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文莱互联网发展情况简述

文莱互联网发展情况简述

【摘要】:2004~2005年,文莱互联网延续了之前快速发展的步伐,并且在2006年迎来了另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至2007年,文莱互联网用户的人数已达199,532人,而2008年该国互联网主机数达14950台。但是文莱互联网发展仍然有其问题所在,宽带的普及率依然不高。文莱互联网的使用费用可谓是全球高价电信网络的指标之一。

作为人均GDP在东南亚各国中数一数二的国家,互联网在文莱的出现并不算很早,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才被引入文莱。1995年10月10日,文莱网络(BruNet)在电讯局的支持之下正式启动,标志着文莱互联网时代的开始。文莱网络是文莱网络工程的先驱,也是文莱在1999年之前全国唯一的ISP。在投入运营之初,网速为14.4Kbps,互联网用户为816名,仅占当时人口总数的0.3%。2000年,DST多媒体私人有限公司(DST Sdn Bhd)成功取得文莱ISP执照,其下属的Simpurnet成为继文莱网络之后的第二家ISP,也是文莱第一家私营ISP,这也成为文莱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起点,拉开了ISP竞争的帷幕。2001年又有三家私人企业取得互联网服务执照,但至今尚未向民众提供相关服务。2000年12月8日,文莱电讯局(JTB)采用ADSL技术,开始向用户提供一种名为E-speed的网络服务。E-speed根据用户选择的价格档次不同,分别提供128Kbps、256Kbps、384Kbps以及512Kbps网速服务。多名网民可以通过电话线同时连接互联网。相比从前,E-speed以更为合理的价格向网民提供了更专业的互联网服务。

由于引入了竞争,在这段时期文莱互联网服务在质量上有很大的进步,价格也更为合理,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文莱政府对于国内电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一直持支持态度,2000年,政府曾斥资200万以拓展和优化文莱电讯系统,同时花费1.13亿为全国的国民学校提供电脑设备。这两项工程使更多的文莱人有机会接触互联网,缩小了人们之间的数字鸿沟。此外,政府还把成立文莱技术园以及电子政府(E-government)纳入日程。

截至2001年11月份,文莱上下已经有将近15,000名文莱电信网络用户,其中14,000名通过拨号上网,而另外1000名是E-speed的享用者。到2002年,网民总数已经上升至15,540人,占人口总数的4.6%,其中有近8000个账户即2.3%的比例来自DST多媒体私人有限公司旗下的Spimur。当然,仅仅根据文莱电信和Spimur的网络用户总数还不足以推测文莱实际的网民总数,在文莱还存在很多通过购买上网卡来实现网络连接的用户。文莱两大ISP都推出了相关服务,如网民可以购买各公司推出的上网卡实现互联网连接,而不用专门购买一个固定的帐号。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也逐渐扩展到商业领域。2001年,文莱部分商业银行如伊斯兰发展银行、佰都里银行就开始将互联网理念引入工作领域。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公司开始引入电子商务,这也意味着网络开始真正在文莱普及,慢慢渗透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来。到2003年,文莱上网人数的比例已经上升到总人口的16%左右。

2004~2005年,文莱互联网延续了之前快速发展的步伐,并且在2006年迎来了另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文莱电讯局(JTB)于2006年4月1日正式企业化,易名为文莱电讯有限公司(TELBRU)。电讯局企业化后被一分为二,文莱电讯有限公司负责提供电讯服务,文莱信息通讯技术产业局(AiTi)负责监督和管理文莱国内所有的信息与通讯产业,包括执照发放和推动国内信息与通讯业发展。文莱电讯局的企业化为文莱塑造了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推动了国内资讯与通讯业的发展。广大网民成为激烈市场竞争的最大受益者。为吸引网民,各电讯公司不断升级自己的服务。如近期文莱电信已经对其核心网络系统进行了升级,同时运用最新科技刷新了主要的数据中心。在文莱电信新数据中心的支持下,网络用户可以更容易实现更复杂的网络操作。文莱电信还成立了一个网络呼叫中心(121),专门为各个用户提供支持和指导。截至2006年5月,仅通过宽带连接互联网的人数为8528人,而拨号上网的人数已达8613人,几乎两倍于2003年的统计数据。至2007年,文莱互联网用户的人数已达199,532人,而2008年该国互联网主机数达14950台。

但是文莱互联网发展仍然有其问题所在,宽带的普及率依然不高。高昂的使用费用是其最大的障碍。从2000~2004年,网民在文莱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重有很大的提高,但宽带用户比例的增长相对来说却显得有些迟缓。直到2004年,仅有30.45%的网民正在使用宽带。实际上文莱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运用ADSL技术为民众提供宽带服务,其网络速度也由最先开始的512Kbps提升至1Mbps。1Mbps从2006年开始向大众推广,价格为每月128文莱币,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却能以同样的价格享受30Mbps的下载速度。文莱互联网的使用费用可谓是全球高价电信网络的指标之一。截至2009年,文莱约有11,000人使用宽带,约占总人口的1/40。

近期,针对文莱互联网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文莱信息通讯技术产业局邀请了全球电信软件市场研究公司Analysys Mason的专家对该国的宽带设备以及互联网市场进行调研。文莱信息通讯技术产业局联合战略部首席执行官助理朱丽安娜(AiTi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of Corporate Strategy Julianah Hj Ali Ahmad)承认文莱现有的宽带服务无法满足民众的需求。她强调,Analysys Mason 公司的专家将深入研究文莱宽带服务的质量问题,并将对文莱未来采用何种网络技术提供建议。文莱一直采用的是铜质电缆,这是影响网速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计划当中,光纤将取代铜质电缆,而专家也将就如何实现光纤的全部进驻,政府将如何在这项昂贵的科技工程中实现最合理的投资提供建议。

在过去的几年,宽带网络在文莱有了很大的发展,宽带已经成为人们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莱正朝着知识经济的方向迈进,而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平台将在此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有关方面对互联网发展的支持和强大投入,意味着一个高速的宽带网络时代和全民的宽带网络时代即将在文莱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