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细节上拓展消费者权益的变化,为消费者诉讼提供法律依据。另外,还有公平交易权、消费者退换货权的保护等。......
2023-08-07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3年10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十八条 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做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第二十六条 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做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第二十七条 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九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有关残疾人权益保障常用法律法规手册的文章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该权利受到保护时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另外,充分、及时、有效保护原则,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一项原则。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而本案中的时装店在消费者拒绝其无理要求后......
2024-08-04
侨眷身份的确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权益保护法》,凡已经取得居住国长期居留权的各类中国公民,都是华侨。关于侨眷身份的确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应由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或者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办理。国家依法维护归侨、侨眷的社会保障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以来,国家和政府领导侨联、侨办做了大量工作,切实维护了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2024-08-04
2015年1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一次从国家层面规范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二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就是处理投诉与信访,无助于零售业务业绩的提高。商业银行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处于强势地位,应当审慎提供针对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保证消费者的八项权利不受侵犯。......
2023-11-30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优先推进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改造。无障碍设施的所有人和管理人应当保障无障碍设施正常使用。第八十二条涉及老年人的工程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无障碍设施所有人、管理人未尽到维护和管理职责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对有关单位、个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3-08-16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十四条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的就业,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2023-08-16
法院审结,阿亮受伤时14岁,系限制行为能力人,学校对在校的未成年学生负有管理之责,应保护其人身健康和安全。班主任要重点研究“学校保护”部分,即《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七条至第二十六条的内容,并与自己的工作实践相结合。......
2023-08-12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前款规定的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监护关系终止后,被监护人仍然需要监护的,应当依法另行确定监护人。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2023-08-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