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执政党,它必然要同产生于自身肌体内部及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做坚决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防止干部腐败作为巩固新生政权和关系党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来抓,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各项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和生活制度。所有这些规定的建立和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腐败问题的高度重视。......
2023-08-16
何绍芬
摘 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同人民在一起,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为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在团结带领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过程中,与时俱进地丰富、滋养着人民情怀:建党初期至新中国成立时的人民情怀表现为救民于水火、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人民情怀表现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改革开放时期的人民情怀表现为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民情怀表现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这种真挚的为民情怀,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历史的辉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民情怀;救民;当家做主;小康;美好生活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无数坎坷却一次次绝境重生,从建党时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了今天的9500多万名党员,从一叶扁舟到巍巍巨轮,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沧桑巨变,走过百年风雨却长盛不衰,是什么力量使然?是永远不变的人民情怀。
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其天职就是领导中国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中国的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所以,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历史,其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体现着深厚的人民情怀。
有关求真文萃:楚雄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教学及学科研究文集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暨学术论坛论文集的文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执政党,它必然要同产生于自身肌体内部及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做坚决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防止干部腐败作为巩固新生政权和关系党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来抓,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各项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和生活制度。所有这些规定的建立和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腐败问题的高度重视。......
2023-08-16
2018年3月,习近平再次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铭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让中华民族富强,让中国人民幸福生活,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的要求。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和学习,要与时俱进,要持之以恒。这就是对红色文化的不自信,是对红色文化的不熟悉,这也是需要高校加强立德树人的使命所在。要坚持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要将红色基因的传承以多形式多角度深层次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上多多学习和实践。......
2023-08-16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坚强的精神品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爱党爱国,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是矢志不渝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是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的忘我付出,是党的性质宗旨与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红色基因是革命精神的一种传承,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她永远是砥砺我们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力量引擎。......
2023-08-16
本体论是第一个维度,实质是追问经济活动的本体——劳动的本质。马克思的《巴黎手稿》是对经济活动给以本体论理解的一个典型样本。其中,马克思从哲学上批判国民经济学,认为国民经济学只看到劳动的经济学意义,把劳动的本质看作“生产财富”的劳动。进一步来说,国民经济学只关心劳动创造财富,而马克思则更加关切当时的劳动如何被异化的内在机理。显然,国民经济学和马克思的经济学都是基于对劳动本质的本体论追问。......
2023-08-16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历史逻辑的揭示,还要注重价值逻辑的建构,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融入其中。“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就是党史学习教育价值逻辑的起点和归宿,是党史学习教育要体现的价值主体、目标和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来的价值逻辑的生长点和归宿,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
2023-08-16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锻炼和提升斗争能力,增强斗争本领。中国新时代的最大现实和伟大实践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弘扬伟大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必须在推进党的建设中进行,与全面从严治党相结合,将斗争精神贯彻到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
2023-08-16
发扬伟大斗争精神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党的革命传统的传承和延续,是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的现实需要,也是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弘扬伟大斗争精神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法宝。因此,在新时代弘扬伟大斗争精神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实践课题,也是理论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2023-08-16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在云南的早期传播,不仅仅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真理和近代以来云南社会的现实需要,更在于云南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综合运用包括理论阵地和实践阵地在内的多样化传播媒介,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在云南的传播阵地。另一方面是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通过创社办刊、学习和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
2023-08-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