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共互联网服务质量的改善,缅甸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除了基础设施落后,缅甸还缺乏发展互联网的高素质IT人员,而且人才流失严重,这也不利于缅甸国内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虽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障碍,缅甸互联网的发展仍然有巨大的机会。......
2023-08-16
菲律宾互联网诞生于1994年3月,由菲律宾网络基金会(the Philippine Network Foundation,PHNet)建立。菲律宾网络基金会是一家由政府和私人机构联合组成的机构,通过一个64Kbps的连接与设在美国的Sprint通信公司相连。这也被认为是菲律宾连接互联网的唯一公共路径。1986年之前,爱好者们运行的是电子公告牌系统(Bulletin Board System,BBS);之后,系统之间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了区域性快速拨号网络(Local Dialup Network)。因为区域性快速拨号网络可以让有技术头脑的人们接触到更多的网络技术,并且能够训练他们的网上礼仪和在线生活方式,所以它为网络空间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后来,系统如Fidonet等都与国际BBS网络建立了连接,这就使得它们能够接收邮件,下载共享程序和信息文件。1995年3月,菲律宾《公共电信法案》出台,取代了对保证权益的附加价值服务提供商(Added Value Service Provider)的需求,这为其他组织与互联网建立连接铺平了道路。比如,它们可以建立网站,拥有自己的互联网服务或提供互联网服务以及访问其他组织和个人的权限。
所有这些发展组成了菲律宾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但是菲律宾互联网的发展是充满曲折的,也曾遭遇过丑闻和危机。尽管如此,还是有人对互联网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并决心把它发展下去,正如一位作家所言,“最初的不一定都是最好的,但是我们的网络历史就是由那些带有希望并且不断努力的人们创造的”。
互联网在菲律宾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因为很多门外汉和非技术人员也可以连接到互联网,并且发现互联网对满足他们的个人需求是非常有用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互联网提出了很多的挑战,尤其是在技术、基础设施、功能、人类资源和对政府监管力度的需求等方面。最重要的是,菲律宾互联网的历史永远不能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分割开来。一个ISP必须对各种因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建立与世界的有效连接。在一般公民可以使用互联网之前,只有拥有私有网络的公司的高层人员才能运用他们的权限享受现时互联网连接。这样的互联网使用经历为局域网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此外,政府政策在菲律宾互联网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政府政策总是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它决定了互联网发展的总方向。
互联网的商业化有很多选择,只需决定想要卖什么东西,卖给谁;想要买什么,向谁买。但是,一个人不能把所有东西卖给所有人。为了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就必须让自己的服务升级。考虑到这一点,ISP需要通过成为团体的一部分与团体相连。这意味着,提供商不仅知道这个群体需要什么,而且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尽管有限制,但满足用户的需求是很重要的。另外,ISP应当通晓当前的潮流,并且愿意尝试新的方式。尽管对客户的争夺越来越激烈,需要控制更多的区域,但是ISP之间的合作还是在增加的。第一个正式ISP合作的标志是菲律宾ISP邮件发送清单的建立。最初,用户可以在这个清单上讨论公众所关心的事情,后来逐渐演变成技术论坛,一个政治问题的发言板,也是一个供那些推动菲律宾网络发展的人员交流的平台。
与此相关的是,当菲律宾互联网服务组织(the Philippine Internet Service Organization,PISO)在1996年上半年的建立带来了菲律宾互联网的第二次发展。它解决了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并且成为了互联网产业的代言。但是这一次发展又遇到了很大的障碍。一个问题是国家缺乏集中的互联网连接导致了地区ISP之间缺乏联系,另一个问题是没有宽带。此外,如何让技术人员清楚应该怎样保持互联网使用的增长度和先进性也是个问题。
今天,菲律宾国内有100多个ISP。尽管如此,大多数ISP还是要通过美国的主干网络才能相互连接。互联网快速拨号连接收费是每小时2美元(或者每月33美元60小时),这个费用比美国要高出80%。因为菲律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美国的12%,所以在菲律宾只有那些比较富裕的个人和公司才能使用互联网。在2000年,互联网用户接近200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2.6%;2003年,这一数字增长到350万。网吧是网络游戏的驱动力,使得2004年1月到6月的网络用户增长了38%,马尼拉登记在册的用户增长了41%,其中Central Luzon地区占17%。据市场调研公司AC-Nielsen称,2004年菲律宾网络用户达到400万,其中四分之一经常上网,网民多为男性,年龄在20岁至39岁之间,月收入在700-1000美元,但在总量为8400万的菲律宾人口中,互联网普及率仍不到6%。因为菲律宾的个人微机普及率还不及10%,人们多选择网吧作为上网和玩网络游戏的场所。
虽然互联网在菲律宾的普及率在亚洲来说也是属于偏低的,但由于菲律宾互联网市场没有太多管制,政府对IT发展大力支持,还有热爱互联网的人数正在逐渐增加,菲律宾互联网还是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最近几年,随着菲律宾新法律的出台和有线网络设施的健全,菲律宾网络用户呈爆炸式的增长,截至2009年7月,菲律宾互联网用户已占总人口比例的24.5%,达到2400万人,达到了中国2000年网络用户水平。可以看出,菲律宾互联网市场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互联网宽带也迅速扩展。
有关东南亚国家网络信息检索导论的文章
随着公共互联网服务质量的改善,缅甸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除了基础设施落后,缅甸还缺乏发展互联网的高素质IT人员,而且人才流失严重,这也不利于缅甸国内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虽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障碍,缅甸互联网的发展仍然有巨大的机会。......
2023-08-16
2004年,菲律宾被世界银行依购买力评价列为第24大经济体。读者可以通过检索以下几个菲律宾主要的国家经济部门官方网站检索该国的各类经济信息。国家经济发展署,菲律宾独立的经济发展和规划机构,由总统担任主席,该机构总指挥担任副主席。菲律宾的主要经济作物有椰子和甘蔗,其中椰子的产量约占世界的一半。菲律宾的工业信息可以登陆贸易与工业部官方网站进行检索。菲律宾铁路并不发达,总长约......
2023-08-16
菲律宾有线电视协会菲律宾有线电视协会是菲律宾有线电视运营商的一个伞式组织,其成员包括该国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以及中小型站塔。菲律宾有线电视协会官方网站为“www.pcta.org.ph”。......
2023-08-16
互联网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网,该网是美国国防部为地域上相互分离的军事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能够共享数据而建立的。1990年6月,NSFNET取代ARPANET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互联网迎来真正的发展。1991年以前,互联网的连接与使用主要局限于科技和教育领域。1995年,互联网开始大规模应用在商业领域。当年,美国互联网业务的总营收额为10亿美元。......
2023-08-16
在菲律宾,宽带互联网通过两种方式与用户相连:一是电缆线,二是数字用户线。宽带互联网在公共网吧和互联网办公室中广泛应用,特别在主要城市中更是如此。无线宽带网络正逐步在咖啡馆、商场和国家主要机场普及。“Smart Wi-Fi”与它的名字不同,它并不是利用Wi-Fi,而是通过它的网状结构与无线互联网实现连接。2006年4月,这项服务被重新冠名为“Smart BRO”。菲律宾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大部分归功于那些有远见并且有动力做到最好的企业。......
2023-08-16
信息检索语言又称标引语言,或是索引语言、概念标识系统、检索标识系统等,是信息检索系统存储和检索文献信息资源时,共同使用的约定俗成的一种语言。检索语言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分类语言是以符号为基本字符、用分类号及相应的分类款目名称来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检索语言。单元词语言单元词语言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2023-08-16
在苏哈托时代,印尼政府严格控制互联网的发展。印尼的恐怖组织则抓住这一机会,时常利用互联网传播极端思想、散布网络谣言、训练恐怖分子、组织恐怖活动。有效监管互联网成为了印尼政府无法回避的问题。印尼互联网行业的行政管理机构是邮政电信总司。印尼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协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联网技术管理机构。1997年,APJII成立了印尼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管理印尼的互联网地址资源。同年,APJII还设立了印尼互联网交换点。......
2023-08-16
同时东盟事务网站也成为连接东盟与世界的桥梁。东盟事务网站主要提供关于东南亚经济贸易的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投资环境、政治环境和环保问题等方面的信息。......
2023-08-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