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发出语音时,爸爸妈妈要积极作出反应。最好能用手指着自己对宝宝说:“我就是宝宝的妈妈。”这个阶段,宝宝处在“发现”阶段。训练宝宝听声辨人。宝宝在爸爸怀中听说“妈妈”时马上朝妈妈看,并且要妈妈抱,可以训练宝宝的观察力、注意力。6个月后的宝宝特别害怕陌生人。宝宝见到生人就会马上躲到妈妈怀里,但是宝宝仍会好奇地对生人进行观察。保姆来时宝宝害怕,但又好奇,常常在妈妈身后探头偷看保姆。......
2023-08-16
左右脑智能发育状况:
轻轻松松就能识别颜色
第一节 本月婴儿智能发育状况
坐卧自如:不需要倚靠任何物体,能很稳地坐比较长的时间。坐着时会自己趴下或躺下,而不再被动地倒下。
开始向前爬:但四肢运动还不协调,肚子开始离开床面,但有时仍会用肚子匍匐前进。
扶物可站起:扶床头的栏杆可以站起,但不会自己向前迈步。快到9个月时,有的婴儿可以离开手扶物独站几秒钟。
身体技能发育
此时的孩子会出现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就是喜欢用食指抠东西,例如抠桌面、抠墙壁。会模仿妈妈拍手,但没有响声。能把纸撕碎,并放在嘴里吃。把宝宝抱到饭桌旁,婴儿会用两手啪啪地拍桌子。会拿起饭勺送到嘴里,如果掉下去,会低头去找。能拉住窗帘或窗帘绳晃来晃去。
语言发育
现在他能够理解更多的语言,与你的交流具有了新的意义。在他不能说出很多词汇或者任何单词以前,他可以理解的单词可能比你想象得多。
尽可能与孩子多说话,可增加孩子的理解能力,告诉他周围所发生的事情,要让你的语言简单而特别。无论你给他翻阅还是与他交谈,都要给孩子充足的参与时间。提问并等待孩子的反应,或者让孩子自己引导。此时他也许已经能用简单语言回答问题;会做3~4种表示语言的动作;对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反应,当听到“不”或“不动”的声音时能暂时停止手中的活动;知道自己的名字,听到妈妈说自己名字时就停止活动,并能连续模仿发声。听到熟悉的声音时,能跟着哼唱,说一个字并表示以动作,如说“不”时摆手,“这、那”时用手指着东西。
视觉发育
宝宝对看到的东西,能记忆了,并能充分反映出来。不但能认识父母的长相,还能认识父母的身体和父母穿的衣服。
宝宝会有选择地看他喜欢看的东西了,如在路上奔跑的汽车,玩耍中的儿童,小动物,而且能看到比较小的物体了。宝宝非常喜欢看会动的物体或运动着的物体,比如时钟的秒针、钟摆,滚动的扶梯,旋转的小摆设,飞翔的蝴蝶,移动的昆虫等等,也喜欢看迅速变幻的电视广告画面。
宝宝开始能认识颜色了。妈妈不断教宝宝:“这是红气球,这是黄气球,这是绿气球。”尽管宝宝对颜色的变化还不理解,也不能分辨,但能够记住颜色了,把不同颜色的气球放在不同的地方,妈妈问:“红气球呢?”宝宝会把头转向红气球。“黄气球呢?”宝宝又会把头转向黄气球。
宝宝对性别有了初步认识。如果总是爸爸抱着宝宝玩,宝宝就喜欢让和爸爸年龄差不多的男人抱。妈妈抱得多的宝宝,喜欢让和妈妈年龄差不多的女人抱。
认知状态
此时的宝宝也许已经学会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摇晃,能够认识五官。
能够认识一些图片上的物品,例如他可以从一大堆图片中找出他熟悉的几张。有意识地模仿一些动作,如喝水、拿勺子在水中搅等。可能他已经知道大人在谈论自己,懂得害羞;会配合穿衣。会与大人一起做游戏,如大人将自己的脸藏在纸后面,然后露出脸让孩子看见,孩子会高兴,而且主动参与游戏,在大人上次露面的地方等待着大人再次露面。
情感和社交发育
之前一段时期,宝宝是坦率、可爱的,而且和你相处得非常好;到这个时候,他也许会变得紧张固执,而且在不熟悉的环境和人面前容易害怕。他行为模式的巨大变化是因为,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学会了区别陌生人与熟悉的环境。对陌生人感到焦虑是孩子情感发育旅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甚至孩子对以前可以很好相处的亲属或儿童看护者,现在也会表现为躲藏或者哭泣,特别是在他们草率地接近孩子时。这种情况是正常反应,不必感到忧虑。同时,他对妈妈更加依恋,这是分离焦虑的表现。正如他开始认识到每一个物体都是独特而永恒的,他也会发现只有一个妈妈。当你走出他的视野时,他知道你在某个地方,但没有与他在一起,这样导致他更加紧张。他几乎没有时间概念,因此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孩子稍大一些,过去与你一起相处的记忆将在你离开期间安慰他,他会期望和你重新团聚。情感分离通常在10到18个月期间达到高峰,在一岁半以后慢慢消失。不要抱怨他的占有欲,尽你的努力维持更多的关心和好心情。你的行动可以教授他如何表达爱并得到爱,这是他在未来多年赖以生存的感情基础。
专家提醒
父母才是宝宝的第一语言老师。这时的父母要尽量用清晰标准的发音和宝宝进行语言交流。说话时,让婴儿看到你的口形,把语速放慢些。有的父母认为电视或收录机的语音标准,就时常给宝宝播放,以求达到婴儿学习标准语言的目的,这是错误的做法。其实宝宝学习语言要有语言环境,要与动作、实物等联系起来。
开发宝宝的左脑:
简单指令宝宝能执行
第二节 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
训练宝宝理解语言。在与宝宝的接触中,通过语言和示范告诉宝宝怎么做,如坐起来、拿、等一等。使宝宝能够理解更多的语言。
模仿发音训练。继续练习模仿发音,能使用有意义的单词,如“爸爸”、“妈妈”之类的称呼。也训练宝宝说一些简单动词,如“走、坐、站”等。在引导宝宝模仿发音后,要诱导宝宝主动地发出单字的辅音。观察是否见爸爸叫“爸爸”或见妈妈叫“妈妈”。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训练宝宝能够执行简单的指令。告诉宝宝“小姐姐到咱家玩,我们笑笑欢迎”等,宝宝做对了,大人要鼓掌、喝彩、夸奖,使宝宝为自己的正确理解而高兴,尝到成功的喜悦。
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
放手训练。训练宝宝有意识地将手中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指定地方,家长可给予示范,让其模仿,并反复地用语言示意他“把××放下,放在××上”。由握紧到放手,使手的动作受意志控制,手、眼、脑协调又进了一步。
投入训练。在宝宝能有意识地将手中的物品放下的基础上,训练宝宝玩一些大小不同的玩具,并教宝宝将一小的物体投入到大的容器中,如将积木放入盒子内,反复练习,训练宝宝的观察力,让宝宝学会解决简单问题。
推动滚筒训练。把圆柱体的滚筒(饮料瓶代替也可)放在地上,让宝宝用两只手推动它向前滚动。待宝宝熟练后,再让宝宝用一只手推动滚筒,并把它滚到指定地点。让宝宝在戏耍中逐渐建立起圆柱体物体能滚动的概念。
开发宝宝的右脑:
让宝宝接近陌生人
第三节 训练宝宝的大动作能力
训练宝宝站立、坐下。让宝宝从卧位拉着东西或牵一只手站起来,在站位时用玩具逗引他3~5分钟,扶住双手慢慢坐下。扶站比坐下容易,几分钟后,大人要帮助宝宝扶坐,以免宝宝疲劳,这样可以锻炼宝宝双腿的肌肉,训练宝宝身体的平衡性。
训练宝宝坐起并迈步。让宝宝仰卧或俯卧,用语言、动作示意他坐起来,并扶宝宝双手鼓励他迈步或用玩具、食品引逗他坐起来,此时要表扬宝宝,让宝宝高兴,使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进一步发展。
花样爬行训练。这个月宝宝已由原来手膝爬行过渡到熟练的手足爬行,由不熟练、不协调到熟练、协调。妈妈可以用宝宝喜欢的玩具逗引宝宝爬行,提高宝宝爬行动作的熟练程度。
训练宝宝的适应能力
识图认物训练。给宝宝看各种物品及识图卡、识字卡,卡片最好是单一的图,图像要清晰,色彩要鲜艳,主要教宝宝指认动物、人物、物品等。增强宝宝的听说能力,培养宝宝爱读书的好习惯。
让宝宝接近生人。妈妈抱起宝宝,让他接近生人。过一会儿,生人可给宝宝一个小玩具,同他玩一会儿,让宝宝渐渐放松,同他笑笑,当宝宝报以微笑时才向他伸手。生人接抱时妈妈仍在近旁,使宝宝有安全感。宝宝可以随时再向妈妈伸手,这才放心接近生人。有过几次这种体验,宝宝就敢于接近生人和接近新事物了。
训练宝宝的社交行为能力
模仿大人动作。训练宝宝在注视大人动作的基础上学会用成套动作来表演儿歌。家长要先设计好全套动作并配上相应的儿歌或短语,每次动作都要一样,包括拍手、摇头、身体扭动、踏脚或特殊手势示范动作,学习时每做对一种都要表扬鼓励。
纸箱游戏。在50厘米高的包装箱四面贴上大的动物或水果图,让宝宝扶着箱子站立。妈妈先教宝宝认识每个图的名称,然后问“猫在哪儿?”
宝宝会扶着箱子四处绕行去找出猫所在的位置,训练宝宝理解名字和事物之间的关系。
为宝宝左右脑开发提供最佳喂养
方式:养成宝宝良好的吃饭习惯
第四节 乳汁不再是宝宝的主食了
用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过8个月,即使母乳充足,也应该逐渐实行半断奶。原因是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不足,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在这个月里,母乳充足的不必完全断奶,但不能再以母乳为主,一定要加多种代乳食品。
8~9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每日喂母乳3次,时间安排在上午6时、下午2时、晚10时。在上午10时及下午6时喂稠粥、菜泥、蒸全蛋、面片。喂服温开水。果汁可改喂鲜番茄及香蕉。还可加喂豆腐脑、面条、点心。浓缩鱼肝油每日2次,每次3滴。
营养益智的小米
小米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益智作用。而且难得的是,小米中的粗纤维含量相对较低,特别适合宝宝食用。
宝宝在生长发育期间需要补充大量的优质蛋白。据科学家分析指出,小米中的蛋白质、脂肪、钙、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的含量均高于大米和面粉。另外小米富含色氨酸,色氨酸能促使大脑神经分泌使人欲睡的5—羟色胺。若在睡前半小时给宝宝喝点小米粥,可帮助宝宝入睡并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营养学家认为,小米是健脑补脑的有益主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宝宝常食可促进智力开发。由于小米中缺少维生素C,因此妈妈可将小米与含维生素C的红枣或豆类放在一起煮粥。
养成宝宝良好的吃饭习惯
固定饭桌。9个月的宝宝能够坐得很稳,而且大多数可以独坐了。因此让宝宝坐在有东西支撑的地方喂饭是件容易的事,也可用宝宝专用的前面有托盘的椅子,总之每次喂饭靠坐的地方要固定,让宝宝明白,坐在这个地方就是为了吃饭。
鼓励宝宝自己动手。这个月的宝宝总想自己动手,因此可以手把手地训练宝宝自己吃饭。妈妈要与宝宝共持勺,先让宝宝拿着勺,然后妈妈帮助把饭放在勺子上,让宝宝自己把饭送入口中,但更多的是由父母帮助把饭喂入口中。
吃饭时间不宜过长。每顿饭不应花太多的时间,因为宝宝在饿时胃口特别好,所以刚开始吃饭时要专心致志,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让孩子自己用勺吃饭
当孩子7、8个月坐得好并能吃一些固体食物时,可试着让他用手拿着食物吃,如饼干、磨牙饼、苹果片等,鼓励孩子自己用手拿食物吃。8、9个月孩子已能自如地用手拿食物吃后,可以教他学着自己用勺吃饭。宝宝刚开始练习用汤匙取饭菜时,可能会将饭菜洒在桌椅上及自己衣服上,或将碗碟打碎,所以有的家长不再愿意让孩子练习了。这时最好给孩子准备一套无毒塑料碗碟,每次取少量饭菜放在孩子的碟子里供他练习,减少遗洒。通过练习,孩子在12个月左右就会用勺子吃饭了。鼓励孩子自己进餐不仅强化了孩子对食物的认知,吸引孩子对进餐的兴趣,而且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自信心。
适合宝宝左右脑开发的
游戏:小鼓手
第五节 识别五官
培养技能:
学习认识五官的名称、位置和各自的作用;让宝宝正确识别五官,发展宝宝自我意识;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游戏准备:
五官的卡片、大镜子一面。
方法步骤:
坐在宝宝对面,一边唱儿歌,一边根据歌词的内容指出自己的五官相应位置,然后再念一遍,同时握着宝宝的手指出宝宝相应的五官位置,如此重复到宝宝能自己根据歌词指出五官为止。
1.妈妈和宝宝一起边拍手边说:“眼睛,眼睛在哪里?”
2.妈妈握着宝宝的手说:“眼睛,眼睛在这里。”(在最后一拍时,用手指着自己的眼睛)
3.指鼻子、指嘴巴等的方法同上。
附《五官儿歌1》:
小眼睛,亮晶晶,样样东西看得清。
小鼻子,用处大,分辨香臭全靠它。
小嘴巴,真能干,能说话,会吃饭。
喊爸爸,叫妈妈,人人喜欢它。
小耳朵,真是灵,样样声音听得清。
竖起耳朵仔细听,妈妈声音分得清。
《五官儿歌2》:
两个眼睛看四方
两个耳朵听声响
一个鼻子闻花香
一张嘴巴喝热汤
两片嘴唇亲爸妈
撅起小嘴像这样
两个脸蛋胖嘟嘟
它们都在我脸上
游戏提醒
宝宝认识身体部位的顺序是:最先认识眼、耳、口、鼻、手、脚,然后认识肚子、屁股,最后才认识脖子、肩膀、膝盖等。
益智拓展
现在的宝宝除了能识别五官之外,许多部位如肚脐眼、胳肢窝、耳朵眼、手指甲等都认识,因此妈妈教宝宝的时候,可以范围广些。或者让宝宝自己去指认识的部位和想知道的部位,使他记得更多。
认识图画
培养技能:
教宝宝学看图画认识实物,为宝宝及早认识实物作准备。
游戏准备:
方法步骤:
1.墙上挂一些水果图片(香蕉、苹果、葡萄、西瓜、橘子)。
2.妈妈竖抱着宝宝,走进挂图让宝宝观看这些图片,妈妈指着其中某一种水果,说出水果的名称,让宝宝学着用手去拍一下那种水果图片。
3.等到宝宝逐一认出墙上的挂图时,妈妈可以用以上水果的实物给宝宝分别指认。指认时妈妈最好用语言描述水果的颜色、味道、大小等特征,这样多次重复让宝宝建立起对常见水果的认知和感知。
游戏提醒
1.宝宝学会选择并准确指认的图画后要经常温习,如果过几天不温习,宝宝思维中的这种联系就会消失。
2.最好选用与实物接近的图,不要选择卡通童趣的图。
益智拓展
以上的游戏也可以这样玩:
1.妈妈抱着宝宝坐在大床上,将家人的照片(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宝宝)排列在宝宝面前。
2.先让宝宝仔细看看这些照片。
3.妈妈试着将奶奶的照片指认给宝宝看,并说:“这是奶奶”。
4.按照以上的操作,妈妈逐一教宝宝指认爷爷、爸爸、妈妈、宝宝的照片。
5.这样操作几次,宝宝很快就能建立感知,见到家人就会想到是谁。
小鼓手
培养技能:
首先训练听力,其次通过学习用小棒跟随音乐敲小鼓,培养节奏感和协调性。
游戏准备:
小木勺、奶粉盒、乐曲。
方法步骤:
1.奶粉盒的开口封起来,做成一个鼓,再给宝宝一把小木匙当鼓棒。
2.妈妈敲打这个新做的“小鼓”,使之发出响亮的声音,教宝宝学着用手或用小木勺去敲打。
3.等宝宝能够熟练“敲小鼓”的时候,继续玩这个游戏,只是这时候要配上节奏感强的乐曲,这样宝宝可以按节拍同妈妈一起敲打。
游戏提醒
小心不要让宝宝用“鼓棒”打到自己或别人。
益智拓展
宝宝练习敲小鼓,能发展手的技巧。这是因为宝宝要用手或小棍敲中鼓面才能发出声音。宝宝通过听音可以纠正自己打鼓的技巧,使手、眼、耳互相协调而使技巧进步。每种乐器要求不同的敲击技巧,宝宝从玩具的玩法中练习手的技巧,并用眼和耳促进手技巧进步。
拿勺子盛食物
培养技能:
练习自己吃饭。
游戏准备:
勺子、小珠子、红枣、小玩具。
方法步骤:
1.妈妈在教宝宝使用勺子之前,可以平时先拿几把勺子让宝宝玩,也可以让宝宝拿一个不用的勺子舀珠子、红枣等小玩具,让他慢慢学会正确握勺子、使用勺子的本领。
2.妈妈多鼓励宝宝自己动手吃东西,自己拿东西吃能用手把食物拿稳,为自己拿勺子吃饭作准备。
3.刚开始妈妈可以准备两把勺子,一把让宝宝持勺子学吃,另一把妈妈用来给宝宝喂饭,这样就不怕宝宝饿着,也为他以后自己吃饭打好基础。
游戏提醒
1.一开始宝宝拿勺子是不分左右手的,这时候妈妈不要迫使他纠正,而且并用双手也有助于发育宝宝的左右大脑。
2.教会宝宝用勺子自己吃饭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宝宝在餐桌上也许会有一些如敲勺子、把东西丢进汤盆里等行为,妈妈不必为此而训斥宝宝。
益智拓展
如何知道自家宝宝何时想学习自己拿勺子吃饭呢?当以下现象发生时,妈妈就可以教宝宝学吃饭了:1.宝宝吃饭的时候喜欢手里抓着饭。
2.已经会用杯子喝水了。
3.当勺子里的饭快掉下来的时候,宝宝会主动去舔勺子。
模仿称呼妈妈
培养技能:
让宝宝练习发音和说话,通过模仿妈妈发音,练习称呼妈妈。
游戏准备:
香蕉。
方法步骤:
1.爸爸下班回家时见到宝宝时,妈妈用夸张的口型说“爸—爸”,示意宝宝叫“爸爸”。
2.宝宝会注意地学着说“爸爸”,爸爸要马上将宝宝举起来,以后宝宝会在父亲回家时叫“爸爸”。
3.妈妈准备给宝宝喂奶时让宝宝叫“妈妈”,或者妈妈拿着香蕉让宝宝叫“妈妈”,宝宝想吃香蕉就会叫“妈妈”。
4.以上的游戏只要宝宝叫过一两次,以后就逐渐会见人称呼了。
游戏提醒
1.用夸张的口型鼓励宝宝模仿是很重要的。宝宝喜欢模仿,如同做口部的游戏那样,越练习咽喉肌肉协调越好,对发音和说话很有帮助。
2.一开始宝宝偶然学会叫一次,可能下次他就不再配合叫了,要过几天才能再叫,妈妈一定不要太心急。
益智拓展
宝宝学会称呼父母是一件让人十分欣慰的事,但是称呼父母的早和晚与智力并不相关。有些宝宝说话早些,有一些会晚些;男孩会比女孩说话晚,因为男孩的口和喉发音的肌肉发育晚一些。宝宝懂话在先,开口在后,只要宝宝会认人和认物,听懂妈妈的意思就行。
上上下下
培养技能:
锻炼宝宝膝盖弯曲伸直,训练宝宝掌握高空平衡控制能力,同时培养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准备:
小凳子、有趣的玩具。
方法步骤:
1.宝宝面前放一个高10厘米高的小凳子,小凳子另一方地板上放一个宝宝喜欢的小玩具。
2.妈妈牵着宝宝的手,让宝宝抬高脚跨上去,协助宝宝在凳子上站好后,再让宝宝迈下来。
3.由于前方玩具的吸引,促使宝宝想要学习迈下凳子去找玩具。
4.妈妈拉着宝宝的双手让宝宝一只脚先下来,再另一只脚。
5.也可以将数个凳子按一定距离排成一行,让宝宝一上一下。
游戏提醒
1.不练习楼梯爬行时,楼梯的顶端和底部随时都要围着安全护栏。
2.宝宝一般都是先学会上,后学会下。当宝宝爬到楼梯最上面,再教宝宝下来的方法。由于宝宝还不知道怎么转身,所以你必须教他如何伸出脚,并在他每往下爬一级台阶时教他放轻松。
益智拓展
牵着宝宝的手上台阶,如果有扶栏可让宝宝自己一只手扶栏学着上。
初学时,宝宝先迈上一级,双腿在台阶上站稳之后再迈步上第二级。许多牵手学走的宝宝还未会走就已学着上台阶。住楼房的小宝宝每天都有机会练习,妈妈千万别忘记在宝宝上台阶时替他数数,一级、二级、三级,一直数到上平台,再从头数。宝宝一面学上台阶时一面学数数。
取和放
培养技能:
通过练习食指和拇指捏取细小物件,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和小肌肉运动能力。
游戏准备:
小碗、葡萄干少许。
方法步骤:
1.将少许葡萄干装在小碗里。
2.妈妈先捡一粒放在嘴里咀嚼,说“真甜”,宝宝就会去捡。
3.一开始宝宝可能会用手掌一粒也抓不着,这时候妈妈要再次示范给宝宝看,鼓励宝宝用拇指和食指去捏,宝宝就会学着妈妈的样子用食指和拇指去捏取。
4.刚开始宝宝可能会一把抓,遇到这种情况妈妈要细心示范,当宝宝能捏起来时,要给予鼓励。
游戏提醒
1.照看好宝宝,谨防宝宝拿起葡萄干放入嘴里。
2.之所以让宝宝学习去抓捏葡萄干,是因为葡萄干小而软,不易滚动,宝宝捏起来难度适中。
益智拓展
通常,宝宝从出生后3个月练习够取,到第5个月才能学会,有准确目的地松手也要从出生后8个月练习,到第10个月才能学会。
这就是说,虽然早期宝宝学会抓挠的动作,或者会屈伸5个手指,但是他还不能准确有目的地松手,即是眼与手还未协调,因此这时期练习捏葡萄干就能锻炼宝宝眼手协调能力。
纸箱游戏
培养技能:
扶物站立、横跨迈步,识别不同种类的图片,同时识别和记忆图片的排列顺序。
游戏准备:
大纸箱、胶水、图片(动物、植物、水果、汽车各一张)方法步骤:
1.妈妈准备一个45~50厘米高的大纸箱,将纸箱的四个面分别贴上动物、植物、水果、汽车图片各一张。
2.妈妈引导宝宝爬近纸箱,让宝宝用手扶着纸箱站起来迈步。妈妈可以指着其中一幅图,告诉他“这是汽车,它会嘀嘀地叫”,让宝宝认识图上的汽车。
3.等宝宝认出汽车图片以后,妈妈牵着宝宝绕过纸箱迈步,走到离开小汽车的另一面,妈妈问“小汽车呢?”看看宝宝是否能绕回纸箱找到小汽车图。
4.等到宝宝学会指认每幅图以后,妈妈随便问到哪一幅图画,宝宝都会快捷地迈步去找,将图画指出。
游戏提醒
图片的内容最好是不同种类,因为如果内容有较大差别能帮助宝宝更容易鉴别,如一幅幅不同的内容,有猫、小汽车、花、大苹果或一个小姐姐。
益智拓展
这是认物与运动结合的游戏。这个游戏练习过几次之后,宝宝还会记住它们排列的顺序,如知道猫的图片后边是小汽车,宝宝先找到猫再翻过去就找到小汽车了。宝宝开始锻炼顺序记忆能力。
本月智能开发效果测评
第六节 9个月宝宝智能开发效果测评1.按大人吩咐拿玩具:
A.5种(15分) B.4种(12分) C.3种(9分) D.2种(6分)以12分为合格
2.认识身体部位:
A.3处(12分) B.2处(8分) C.1处(4分) D.不会(0分)以8分为合格
3.揭纸取到玩具:
A.揭开再盖上玩(7分)
B.揭开取到玩具(5分)
C.找不着(0分)
以5分为合格
4.用食指按电视机、录音机、电灯、收音机等开关:A.5种(14分) B.4种(12分)
C.3种(10分) D.2种(8分) E.1种(4分)以10分为合格
5.称呼:
A.见父叫爸见母叫妈(15分)
B.叫爸妈中一人(10分)
C.无人时乱叫(5分)
以10分为合格
6.用姿势表示再见、谢谢、鼓掌、亲亲、虫虫飞、蝴蝶飞或其他:A.5种(15分) B.4种(12分)
C.3种(9分) D.2种(6分) E.1种(3分)以12分为合格
7.会给娃娃服务:
A.盖被(5分) B.拍它睡觉(3分)C.抱娃娃哄它勿哭(2分) D.不喜欢它,扔掉或摔它(1分)以5分为合格
8.懂得害羞:
A.当别人谈到自己时藏到妈妈身后(8分)B.躲到妈妈怀中(5分)
C.不理会别人谈话(0分)
以8分为合格
9.会拿勺子:
A.凹面向上盛到食物(10分) B.凸面向上盛不到食物(5分)C.拿勺子乱搅不盛食物(2分)
以10分为合格
10.大人帮助衣服时:
A.伸手和头配合(10分) B.会伸手(5分) C.不配合(0分)以10分为合格
11.学爬:
A.手膝爬行(10分) B.手腹匍行(5分)C.俯卧打转(3分) D.俯卧不动(0分)以10分为合格
12.扶起站立:
A.横行跨步(10分)
B.扶站不稳(5分)
C.不能从爬行扶起站立(2分)
以10分为合格
结果分析
1、2题测认知能力,应得20分;
3、4题测精细动作,应得15分;
5、6题测语言能力,应得22分;
7、8题测社交能力,应得13分;
9、10题测自理能力,应得20分;
11、12题测大肌肉运动,应得20分。
共计可得110分。总分在90~110分之间为正常,120分以上为优秀,70分以下为暂时落后。哪道题在及格以下,可先复习上月相应试题,通过后再练习本月的题。哪道题在A以上,可跨月练习下月同组的试题,使优点更加突出。
有关0-1岁聪明宝宝左脑右脑大开发的文章
当宝宝发出语音时,爸爸妈妈要积极作出反应。最好能用手指着自己对宝宝说:“我就是宝宝的妈妈。”这个阶段,宝宝处在“发现”阶段。训练宝宝听声辨人。宝宝在爸爸怀中听说“妈妈”时马上朝妈妈看,并且要妈妈抱,可以训练宝宝的观察力、注意力。6个月后的宝宝特别害怕陌生人。宝宝见到生人就会马上躲到妈妈怀里,但是宝宝仍会好奇地对生人进行观察。保姆来时宝宝害怕,但又好奇,常常在妈妈身后探头偷看保姆。......
2023-08-16
在这个月内,摩罗反射及踏步反射将逐渐消失。开始学着吸吮大拇指:婴儿吸吮手指,是这个时期婴儿具备的运动能力,妈妈不要制止。父母分别坐在宝宝的两侧,当爸爸叫宝宝或同宝宝说话时,宝宝会看着爸爸。对宝宝发出的声音,给予不同的反应。60天时宝宝不能打中吊起来的玩具,经过练习,到85天前后,宝宝由偶然能打中玩具发展到能经常打中玩具,说明宝宝手眼协调能力有了进步。“抢”宝宝的东西。经常给宝宝说儿歌。......
2023-08-16
40天左右,当大人同宝宝讲话时,宝宝有时会发出“咿呀”声来同大人对话。有时大人讲话时宝宝发不出声音,等大人走后,宝宝自己躺在床上“咿呀”地大声叫唤,似乎想把大人叫回来。将哗铃棒放入宝宝的手心,宝宝会马上抓住小棒,大人用手握住宝宝的小手,帮助他坚持握紧的动作,也可以让宝宝学习抓住家长的手指。训练宝宝主动抓握。这可以促进宝宝手部感知觉的发育。妈妈将食指或拨浪鼓柄塞入宝宝手中使其握住,并能留握片刻。......
2023-08-16
语言发育出生3个月以后,婴儿慢慢会用微笑谈话,会发出“啊、噢、哦”的元音了。给宝宝做元音发音口型,让宝宝模仿爸爸妈妈说话。能够区分男声和女声:到了这个月,宝宝已经能够分辨出是妈妈在说话,还是爸爸在说话,能够区分男声和女声了。抱着宝宝坐在镜子对面,让宝宝面向镜子,然后轻敲玻璃,吸引宝宝注意镜子中自己的影像,他能明确地注视自己的身影,对着镜中的自己微笑并与他“说话”。......
2023-08-16
左右脑智能发育状况:随着音乐摇晃身体第一节 本月婴儿智能发育状况运动“坐起”是宝宝这个月将接受的一个重大转变。看到什么东西,都会主动有意识地去摸一摸,通过触觉来探索外在世界。妈妈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宝宝看到的东西,能够让宝宝摸的,都尽量让宝宝摸一摸,让宝宝建立视觉和触觉的联系和协调。语言发育4个月以后,婴儿进入了连续音节阶段。此时的宝宝是一个快乐的、令人喜爱的小人儿。......
2023-08-16
视觉发育这个月的宝宝,开始会看镜子里的形象。认知状态此时的宝宝能够认识常见的人和物。专家提醒一定要把对宝宝可能有危害的物品放到安全地方。使宝宝的语言发育能更进一步。这可以促进宝宝的空间知觉的发展。继续9个月时的训练内容,能灵活地由站着到坐下,由坐着到俯卧后再拉物站起,并行走。鼓励宝宝自由活动,进行各种姿势多种体位的活动。训练宝宝的适应能力训练宝宝用食指表示1岁。......
2023-08-16
当你感到非常高兴时,他会觉得自己所说的具有某些意义,不久他就会利用“妈妈”的声音召唤你或者吸引你的注意。有了这样的基础,为时不久,孩子就能真正地喊爸爸妈妈了,最终他会在想进行交流时才说。能发出“大大、妈妈”等双唇音,能模仿咳嗽声、舌头“喀喀”声或咋舌声。视觉发育这个月龄的婴儿对看到的东西有了直观思维能力,如看到奶瓶就会与吃奶联系起来,看到妈妈端着饭碗过来,就知道妈妈要喂他吃饭了。......
2023-08-16
在第一个月内,婴儿的手大部分时间紧握成拳,手指运动非常有限,但他可以屈伸手臂,将手放到眼睛看得见的范围或口中。并观察宝宝的反应。赞扬宝宝的发音。大人将手指放在宝宝手心,或将玩具放在宝宝手心,宝宝会马上握紧。每个宝宝的握力不同,不过能将放入手心的物握紧是所有婴儿从出生起就有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能力。......
2023-08-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