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古代探索癌症历史,中国古医学最早发现丰富记述

古代探索癌症历史,中国古医学最早发现丰富记述

【摘要】:人们只能从古人留下的文字记载中,探索与癌症斗争的历史。中国古代医学中关于肿瘤的发现和记述不仅最早,而且内容丰富。两千多年前的《周礼》中记载有关治疗瘤的专科医生,称为“疡医”。宋代的医学论著中,已开始使用“癌”字,并对癌作了记述。古埃及医学家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就记载了有关肿瘤的症状,但大多只限于体表的肿物和不能治愈的溃疡,其中有些记载无疑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癌肿。

人类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发现癌症的,已很难追溯了。人们只能从古人留下的文字记载中,探索与癌症斗争的历史

中国古代医学中关于肿瘤的发现和记述不仅最早,而且内容丰富。在殷虚甲骨文中就有“瘤”字出现。两千多年前的《周礼》中记载有关治疗瘤的专科医生,称为“疡医”。受这一影响,日本和朝鲜至今仍将肿瘤学科称为“肿疡学”。此后,从《黄帝内经》到各家论著,许多都有关于肿瘤的记述,内容涉及极为广泛,从对肿瘤的命名到肿瘤的病因,从临床表现到治疗措施,都有明确的记载。

▲黄帝内经书籍

良性肿瘤,中国古代医学多称“瘤”,如血瘤、骨瘤、脂瘤等。恶性肿瘤命名较复杂。古语中的“岩”与“癌”通用,特别是乳房中长出的高低不平、坚硬如石的肿块就被形象地称作“乳岩”,即现在的乳癌,其他还有“肾岩”、“舌菌”、“茧唇”等。

为什么会出现癌肿呢?古老的中医学认为,人体正气不足,阴阳失调,邪气便有机可乘,就可能发生癌肿。至于临床表现的记述,更为形象具体。如“咽喉生肉、层层如叠,渐渐肿起,不疼,多日乃有窍,出臭气,逆废饮食。”显然,这是咽喉部位的恶性肿瘤。

宋代的医学论著中,已开始使用“癌”字,并对癌作了记述。明代医书《医学正传》中已对乳癌作了更具体的描述:“乳癌有核,肿结如鳖,棋子大,不痛不痒,五七日方成疮……如成疮之后,则如岩穴之凹,或如人口有唇……”此种表现和现在的乳癌基本相同。

此外,关于肿瘤的预后、治疗措施的记述也很多。如“喉旁结肿发紫如浮萍,症属喉菌,极难调治”;“初帝且有瘤疾,使医割之”;除手术治疗外,还有用中医辩证施治等方法。

古埃及医学家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就记载了有关肿瘤的症状,但大多只限于体表的肿物和不能治愈的溃疡,其中有些记载无疑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癌肿。真正发现癌肿,并进行科学记述的,当推被称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

大约公元前460年,希波克拉底出生于爱奥尼亚地区柯斯岛的一个医生世家。柯斯是一个有着悠久医学传统的小岛,医生在那里受到特别的尊重。希波克拉底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据说他到处求学,是智者高尔吉亚的学生。成年之后,他便在希腊各地为人治病,曾提出著名的“体液学说”。由于他在医学方面的杰出贡献,雅典城特别授予这位外邦人以雅典荣誉公民的称号。希波克拉底的最大贡献是将医学从原始巫术中拯救出来,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生病、治病。他不仅以医术高超著称,而且以医德高尚为人称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希波克拉底及其领导下的内科医生们,最先发现了发生在乳腺、胃和子宫等处的肿瘤现象。

希波克拉底根据多年的研究,首先将这类难以治疗的疾患定名为癌(Cancer),Cancer是从希腊词Crab(蟹)引申而来的。希波克拉底选用这一词,可能是因为有些乳腺癌类似蟹爪那样四处突起,扩张到邻近组织,或者由于患者所遭受的疼痛,好似蟹螯刺伤那样难忍。为了消除肿瘤,他曾尝试过用烧红的铁去烙,犹如今天用电光凝固肿瘤和激光炭化肿瘤的方法一样治疗癌症。

时间过去了500年,希腊医学集大成者盖伦在希波克拉底贡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希腊医学自希波克拉底以来的成就,创立于自成体系的医学理论,把癌症的问题提到新的理论高度,同时他提出一种分类方法。他的分类方法,与现在我们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分类方法基本一致。

现在,人们似乎感到患癌症的人越来越多,因癌症死亡的人在逐渐增加,这更加剧了人们的恐慌。随着近代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家发现,肿瘤在生物界普遍存在而且种类繁多。如植物中常见的冠瘿病肿瘤、创伤性肿瘤,烟草类中的遗传肿瘤等。在动物中,从鱼、蛙到小鼠,常见的有表皮样癌、腺癌、神经母细胞癌等。当然,人体的癌症就更多了。

▲医学家盖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