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我们着重介绍两种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格拉齐-埃利教学设计模式和肯普教学设计模式。目标教学设计模式是以完成特定的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设计出发点的。在教学设计的开始阶段,格拉齐—埃利模式就强调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肯普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式。......
2023-11-23
(一)模式与教学模式
“模式”一词是英文model的汉译名词。model还可译为“模型”“范式”“典型”等。“模式”一词是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一个术语,指介于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知识系统,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了的形式”。把模式概念引入教育学理论中来,反映了现代教学理论研究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论,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动态地研究教学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构成样式及其具体的操作程序。
“教学模式”一词,现已被广泛使用,但关于它的解说、它的内涵却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认为教学模式属于教学方法范畴,有人说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也有人说“常规的教学方法俗称小方法,教学模式属于大方法”。第二种把教学模式归入教学程序之内,认为“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即教学工作应当遵循的步骤”。第三种认为教学模式与教学结构的概念有关。如有人说“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有人则说“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某一主题及其涉及的各种因素和关系,对教学结构进行组合的方式”。第四种观点以美国的乔伊斯为代表,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
上述几种观点,反映的仅是教学模式的不同侧面,而没有反映出它的本质。
持“教学方法”说者,是将教学模式简化了,教学模式包含了教学方法,但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方法,也不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
持“程序”说者和“结构”说者,仅是将教学模式纳入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构的范畴,也非严格的科学定义。而范型或计划,指的只是教学模式的外在表现形式,并不能说明其内涵特征。
从总体上分析,教学活动的构成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两大部分。其静态结构主要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与相互作用。其动态结构则是教学流程中的组织方式与程序安排。任何一个教学活动的静态和动态结构形式,总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构建的。由于教学理论或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样式、教学程序的结构方式以及实施方法也不同。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一种教学体系。它既不是纯粹的教学理论,也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是把一定的理论转化为实践,又把实践提升为理论的中介桥梁。从本质上看,它属于教学方法论范畴。
(二)教学模式的演变
“教学模式”这一概念与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不过在中外教学实践和教学思想中,很早就有了教学模式的雏形。
古代教学的典型模式就是传授式,其结构是“讲——听——读——记——练”。其特点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书中文字与教师的讲解几乎完全一致,学生对答与书本或教师的讲解一致,学生是靠机械的重复进行学习的。
到了17世纪,随着学校教学中自然科学内容和直观教学法的引入,班级授课制度的实施,夸美纽斯提出应当把讲解、质疑、问答、练习统一于课堂教学中,并把观察等直观活动纳入教学活动体系之中,首次提出了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程序结构的教学模式。
19世纪是一个科学实验兴旺繁荣的时期。赫尔巴特的理论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科学发展的趋势。他从统觉论出发,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当新经验与已经构成心理的统觉团中概念发生联系时,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选择正确的材料,以适当的程序提示学生,形成他们的学习背景或称统觉团。从这一理论出发,他提出了“明了——联合——系统——方法”的四阶段教学模式。以后他的学生又将其改造为“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的五阶段教学模式。
以上这些教学模式都有一个共性,它们都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片面强调灌输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在19世纪20年代,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强调个性发展的思想的普遍深入与流行,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应运而生的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得到了社会的推崇,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模式向前推进了一步。
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做中学”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学模式单一化的倾向,弥补了赫尔巴特教学模式的不足,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活动教学,促进学生发现探索的技能,获得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辟了教学模式的新路。
当然,实用主义教学模式也有其缺陷。它把教学过程和科学研究过程等同起来,低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片面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知识系统性的学习,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了社会的强烈批评。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面临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促进人们利用新的理论和技术去研究学校教育和教学问题。现代心理学和思维科学对人脑活动机制的揭示,发生认识论对个体认识过程的概括,认知心理学对人脑接受和选择信息活动的研究,特别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加工等理论的产生,对教学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教学模式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因此这一阶段在教育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思想和理论,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
有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方法的文章
针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我们着重介绍两种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格拉齐-埃利教学设计模式和肯普教学设计模式。目标教学设计模式是以完成特定的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设计出发点的。在教学设计的开始阶段,格拉齐—埃利模式就强调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肯普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式。......
2023-11-23
(一)突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立德树人的原则重视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思潮之一。教学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因此教学中必须把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立德树人的原则。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是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教学的出发点。......
2023-08-16
为了把握基础教育的“基础”这一着重点,素养中的“关键素养”“核心素养”得以凸显。“核心素养”最早出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盟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中。欧盟的核心素养框架受到经合组织研究项目的影响。该项目研究制定的核心素养总体参照框架为世界各国建立本土化核心素养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模型。......
2023-08-16
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过程,因此,应该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指导物理教学设计,而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强调系统设计时的整体性、综合性、辩证性和有序性。(二)综合性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技术综合体,教学设计也是如此。但同时我们又强调,重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与训练等必须加强,只有教学过程闭合才能产生切实的教学效率。......
2023-08-16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需要加强其对数据获取、信息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的训练,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同时要能反驳他人的质疑和批判。其中,通过物理实验来进行科学论证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形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学磁通量的概念。......
2023-08-16
进行观察和实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精心选择的、简化和纯化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具体的认识,便于学生构建模型,同时,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容易唤起中学生的直觉兴趣。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在物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还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023-08-16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是严密的理论科学,是定量的科学,是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是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科学。......
2023-08-16
为此,构建合理的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教师素质结构,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课题。一个好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其综合素质可以用三维结构来描述:一维是专业知识素养,二维是专业能力素养,三维是人文素养,三者构成了教师的三维立体素养结构。(一)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它们是指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秀的人格特征等情感素质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
2023-08-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