知和理解。在舞蹈表演的时候做一些肢体与地面的接触动作是很正常的,所以有条件的幼儿园在实施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时建议配备干净的场地,好让幼儿能够随心所欲地做各种动作。又如,听到钢琴具有颗粒感的音色时,会模仿做出弹钢琴的姿势;听到用二胡演奏的《赛马》时,可能会做出模仿拉二胡的姿势。......
2023-08-16
(一)强弱小班阶段要求幼儿能够借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感受音乐的强弱,最终达到可以分辨强弱的目的。如下大雨的时候声音要比下小雨的声音更强一些。建议这个地方强的部分由教师完成,弱的部分由幼儿完成,因为小班幼儿很难做出持续强力度的身体打击。此活动由四组构成:一组说白组、二组手摇铃组、三组沙锤组、四组音条打击乐器组。表演方面,讲故事由教师担任,主角小树苗由幼儿表演。......
2023-08-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