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摘要】:干部学习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是要适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离开实际环境来建设教育制度,来进行干部教育都是空谈。[8]因此,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把学到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情况进行很好的结合,以达到增强干部的工作能力的目的。对时事的学习能使干部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与现在战争发展的形势。

干部学习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是要适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离开实际环境来建设教育制度,来进行干部教育都是空谈。正如罗迈同志在1939年6月召开的干部学习动员大会上指出的:“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的原则,无疑是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原则。这个根本原则的具体了解,对我们来说就是马列主义的中国化。”[8]因此,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干部学校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强调“学贵致用”与“为用而学”的原则。毛泽东曾经反复强调,我们对干部进行教育,让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问题,是为了从理论中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干部学校开展系统的理论学习也是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干部队伍。学生在学校学习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就要用到实践中去,就要用它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把学到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情况进行很好的结合,以达到增强干部的工作能力的目的。1941年,延安大学的开学典礼上,社会科学院的院长艾思奇同志就指出:“这次党所提倡的学习教育上的新方法使学习教育更联系中国的实际。可分两点说,一是目的,要联系抗战解决抗战的问题,过去已联系抗战,但只做到学习理论,应用到实际就很少结果,延大就要抓紧目的;第二是怎样联系实际,若只是能说出教条,就不算及格,还要能运用到大大小小的实际问题上去。”[9]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的指导下,干部学校将教育、教学与当时当地的党的政治运动和中心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学校经常安排学生参加各种实习活动,有的学校实习的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的1/3或更多。当时许多干部学校的学生深入到农村、工厂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参加当地的民主选举、扩军备战、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和反“扫荡”等运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方法不仅锻炼了干部的实践能力,而且使群众与干部紧密团结在一起,提高了群众理论水平,带动了群众的革命决心和对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信心。

中共中央规定干部必须要学习时事,因为时事教育是干部了解形势的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对时事的学习能使干部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与现在战争发展的形势。进行时事教育主要是“督促所属干部看报,对所属干部讲解时事问题,及以地区或部门为单位召集干部作时事报告等项。关于进行一般政策教育的办法,成为一切干部所应普遍学习的。例如将中央对时局宣言、中央关于增强党性决定、关于调查研究决定,及边区施政纲领等督促干部阅读,加以解释及讨论等;或为虽与本部门业务无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有使所属干部加以研究之必要者,例如向军事指挥员解释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决定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