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第二个层次是理解性水平的物理阅读能力。......
2023-08-16
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为了达成教学目标需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就成了教学设计的中心问题。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益与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举措、方法或方案。教学策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综合性。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第二,可操作性。教学策略是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执行或操作的措施、方法或方案,有明确具体的操作性内容。第三,灵活性。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并将其组合起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以便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设计物理教学策略要充分体现现代教学的理念与思想。一般而言,主要从“创设教学情境”“呈现学习内容”“优化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策略的研究与设计。
(一)创设教学情境
在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时,要研究“如何根据学生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何把教学情境与学生的需求建立联系”“在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师生的活动如何安排”“在创设教学情境中,问题如何来提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特点,创造性地设计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教学情境。
在设计“教学情境创设”时,要考虑多创设一些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的教学情境。“教师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或者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遗憾的是,在教学中,“有些探究的物理问题是由教师和教科书提出的,虽然其中不乏关于问题背景的介绍,但很少有让学生主动发现和构思问题的机会”。事实上,任何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不但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习动力,而且能养成提出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培养起科学怀疑和批判的思维能力。
(二)呈现学习内容
在设计“学习内容的呈现”时,要研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实际,如何呈现学习内容为最佳”“先整体呈现内容(如提供先行组织者后呈现各部分内容)还是先呈现各部分内容后作整体归纳”“是教师呈现内容为主还是学生自我探究学习内容为主”“呈现的概念、规律、原理的形式和释义如何进行”“教学的原型和事例如何呈现”“板书和板画如何布局和书写”“用怎样的手段呈现学习内容”等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特点,设计出有助于高效学习的呈现内容策略。
在设计“呈现学习内容”时,要根据教学实际,采用接受性呈现方式和探究性呈现方式相统一的做法。接受性的呈现可以让学生直接学习、理解和掌握教师或其他手段呈现的知识,强调现存知识的掌握的效率;而探究性的呈现则注重学生自主地去探索,一般不事先呈现知识,学生必须先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强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掌握。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探究的学科,在设计呈现学习内容时,应加强探究性的呈现方式。
(三)优化学习过程
在设计“优化学习过程”时,要研究“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确定自我的学习目标”“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如何指导学生对自我的学习进行检测与评估”“如何帮助学生进行复习、记忆、信息加工、整合知识、组织信息”“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等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特点,设计出优化学习过程的策略。
现代教学倡导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为主转向学生主动建构为主。其实质是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得到主体性的发展。因此,在设计优化学习过程时,要尽可能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体建构,要着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科学能力和科学精神。
(四)评估教学有效性
在设计“评估教学有效性”时,要研究“经过教学如何确保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选择哪些手段和形式来检测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如何来评估”“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如何来评估”“如何提供练习进行反馈”“如何根据反馈,对教学活动进行纠正和补救”“提供什么样形式的练习(如集中练习、分散练习、强化练习、变式练习)”“练习的量和难度如何为最佳”等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特点,设计出评估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在设计“评估教学有效性”时,要设计出能评估经过教学活动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程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设计一些过程性的或非正式的评价方法,以诊断教学的问题,确保教学活动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有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方法的文章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第二个层次是理解性水平的物理阅读能力。......
2023-08-16
对教学原则的认识也不能局限于表面,要深刻理解教学原则需要了解其理论背景,《物理教学论》一书从系统科学的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应用与研究教学原则出发,相应提出“明确意义,增强兴趣;循序渐进,周期跃迁;掌握结构,发展能力”的三个教学原则。因此,师范教育在培养和提高教师素质时,应努力适应时代发展,迎接挑战。......
2023-08-16
为了把握基础教育的“基础”这一着重点,素养中的“关键素养”“核心素养”得以凸显。“核心素养”最早出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盟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中。欧盟的核心素养框架受到经合组织研究项目的影响。该项目研究制定的核心素养总体参照框架为世界各国建立本土化核心素养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模型。......
2023-08-16
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过程,因此,应该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指导物理教学设计,而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强调系统设计时的整体性、综合性、辩证性和有序性。(二)综合性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技术综合体,教学设计也是如此。但同时我们又强调,重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与训练等必须加强,只有教学过程闭合才能产生切实的教学效率。......
2023-08-16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具体到物理教学中每一个课题的教学设计,都需要回答有关学生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该课题包括哪些内容?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的过程就是教学设计的过程。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可以分为分析、设计和评价三大部分。......
2023-08-16
六步教学法通过适当的改造,完全可以移植到高中物理的教学中。从以上对“六步教学法”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教学法贯穿了一个教育思想,就是“还学于生”,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2023-08-16
学前分析对完善教学设计以及完成教学任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前分析也有助于教师甄别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便因材施教。其次,全面深入的学前分析有助于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学习环境,促进起点行为和新的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全面深入的学前分析有助于确定适当的课的组织形式和知识的深广度,正确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特征的分析还包括对学生一般特点和学习风格进行分析。......
2023-08-16
进行观察和实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精心选择的、简化和纯化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具体的认识,便于学生构建模型,同时,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容易唤起中学生的直觉兴趣。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在物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还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023-08-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