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恶不作,企图灭亡中国。这表明了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以人民解放为己任的人民情怀,早期的很多党员都表明了“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的坚定信念。[2]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
2023-08-16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历史动力,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独立统一的内在力量,是一个伴随着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而具有多方面功能的动态系统。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民族,是在困难面前愈发凝聚出惊天伟力的坚强民族,越是遭遇天灾人祸,我们这个民族就越是迸发出不可抗拒的力量和勇气。靠着这种力量和勇气,我们打倒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靠着这种力量和勇气,我们克服了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靠着这种力量和勇气,我们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这场重大特大的疫情,更是极大地焕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勇气,检验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昭示出伟大的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疫情发生后,从首都北京到湖北武汉,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农村,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伸出真诚的援助之手,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纷纷捐款捐物。前方后方步调一致,举国上下齐心协力,炎黄子孙万众一心,中华儿女的力量集结在一起。有了这种凝聚力,我们就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取得的成效,再次向全世界昭示:中国人民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眼界、精神、追求、凝聚力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新的高度。我们的群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明,中国人民具有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的光荣传统,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凝聚力,是任何困难、任何风险都压不垮的。
有关求真文萃:楚雄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教学及学科研究文集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暨学术论坛论文集的文章
无恶不作,企图灭亡中国。这表明了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以人民解放为己任的人民情怀,早期的很多党员都表明了“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的坚定信念。[2]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
2023-08-16
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的经济处于几近崩溃的边缘。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进行拨乱反正,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不再使用。正是由于有了这一正确的判断,我国才得以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进行改革开放,也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的面貌也才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并在2010年超越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23-08-16
秦筝专场音乐会、秦筝独奏音乐会逐年增多,从质量上也不断得以提高,提高了秦筝的演奏水平,推动了秦筝的理论建设。“西安音乐学院秦筝艺术团”成立于2004年,其成员主要是由大二......
2023-08-25
在实施教育现代化的今天,网络教学模式在促进素质教育,教师在提高文检教学质量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网络教学中文检教师运用计算机应该是不假思索的熟练操作,要达到此项要求,文检教师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地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素质。网络信息环境中文检教学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024-01-22
为此,凡是参加普通高等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大学图书馆都抓紧当前以评促建的大好时机,完善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体系,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这些定性与定量指标的客观要求,无疑对做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抓住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契机,促进文献资源建设的开展。如王府井书店有时在一两天之内就将急需的教学参考书配送到我馆,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及学生急需的教学参考书的燃眉之急。......
2023-11-30
可见,“用户教育”与“馆员教育”是辩证统一的(见图1),它们密切相关,交互作用,彼此促进。“用户教育”的成效依赖于教育者自身的信息素养,同时又可以促进“馆员教育”;而“馆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教育”的需求。......
2024-01-22
图书馆2.0——概况与前景展望付广明[摘 要] 本文介绍了图书馆2.0的定义、相关技术、原则和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图书馆2.0的发展前景。Web2.0的出现促成了图书馆2.0的提出。应该说,图书馆2.0是以web2.0的相关技术作为技术基础的。图书馆2.0的概念借用自web2.0,并遵循web2.0的哲学。......
2024-01-22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在云南的早期传播,不仅仅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真理和近代以来云南社会的现实需要,更在于云南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综合运用包括理论阵地和实践阵地在内的多样化传播媒介,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在云南的传播阵地。另一方面是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通过创社办刊、学习和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
2023-08-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