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改革开放时期:人民向往的小康生活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向往的小康生活

【摘要】:“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7]围绕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极大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心心相印、甘苦与共的高尚情怀,激励和鼓舞中国人民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人间奇迹,过上了富裕的小康生活。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人民情怀,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5]此后,我们党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6]从此,全党聚焦于解决主要矛盾,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着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带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一心一意搞建设,正如邓小平指出的:“要一心一意搞建设,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7]围绕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极大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1978—2012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相当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多,人民从缺吃少穿的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8]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心心相印、甘苦与共的高尚情怀,激励和鼓舞中国人民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人间奇迹,过上了富裕的小康生活。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人民情怀,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