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行政处罚原则和程序规定

行政处罚原则和程序规定

【摘要】:行政处罚法对实施行政处罚的原则作了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守法定程序。有关行政处罚的规定要公布,使公民和组织能够知道;实施行政处罚要公开,以便人民群众进行监督。草案规定在给予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之前,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并规定了听证的基本程序。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行政处罚法对实施行政处罚的原则作了规定。主要有:第一,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行政处罚的目的,重在纠正违法行为,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遵守法律。第二,依法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第三,公正、公开的原则。给予行政处罚,必须查明事实,以事实为根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有关行政处罚的规定要公布,使公民和组织能够知道;实施行政处罚要公开,以便人民群众进行监督。

行政处罚的程序是保证正确实施行政处罚的重要问题,草案根据实际情况和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对行政处罚的程序作了规定:

第一,为适应实际需要,分别规定了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简易程序是对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处罚较轻的行为,由执法人员当场作出处罚决定。其他违法行为,都要依照一般程序经过认真调查、取证之后再决定给予处罚。

第二,实行包括听证在内的申辩制度。草案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必须告知当事人其违法事实、给以行政处罚的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有权申辩包括依法要求听证。草案规定在给予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之前,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并规定了听证的基本程序。拒绝当事人申辩或者听证,不得决定处罚。所以要这样做,一是,可以使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时,注意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防止和减少错误。二是,事先告诉当事人,由当事人申辩包括要求听证,有利于当事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三是,符合重在教育的原则,使当事人知道自己哪些行为违反了法律,有利于提高法制观念。

第三,办案的与决定处罚的分开。这是根据一些地方、部门的经验规定的,这样做可以加强制约和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处罚的质量,也有利于克服和防止腐败现象。除当场处罚的外,草案规定,执法人员查明事实后,应当提出处理意见,由行政机关负责人进行审查。依法给予较轻处罚的,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的,要由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第四,决定罚款的机关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草案规定,除本法规定的个别情况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不得自行收缴罚款,由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并规定,罚款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行政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不能将行政经费拨款与上缴罚款多少挂“钩”。实行这种制度,有利于解决乱罚款的问题,也有利于防止腐败现象。

第五,严格监督制度。草案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处罚的监督。行政机关对有关行政处罚的申诉或检举,应当认真审查,发现行政处罚有错误的,应当主动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