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云南彝族礼仪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云南彝族礼仪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摘要】:21世纪以来,利用西部大开发实施的契机,云南省彝族地区在民族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注意发掘彝族传统礼仪文化资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取得了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随着云南旅游业不断发展,已经有更多的彝族传统礼仪歌舞转化成了文化旅游中的固定项目。

21世纪以来,利用西部大开发实施的契机,云南省彝族地区在民族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注意发掘彝族传统礼仪文化资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取得了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云南彝族节庆仪式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彝族节庆仪式文化资源是彝族历史活化石,是彝族传统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意识的体现与外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云南彝区注重打造节庆旅游的品牌效应,同时在节庆旅游中注意挖掘彝族节庆仪式文化资源并将其开发成旅游项目,比如:在每年举办彝族最重要的节日火把节时,云南各地彝区都要举行各种仪式活动,包括点火把、跳舞、对歌、摔跤、品尝彝族美食等。这些仪式活动常常把节日、庆典的气氛和喜庆的场面推向高潮,从而使人们放松自我、心情愉悦,使游客能够体验不一样的彝族文化,获得审美满足和愉悦心情的目的,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在每年的火把节期间特地到彝区,与当地彝民一起唱歌、跳舞、喝酒、观看各种仪式和表演。在所有举办火把节的地区中,名气最大的是楚雄,在2005年“中国楚雄彝族火把节”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年的火把节庆祝活动中,在楚雄城区、紫溪彝村等各个广场上,都会点燃一堆堆篝火,本地群众和外地游客就围着篝火跳舞狂欢。

2.云南彝族礼仪歌舞资源开发现状

云南彝族传统礼仪歌舞具有较好的文化资源开发基础,无论是表演型的还是参与型的礼仪歌舞都是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随着云南旅游业不断发展,已经有更多的彝族传统礼仪歌舞转化成了文化旅游中的固定项目。比如:在表演型的礼仪歌舞中,开发最成功的是在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理南涧“跳菜”。“跳菜”作为大理南涧彝族的待客宴礼,在2006年作为商标注册成功,与旅游业进行融合,不仅成为南涧旅游业的支柱项目,而且后来成为大理旅游集团“洱海一号”游船上的固定表演项目。而在云南彝族众多的参与型的礼仪歌舞中,不论是“大三弦舞”“左脚舞”“罗作舞”、酒礼歌,都与旅游业进行了结合,吸引了游客的到来,比如:楚雄彝人古镇每天晚上都组织当地人跳左脚舞,而这也成为吸引游客来彝人古镇游玩的重要原因之一。

3.云南彝族待客仪式资源开发现状

热情好客的彝族人重视迎宾与送宾仪式,近几年云南省很多彝族地区在开发民族旅游项目时,已经注意把彝族的迎宾与送宾仪式改造并开发成旅游项目。如楚雄州南华县咪依鲁风情谷的彝族人民、红河州弥勒市西山镇的可邑村在打造特色小镇时,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迎宾仪式。通过在民族旅游活动中增加彝族待客仪式,让游客感受到彝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体验到不一样的民族风情、体验宾至如归的温暖,对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促进了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

4.云南彝族宗教仪轨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云南彝族的很多宗教活动已形成了一些固定的仪轨,成为彝族珍贵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近几年,相关部门或旅游开发商在开发旅游项目时已在旅游活动中增加了一些宗教仪轨项目。比如:红河州弥勒市红万村每年农历二月初三,都要举行隆重的“阿细祭火”祭祀活动,神秘古朴的“彝族阿细祭火”展示了彝族先民对火的崇拜,这一祭火活动在2013年被列入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依托传统宗教仪轨资源,再现神秘、原生态的历史文化,满足了人们猎奇的心理需要,已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