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案件性质的不同,可以把证据保全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即合同纠纷案件的证据保全、物权纠纷案件的证据保全、侵权纠纷案件的证据保全、婚姻纠纷案件和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证据保全。这一类型案件的证据保全主要是对涉案动产、不动产进行拍照、摄像,对标的物的外观和质量进行勘验或鉴定,对标的物的价值争议需申请评估机构评估。这种类型的证据保全又可分为人身损害案件的证据保全和财产损害案件的证据保全。......
2023-08-16
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法院依据利害关系人、当事人的请求,或依职权对证据资料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其意义在于,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固定或保存下来,不至于影响当事人权利的保护;另一方面是为了法院公正审理民事案件,不至于因没有及时收集证据而影响诉讼程序的进行。证据保全分诉前证据保全与诉中证据保全两种。我国 《民事诉讼法》 第81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因情况紧急,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证据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我国 《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 《商标法》 《专利权法》《著作权法》 《仲裁法》 等规定了诉前证据保全制度。
保全证据,是诉讼前或诉讼中收集证据和固定证据的重要手段。证据资料的形式和种类虽然多种多样,但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客观性或真实性。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证据资料,其客观性必然受到影响,也就会影响到证明力。因而,进行证据保全有其必要性。在现实中,证据的真实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迁,一些案件事实不可能长久地保持,也不可能恢复到原有状态。在知识产权纠纷中,侵权行为具有隐蔽性,证据的收集和保存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根据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商标侵权的行为类型有多种,如未经注册商标所有权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都属于商标侵权的客观表现。如果这些行为一旦完成或相关产品已经不存在,那么是否构成商标侵权以及侵权范围等都很难确定,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就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因此,需要通过视听资料或者物证等方式对侵权证据加以固定和保存。在人身权侵权中,一些侵权行为的证据可能瞬间就会消除。例如,某新婚夫妇的照片未经同意被陈列在照相馆的橱窗里,这是一种典型的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如果被侵权人不及时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固定证据的话,那么就很难认定照相馆的侵权行为。
法院的证据保全区别于公证机关的证据保全。保全证据是公证机关的一项业务,公证机关与法院的性质和职权不同。公证活动属于非诉讼性质,公证机关只能依申请人的申请启动公证程序,而法院可以依职权主动采取保全措施。公证机关保全证据是指在诉讼开始之前,公证机关根据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申请,对与申请人权益有关的以后可能灭失或难以提取的证据加以验证提取,以保持它的真实性和证明力的活动。例如,果农张某某从一化肥经销处购买果树专用复合肥200公斤,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撒到果园里,不久之后,果园里施过肥的100余棵果树逐渐腐烂死亡。为对果树死亡的事实进行固定,张某某向公证处申请办理保全证据公证。公证处受理后,派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了查验、拍照,制作了现场笔录,并对以后可能灭失的受害果树证据进行了取样封存,出具了保全证据公证书,张某某据此向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由于证据确实充分,法院最终判决化肥经销处赔偿张某某各项损失费10万元。本案中,张某某通过及时申请办理证据保全公证而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有关民事法律诊所教程的文章
依据案件性质的不同,可以把证据保全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即合同纠纷案件的证据保全、物权纠纷案件的证据保全、侵权纠纷案件的证据保全、婚姻纠纷案件和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证据保全。这一类型案件的证据保全主要是对涉案动产、不动产进行拍照、摄像,对标的物的外观和质量进行勘验或鉴定,对标的物的价值争议需申请评估机构评估。这种类型的证据保全又可分为人身损害案件的证据保全和财产损害案件的证据保全。......
2023-08-16
严格来说,“证据” 在未经查证属实之前,仅仅是证据材料。证据材料要成为诉讼证据,需要经过当事人质证和法庭的审核、认定,只有符合证据资格和证据能力的证据材料才能作为证据加以使用。根据合同纠纷中当事人的请求的不同,违约责任涉及的证据材料包括合同主体、合同成立生效、合同履行、违约金、定金、实际损失等方面,包括特定情况下的过错。......
2023-08-16
对证据制度的研究已经形成一门学科,称为证据学或证据法学。需要指出的是,证据材料与证据尽管经常易于混淆,且常被不加区分地使用,以至于在证据这一概念下包含了证据与证据材料两种情形。因此,当事人在开庭前提供的或者法院在开庭前收集的,凡未经法院确认的一些所谓证据,相对于法庭或者法官而言,都属于证据材料。在立法上,对于证据种类,我国的三部诉讼法分别作了规定。......
2023-08-16
诉讼管辖是指各级法院之间以及不同地区的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商事案件、知识产权案件及其他各类案件的职权范围和具体分工。地域管辖、专属管辖、协议管辖均不得违反级别管辖的规定。管辖恒定,是指原告起诉时,若受诉法院依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享有对案件的管辖权,则此后不论确定管辖的事实在诉讼中发生何种变化,均不影响受诉法院对案件所享有的管辖权。......
2023-08-16
美国当时对未来律师的培养实行学徒式,大部分州的法律教育都需要一定的学徒年限。此时,法学教育距离实践的需求仍然差距较大。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支持者有杰罗姆·弗兰克 和约翰·布莱威 等。他们通过撰写学术论文揭示案例教学法的缺陷,同时倡导在法学院的课程中开设诊所式法律教育。为了弥补案例教学法的不足,弗兰克建议开设诊所式教育课程以使学生参与现实的法律实践。......
2023-08-16
法律职业道德说到底属于道德的一种,外在的社会评价和约束只有通过转化为内心确信才能对行为人产生影响。法律职业道德的形成对法律职业的良好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法律职业道德在调整职业与社会、职业者个人与职业群体、职业者个人与职业外个人的关系等方面所作出的规范,均体现了服务于社会的职业精神要求。加强法律职业道德建设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
2023-08-16
民事法律诊所面对的是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相较于行政争议和刑事争议,民事纠纷具有可处分性。诊所学生并非律师,在办理刑事案件中没有会见权、通信权、阅卷权及调查取证权,法律诊所承办刑事案件存在法律障碍。......
2023-08-16
法官的基本职责是审判案件,因此法官职业道德约束的范围主要是法官的审判活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发布的 《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的规定,法官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公正、廉洁、为民;基本要求是忠诚司法事业、保证司法公正、确保司法廉洁、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司法形象。法官应当自觉遵守法官职业道德,在本职工作和业外活动中严格要求自己,维护人民法院形象和司法公信力。......
2023-08-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