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共产党:破除3种认识误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共产党:破除3种认识误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摘要】: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认识误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向人民兑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政治诺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顺利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经过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陈大青

摘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取得的伟大成果。这一伟大成果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哲学判断,对社会现实的政治判断,对未来的方向判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党领导人民以实践的方式破除了三种错误认识,即受疫情影响,质疑全面小康能否如期建成;全面小康是平均主义;全面建成小康之后可以坐享其成、一劳永逸。摒弃这三种错误认识,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认识误区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向人民兑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政治诺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顺利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进程中蕴含着的是中国共产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重新理解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握了中国人民的生存状态,建构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期许和生活愿景。《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1],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1979年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康与实现中国人心中的现代化结合起来,提出“小康社会”建设目标。40余年接续奋斗,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经过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这在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如何正确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蕴含的中国社会的发展理念,所体现的中国社会的实践方式,所设定的中国社会的未来方向,就是我们正视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的理论任务、实践任务和思想任务。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掌握群众,通过实践,就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就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正如马克思说:“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2]反之亦然,2021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3]。人民群众真抓实干,对全面建成小康热切期盼,但有的人也心存疑虑,甚至对全面建成小康产生错误认识,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破除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