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数据是我国 《民事诉讼法》 2012年修订时新规定的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而在此之前,电子数据被视为视听资料。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适用于电子数据的规定。另外,关于电子数据的立法规定还要结合实体法来进行分析。我国 《电子签名法》 虽然适用于电子商务领域,但其关于数据电文的规定概括了电子数据的属性。......
2023-08-16
法院调解,亦称诉讼调解,是指在法院的主持下,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根据我国 《民事诉讼法》 的规定,法院调解在诉讼的各阶段、各审级中均可进行。具体而言,法院在案件受理之后开庭之前可以进行调解,在庭审过程中可以进行调解,在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中也都可以进行调解。调解的开始,一般由当事人提出申请,法院也可以依职权主动提出建议,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开始调解。
与诉讼外的调解相比较,法院调解的主要特征包括:
第一,调解阶段。法院调解可以发生在诉讼前后。在诉讼过程中,法院进行的调解,属诉讼意义上的行为,对当事人具有诉讼上的约束力。而诉讼外调解发生在诉讼程序之外,当事人的行为无诉讼上的意义,没有诉讼上的法律效力。
第二,调解性质。法院调解是在法院主持下进行的。法院是司法机关,所进行的调解属于审判活动,是行使审判权的体现。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机关、仲裁机构等不属于司法机关,所进行的调解不具有司法性质。
第三,调解程序。法院调解要遵循法律原则和法律程序。根据我国 《民事诉讼法》 的规定,法院调解要遵循当事人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应当在事实清楚、责任分明的基础上进行,程序上应当合法。而诉讼外调解虽然也要求当事人自愿和合法,但在程序要求以及查清事实和分清责任方面没有法院调解那样的严格限制。
第四,调解效力。法院调解所形成的调解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与生效的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法院调解经当事人达成协议并签收了送达的调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具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具有执行力。诉讼外调解中,除仲裁机构制作的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外,其他机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而形成的调解书,一般无法律拘束力。
通过法院调解活动,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的,一般应制作调解书。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法律规定不需制作调解书。我国 《民事诉讼法》 第98条规定:“下列案件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一)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二)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三)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四)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对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协议,应当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有关民事法律诊所教程的文章
电子数据是我国 《民事诉讼法》 2012年修订时新规定的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而在此之前,电子数据被视为视听资料。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适用于电子数据的规定。另外,关于电子数据的立法规定还要结合实体法来进行分析。我国 《电子签名法》 虽然适用于电子商务领域,但其关于数据电文的规定概括了电子数据的属性。......
2023-08-16
为了实现高调解率目标,不少法院将调解确定为法官办理民事案件的主要方式。根据案件审级的不同和受诉法院的级别差异,分别确定调解率。对调解率的追求到了极致,就成了“百分百调解”“零判决”。最终,该法院辖下有10个法庭实现全年一案未判的目标。自2002年以来,法院系统对调解率的追求,只是对过去已有论调的一种重复。......
2023-08-06
2005年7月的一天,宋某精神恍惚地来到人民法院立案大厅,立案法官安抚好老人家的情绪后,老人诉说了自己的遭遇。2004年,宋某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以索要赡养费为由将儿子宋乙告上法庭,人民法院支持了宋某的诉讼请求,现判决已生效,但宋乙由于种种原因未履行,赡养费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宋某又来到了人民法院,准备以新的理由继续状告儿子宋乙。......
2023-12-01
它可以分为诉讼调解与非诉讼调解两大类。诉讼调解又称法院调解,是指在法官的主持下,各方当事人自愿就各种权益争议平等协商,达成协议,并由法院监督执行,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非诉讼调解是一种多元化的调解方式,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在中立的第三人主持下,通过说理沟通,协商一致,解决纠纷的行为和止争的方式。......
2023-12-01
在大多数情况下,物证能独立证明案件事实是否存在,而不需要其他证据加以印证,即可成为认定事实的依据。非争议标的物的物证,是指不属于当事人法律关系所指向的具体对象,而是与案件有关联并对案情事实有证明作用的物品,如侵害他人权益所使用的工具等。以表现形态和证明作用为标准,可以分为实物物证、痕迹物证和不可量物物证。......
2023-08-16
调解作为一种诉讼制度,对法院而言,有利于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和审判效率,有利于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当事人而言,充分体现了私法自治和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有利于当事人自觉、自愿、主动履行生效裁判。正是基于此,我们高度重视调解工作,坚持遵循能调则调的调解原则,依法拓宽调解范围,不断总结完善调解方法,切实提高了调解质量和效率。一、调解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
2023-12-01
被告:刘某,女,52岁,无职业。谁知刚一进屋,刘某家养的小狗就扑了上来,咬伤了张某的右脚。张某想自己好心好意来送衣服,到头来却被刘某家的狗咬伤,觉得诊疗费应由刘某支付。法官首先告诉张某,这起纠纷她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因为,刘某为自己的爱犬办理了饲养手续,且将狗关在家里,尽到了一定的管理义务。张某是在刘某家中没人的情况下进到屋里被狗咬伤的。......
2023-12-01
我国 《民事诉讼法》 第72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另一方面,我国 《民事诉讼法》 只对证人作证的义务提出了一般性的要求,并没有就证人拒绝作证的后果作出规定,使证人作证的义务在实践中很难真正落到实处。......
2023-08-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