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核心素养价值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价值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二)核心素养价值取向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公民并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工作与生活?我国教育界对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关注也日益升温,逐步实现从理念向实践的转化。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核心素养的内涵已经表现出较高的国际化趋势,且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核心素养框架的确定必须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

(一)未来人才核心技能

人工智能的兴起、新媒介生态、超级结构组织、全球互联网等在推动着未来社会发生巨变。未来社会将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知识获取更加方便。技术和智能机器人将逐步取代大量职位,职业日益碎片化或短期化,休闲时间增多,生活新需求多样化、高端化;二是知识融合愈加明显。创新能力、变革管理、国际视野、文化领导力等元素日益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要为未来的学生提供这些发展理念和知识技能;三是未来社会(老龄化+互联网+机器人+全球化)会催生很多新行业。老龄化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互联网是未来社会的典型标志,机器人将会加速全球化进程,这些特征会催生很多新的行业,包括精准化服务、健康养老、新型供应链、新教育等。

面对未来社会的巨变,如何才能顺应趋势成为领跑者?在未来社会中,具有下列十种技能将变得非常重要:一是意义构建;二是社交智能;三是新颖和适应性思维;四是跨文化能力;五是计算思维;六是新媒体素养;七是跨学科能力;八是设计思维;九是认知负荷管理;十是虚拟协作。只要有价值都可以合作共享,未来的市场将通过资源共享形成一个共同体。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在未来人口中,10%的人将成为专业精英,他们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新的发现和新的发明;可能有20%的人成为行业精英和业内领袖,这些人将引领未来的产业和行业。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以知识为核心的人才素质结构已越来越难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具有21世纪的核心技能是当今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那么,21世纪的核心技能究竟是什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

最有说服力的当属201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为21世纪培育教师提高学校领导力:来自世界的经验》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21世纪学生必须掌握以下四方面的十大核心技能:①思维方式,即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决策和学习能力;②工作方式,即沟通和合作能力;③工作工具,即信息技术信息处理能力;④生活技能,即适应变化的生活和职业的基本能力。其中,学习和创新能力处于21世纪学习技能的金字塔顶端,包含了创造性和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这些能力称为“4Cs”,被视为美国教育革新的核心任务。

综上所述,对中国未来人才的核心素养发展而言,“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是一个很好的导向。该模型倡导的“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素养更能体现中国学生应具有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品格关键能力,更能充分突出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二)核心素养价值取向

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公民并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工作与生活?近十几年来,21世纪核心素养的教育与测评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参考。我国教育界对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关注也日益升温,逐步实现从理念向实践的转化。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是着力推进的关键领域改革之一。2016年,受教育部委托,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领衔研制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并要求在高中教材修订和教学实践中落实。在学术界,围绕核心素养展开的讨论非常热烈,各地教育部门与中小学校都纷纷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评价等相关探索。

我国核心素养提出的根本目的是落实我国的教育宗旨,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升国民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核心素养的内涵已经表现出较高的国际化趋势,且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1.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

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来促进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必然带来教育变革。因此,国家层面的教育决策要符合社会需求,体现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国际教育核心素养体系重点关注信息素养、科学技术素养、创新素养等内容,反映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动态,体现出科学技术进步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而我国核心素养的提出正是在国际趋势下,聚焦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以顺应时代的要求,促使我们培养的人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2.关注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

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各国制定核心素养标准的基本价值取向。国际组织及世界各国对核心素养的选取都涉及学生全面发展及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如学会学习、语言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数学素养、表达能力等,这些素养关乎学生的自我发展、社会价值及个人竞争力,关乎适应现在及未来社会发展的素质。

3.重视生活品质与生存质量

核心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地基的稳固程度决定了楼房的高度与坚韧度,而核心素养则对人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关乎个体的生活品质和生存质量。当前国际上的核心素养体系,除了生存必备的能力之外,还涉及文化意识、环境研究、个体职业发展、生活规划、管理与解决冲突等,涵盖学生的个人品质、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影响着他们与社会、自然的相处和互动方式,也决定着其日常生活的品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4.反映“个体需求”与“社会需要”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核心素养要反映个体发展的需要,为个体成功作准备。但是,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个人的核心素养应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要求,促进21世纪的社会发展进步。核心素养框架的确定必须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从全球范围来看,国际组织、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核心素养指标的选取上都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这些指标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适应21世纪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看,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素养”,只有具备这些素养,学生才能成功地适应社会,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

5.强调基础培养与关键提升

学生生存与发展需要多种素养。但是,面对21世纪的挑战,这些素养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并重的,需要有优先顺序。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合作能力、社会责任、交流技能等排在前列,这些素养事关个体能否更好地应对21世纪的挑战,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中国的国民素质和学生素质需要更新换代,核心素养为更新换代指明了方向。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高于学科知识;核心素养是综合性的,是对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与超越。

6.体现全球化与未来要求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学生核心素养的范围会有一定的共性,如对信息素养的要求。但因为国情的不同,特别是各国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不同,核心素养的厘定和培育也需要有内容差异和程度差异。就我国而言,创新精神这个核心素养必须被大力强调。为了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21世纪需要的七个关键力,即“一是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力;三是灵活性与适应力;四是主动进取与开创精神;五是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六是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七是好奇心想象力”。

(三)核心素养的解读

梳理国内外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把核心素养简单界定为“为了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变革,人所应该具备的关键素养”。简而言之,核心素养即“21世纪关键素养”,可以从思想基础、具体内容、培养途径三个维度来解读。

1.核心素养的思想基础

核心素养的思想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即学生经历教育后必须拥有怎样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成为怎样的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

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包括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等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要求,这是我国公民素养的核心,因此,社会责任感应包含尊重、负责、正直、关爱、坚毅勇敢、和谐等;创新精神应包含好奇心与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开创精神、主动进取态度等;解决问题能力应包含观察与体验、收集与评估信息、合作与沟通、实践探究与实证等。这些素养都是学生获得知识、习得能力、发展情感后相互融合的产物。

3.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关注生活、引领生长、经验改造”的途径来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