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历史必然性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对腐败问题就高度重视。产生这种现象有其特殊的原因: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国民党逃到台湾前留下来的几百万军政公教人员,中国共产党一律采取留用的政策。所以,进行反腐败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保持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对腐败问题就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前夕,党的领导人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执政党要高度重视反腐败问题,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并告诫全党要严防党的蜕化变质。然而,新中国建立初仅短短几年时间,一部分党的干部甚至是高级领导干部就忘记了毛泽东的教诲,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俘虏,党内的腐败现象时有暴露并有严重加深的趋势。产生这种现象有其特殊的原因:

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国民党逃到台湾前留下来的几百万军政公教人员,中国共产党一律采取留用的政策。但是其中的许多人根本没有接受过改造,他们把国民党的腐败作风带到了革命队伍和现实生活中。比如,当时的北京,通过1949年、1950年两次大规模检查,共查出贪污分子650多人,其中国民党留用人员就有514人,占贪腐分子总数的79%以上。这些人员的腐败作风,对一些意志薄弱者产生了恶劣的影响,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必须尽快消除此影响。

第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资产阶级竭力想摆脱国家的限制,采取投机取巧、唯利是图等种种不法手段,破坏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他们在财政经济机关内部大搞“五毒”,用金钱、美女等手段腐蚀拉拢党员干部,有些意志薄弱的党政军干部被资产阶级拉下水。据1952年1月上旬的统计,中央系统27个单位的贪污人数达1671人,西南财政系统中的贪污人数更高达4816人,资产阶级的“五毒”行为和国家机关的“三害”行为直接相联系,给党和国家事业造成严重危害,现实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尽快解决该问题。

第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大批共产党员成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掌握了人民赋予的权力。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经不起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腐蚀拉拢,逐渐产生了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党所处环境地位的变化,再加上专权思想对掌权者的影响,导致一部分人腐化变质,堕落为人民的敌人。所以,进行反腐败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保持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