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是反击污名化行为的最有力武器,中国政府为改善中国生态环境做出的不懈努力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切实成绩是对以“污染”污名化中国行为的有力反击。无论是我国主动向国际社会发声,还是相关国际友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客观评价都有力地反击了借“污染”污名化中国的行为。......
2023-08-16
徐海株
摘 要: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持续开展并取得了突出成绩。作为重要的民生关切和发展利益,生态环境是人类须臾不可分离的生存家园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符合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类利益的重大建设事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绿色变革,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艰难的探索中有力推进并取得了耀眼的成绩,顺应了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有效地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并推动了文明形态的全面转型,为全球生态进步事业贡献了积极力量,并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有力地反击了借环境问题污名化中国的行为,顺应了人民的期待,彰显了党的领导优势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政治意义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和借以发展的资本,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和人类的永续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狩猎采集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到工业文明时代的变更,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甚至在“支配自然”理念主导下向自然界进军,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业文明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文明形态在为人类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自然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创伤,人类在工业文明时代遭遇到了空前的“生存危机”“发展危机”“文明危机”“环境危机”。
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中,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集中出现虽然晚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对我国发展形成了全面的挑战:“发达国家几百年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在我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表现,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非常严重,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环境安全的问题时有发生。”[2]“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3],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仅仅关涉环境修复的生态环境治理,而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生活方式、文明形态的全面转型。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级的文明形态”[4],是人类新的发展范式和生活图景。作为“有很大的政治”[5]的建设事业,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历长期探索并取得了突出实绩,是对人民期待的主动顺应、对以“污染”污名化中国行为的有力反击,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取得的成绩,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有关求真文萃:楚雄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教学及学科研究文集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暨学术论坛论文集的文章
事实是反击污名化行为的最有力武器,中国政府为改善中国生态环境做出的不懈努力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切实成绩是对以“污染”污名化中国行为的有力反击。无论是我国主动向国际社会发声,还是相关国际友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客观评价都有力地反击了借“污染”污名化中国的行为。......
2023-08-16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深刻的生态意识,是切实回应人民生态期盼、自觉为人民谋求生态权益的党。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并直接关系到人民身心健康,是人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回应人民的生态关切、满足人民的生态需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政治任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关系着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对国家未来发展的认同与信心,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2023-08-16
成都湿地让成都成为中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本。为了推进以“六湖八湿地”为依托的环城生态区建设,成都市启动了环城生态区的立法保护和规划建设,先后出台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关于加快环城生态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湖泊水系规划建设实施方案》,从制度上为成都的水态建设保驾护航。......
2023-11-17
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并不是一日之功,更非在所谓“顺境”中推进的,国际国内、党内党外的多种因素同样形成了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现实制约。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有效推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开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有力开展和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也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中国共产党具有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突出成绩的卓越领导能力。......
2023-08-16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优势在于坚持市场经济体制。在笔者看来,以上一些观点确实看到了中国低碳社会建设的一些积极因素,但是,对于破解以上困境,推动低碳社会建设这样一种整体性变革而言,它们实际上都不能构成真正的中国优势。例如,日本政府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低碳社会建设的核心力量。......
2024-10-3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取得的突出成绩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上的优越性,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具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是世界生态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进步力量,利于中国同时造福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价值。......
2023-08-16
而且要通过电视、广播、短视频等媒体媒介手段广泛宣传,依法公布相关信息和工作动态,让全社会了解和掌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增强人们的水生态文明意识,构建全民行动格局。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树立群众水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保护水生态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23-11-17
加快生态河道建设和农村沟塘综合整治,改善水生态环境。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坡耕地综合整治,积极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济南市是水利部确定的全国第一个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河湖湿地水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得到改善,水功能区达标率明显提高,全社会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2023-06-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