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意义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意义

【摘要】: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有力地反击了借环境问题污名化中国的行为,顺应了人民的期待,彰显了党的领导优势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徐海株

摘 要: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持续开展并取得了突出成绩。作为重要的民生关切和发展利益,生态环境是人类须臾不可分离的生存家园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符合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类利益的重大建设事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绿色变革,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艰难的探索中有力推进并取得了耀眼的成绩,顺应了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有效地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并推动了文明形态的全面转型,为全球生态进步事业贡献了积极力量,并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有力地反击了借环境问题污名化中国的行为,顺应了人民的期待,彰显了党的领导优势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政治意义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和借以发展的资本,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和人类的永续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狩猎采集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到工业文明时代的变更,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甚至在“支配自然”理念主导下向自然界进军,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业文明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文明形态在为人类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自然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创伤,人类在工业文明时代遭遇到了空前的“生存危机”“发展危机”“文明危机”“环境危机”。

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中,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集中出现虽然晚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对我国发展形成了全面的挑战:“发达国家几百年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在我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表现,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非常严重,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环境安全的问题时有发生。”[2]“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3],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仅仅关涉环境修复的生态环境治理,而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生活方式、文明形态的全面转型。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级的文明形态”[4],是人类新的发展范式和生活图景。作为“有很大的政治”[5]的建设事业,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历长期探索并取得了突出实绩,是对人民期待的主动顺应、对以“污染”污名化中国行为的有力反击,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取得的成绩,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