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0-1岁宝宝学习吸吮大拇指,聪明左脑右脑大开发

0-1岁宝宝学习吸吮大拇指,聪明左脑右脑大开发

【摘要】:在这个月内,摩罗反射及踏步反射将逐渐消失。开始学着吸吮大拇指:婴儿吸吮手指,是这个时期婴儿具备的运动能力,妈妈不要制止。父母分别坐在宝宝的两侧,当爸爸叫宝宝或同宝宝说话时,宝宝会看着爸爸。对宝宝发出的声音,给予不同的反应。60天时宝宝不能打中吊起来的玩具,经过练习,到85天前后,宝宝由偶然能打中玩具发展到能经常打中玩具,说明宝宝手眼协调能力有了进步。“抢”宝宝的东西。经常给宝宝说儿歌。

左右脑智能发育状况:

会用“微笑”与你谈话

第一节 本月婴儿智能发育状况

运动

把头抬得很高:当宝宝俯卧位时,不但会把头抬起,而且会抬得很高,可以离开床面成45度角以上。

靠上身和上肢的力量翻身:往往是仅把头和上身翻过去,而臀部以下还是仰卧位的姿势。这时如果妈妈在宝宝的臀部稍稍给些推力,或移动宝宝的一侧大腿,宝宝会很容易把全身翻过去。

在这个月内,摩罗反射及踏步反射将逐渐消失。孩子曾有过的大部分反射都将在2~3个月达到高峰并开始消失。反射消失后,他可能暂时缺乏活动,但他的动作将更加细致,而且有目的,将稳定地朝成熟的方向发展。

身体技能

这个月随着握持反射的消失,孩子开始出现无意识的抓握,这就标志着手的动作开始发育了。手的动作发育也称之为精细动作的发育。

用手够东西:常常够不到,显得笨拙。并能把手中的玩具紧紧握住,尝试着放到嘴里。一旦放到嘴里,就会像吸吮乳头那样吸吮玩具,而不是啃玩具。

开始学着吸吮大拇指:婴儿吸吮手指,是这个时期婴儿具备的运动能力,妈妈不要制止。

语言发育

两三个月是婴儿简单发音阶段。婴儿出生后第一声啼哭,就是最早的发音,满月后的哭就是在和别人交流了,但都属于“说”的消极状态。到了这个月,婴儿开始有了积极要“说”的表示,妈妈可以听到婴儿舒服、高兴时的发音,如“啊、哦、噢”等。婴儿越高兴,发音就越多。给宝宝创造舒适的环境,宝宝就会不断练习发音,这是语言学习的开始。语言的发育不是孤立的,听、看、闻、摸、运动等能力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要综合训练宝宝说话的能力。

视觉发育

此时孩子的视觉会出现戏剧性的变化,这时孩子的眼睛更加协调,两只眼睛可以同时运动并聚焦。这么大的孩子就已经认识奶瓶了,一看到大人拿着它就知道给自己吃饭或喝水,会非常安静地等待着。在宝宝卧床的上方距离眼睛20~30厘米处,挂上2~3种色彩鲜艳,最好是纯正的红、绿、蓝色玩具,如环、铃或球类。在婴儿面前触动或摇摆这些玩具,以引起他的兴趣。在婴儿集中注视后,将玩具边摇边移动(水平方向180度,垂直方向90度),使婴儿的视线追随玩具移动的方向。

认知状态

视线转移:母亲在床右侧同宝宝讲话,父亲突然出现在床左侧并且鼓掌,宝宝会马上将视线转移去看父亲。也可用滚动的球从桌子一侧滚到另一侧抱着孩子观看,这时宝宝可以追视达180°。宝宝最喜欢观看快跑的汽车、会飞的鸟儿、会跑的猫……经常让宝宝到户外观察活动的物体,能扩大其认知能力。

亲近母亲:母亲走来时,宝宝显出快乐和急于亲近的表情,有时还会呼叫,手舞足蹈。只有经常和宝宝逗乐的父亲才能引起宝宝这种亲切的激情。亲近母亲是宝宝到3个月时出现的情感,到6~7个月时就越来越明显,以致拒绝生人到“怯生”的程度。

情感和社交发育

到第3个月末时,孩子可能已经会用“微笑”谈话,有时他会通过有目的的微笑与你进行“交谈”,并且用笑引起你的注意。在其他时间,他会躺着等待,观察你的反应直到你开始微笑,然后他也以喜悦的笑容作为回应。他的整个身体将参与这种对话,他的手张开,一只或两只手臂上举,而且上下肢可以随你说话的音调进行有节奏地运动。他也模仿你的面部运动,你说话时他会张开嘴巴,并睁开眼睛,如果你伸出舌头,他也会做同样的动作。

专家提醒

在宝宝的小床边容易够取的位置,挂上几件漂亮而结实的小玩具,鼓励宝宝去够取和击打。放些优美、轻柔、明快的乐曲给宝宝听,还可以模仿他的发音并示以欢笑和赞许,都会让宝宝心情愉快,促进宝宝情感和智力的发育。试着让宝宝练习侧卧,侧身躺一会儿,再推动他俯卧姿势,时间不要太长。

开发宝宝的左脑:

为宝宝提供一个音乐环境

第二节 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

分辨音高。父母分别坐在宝宝的两侧,当爸爸叫宝宝或同宝宝说话时,宝宝会看着爸爸。妈妈插话,宝宝能分出男女声音的不同,知道爸爸的声音低,妈妈的声音高。

和宝宝玩拨浪鼓。拿一个拨浪鼓,在距离宝宝前方30厘米处摇动,当宝宝注意到鼓响时,对宝宝说:“宝宝,看拨浪鼓在这儿!”宝宝的眼睛盯着鼓,张开手想抓鼓。休息片刻,在宝宝的后方,让宝宝看不到妈妈的脸,拿这个拨浪鼓摇动,稍停一会儿再问:“拨浪鼓在哪里呢?”再分别将拨浪鼓慢慢移到宝宝能看到的左、右方摇动,注意观察宝宝的眼、耳和手的动作,看宝宝对声源方向的反应。

对宝宝发出的声音,给予不同的反应。家长对宝宝发出的声音,给予不同的反应,如亲切和蔼的言语、命令式的声音及激动的喊叫等,并使宝宝能对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回应。听到快乐的声音,会笑出声音作答;听到妈妈伤心的哭泣声,会用小脸贴在妈妈的脸上表示安慰;听到大人生气发火时,脸上会有害怕的表情,甚至哭起来。

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

引导宝宝握持。60天时,宝宝握着的带响的玩具一会儿就会滑下来。

大人可以握着宝宝的小手,同他一起握紧玩具,并且摇出声音,让宝宝高兴。经过练习,宝宝握住玩具的时间会逐渐延长,而且不久就会挥动小手企图打响玩具。

悬挂玩具。60天时宝宝不能打中吊起来的玩具,经过练习,到85天前后,宝宝由偶然能打中玩具发展到能经常打中玩具,说明宝宝手眼协调能力有了进步。但要注意,游戏完毕应马上把吊起来的玩具收走,免得宝宝用眼凝视近物,而造成内斜视。

“抢”宝宝的东西。在宝宝能够较久地握持物体后,家长要试着轻轻地“抢”宝宝手中的物体,以促使宝宝用力握,训练宝宝手的力量,为以后的动作发展打基础。但要注意抢的动作要轻、慢,不要过猛、过急,以免伤到宝宝。

训练宝宝的触觉

宝宝2~3个月时,手就有了抚摸动作,经常抚摸被褥、亲人、玩具,偶尔碰到什么东西就抓住不放,这时手的动作还不受意识支配,眼和手还不能配合,手的动作没有方向和目标。这一阶段可有意识地拉他的手,让他摸摸妈妈的手、脸、衣服或玩具等。

训练宝宝的听觉能力

听音乐。在宝宝清醒的时候,要给宝宝提供一个音乐环境,经常播放一些舒畅、美好、愉快、优美的音乐和歌曲。可结合宝宝的生活起居(入睡前、吃奶等)放些相适应的音乐,可发展宝宝听觉,激发宝宝愉快的情绪。

经常给宝宝说儿歌。如念“小耳朵,灵灵灵,样样声音听得清”,“小嘴巴,用处大,吃饭唱歌全靠它”和“布娃娃,我爱她,抱着娃娃笑哈哈”等。

开发宝宝的右脑:

坚持给宝宝做被动操

第三节 训练宝宝的大动作能力

俯卧抬头练习。让宝宝俯卧时看到玩具或听到声音,能用肘支撑上身,使身体与床成45度。宝宝能灵活地转动身体去观看一些新鲜事物,渐渐扩大认知范围。

翻身练习。80天后宝宝会自己使劲翻身了。宝宝仰卧时,父母将玩具放在宝宝右侧逗引,宝宝想够取玩具必须自己翻身,这时大人可帮助宝宝进行翻身练习。将宝宝放置于硬板床上,取仰卧位,把宝宝左腿放在右腿上,妈妈以左手握宝宝左手,使宝宝产生翻身动作。以右手指轻轻刺激宝宝背部,使宝宝主动向右翻身,翻至侧卧位。进一步至俯卧位。每日数次,3个月末宝宝就会自己翻身了。

四肢运动。每天坚持做宝宝被动操,每日数次。培养宝宝四肢的协调性。

训练宝宝的适应能力

视线转移训练。让宝宝的视线从一个人(或物)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物)上,或者在宝宝注视一个物体或人脸时,让其迅速移开,用声音或动作吸引宝宝视线转移。应经常让宝宝到户外观察活动的物体,训练宝宝的视觉功能,从而提高其适应能力。

训练该动哪一个肢体。用松紧带在床栏上吊响铃,另一头拴在宝宝的任意一个手腕上。家长先动松紧带使响铃发出声音,开始宝宝会全身使劲摇动松紧带使铃作响,以后他学会只动一个手腕就将铃摇响。过1~2天,松紧带可拴在宝宝任意一只脚踝上,宝宝经过多次尝试也能让一个脚踝动就使铃发出声响。这个办法可以促进宝宝对声音的感知觉,使宝宝学会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只是要注意,当家长离开宝宝床铺时,一定要解开拴住的松紧带,以免宝宝在活动时将绳子缠住肢体而妨碍血液循环。

训练宝宝的嗅觉能力。3个月宝宝嗅觉训练可以锻炼宝宝的嗅觉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来不断地提高嗅觉能力,使得他们有很好的感知觉来认识新世界。让宝宝嗅各种菜的香味,并且亲切地和他说话,“好味道呀”、“好闻吗”等,同时注意观察宝宝的表情变化。还可根据季节选择新鲜的香蕉西瓜、橘子之类香味较浓的水果

训练宝宝的社交行为能力

逗宝宝笑。在宝宝情绪愉快时,家长可用愉快的口气和表情,或用玩具让他发出“呃”、“啊”声,或“咯咯”的笑声。一旦逗引宝宝主动发声,妈妈就要富有感情地称赞他,亲热地抚摸他,以示鼓励,并与他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话”,诱导宝宝出声搭话。能让宝宝感受到温暖、关爱,培养宝宝愉快的情绪。

多与宝宝说话。多到宝宝跟前说话或引逗,让他高兴、愉快;或站在他面前,先看看他是否有兴奋得手脚乱动、发笑等反应,若无反应,则要做各种动作引逗他发笑。逗引发笑能培养宝宝愉快的情绪,促进宝宝社交能力发展。

带宝宝出去看看。把宝宝的婴儿车底座调整到一定角度,让宝宝斜靠在座椅中,这样可以使宝宝的视野开阔许多,能够观察到房间里周围的景物和发生的事情,有利于促进宝宝社交能力发展。但过一会儿就应该让宝宝躺下休息片刻。

第四节 为宝宝左右脑开发提供最佳喂养方式:给宝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继续提倡母乳喂养

宝宝最好选择母乳喂养

这个阶段继续提倡母乳喂养,如果母乳量足,仍可坚持,不必添加其他配方奶。如果母乳确实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不足的部分可先进行混合喂养,这样有利于母乳的继续分泌;如果根本没有母乳或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可以实行人工喂养。

保证宝宝营养摄入充足

宝宝的第3个月,是脑细胞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胎儿期第10~18周),也是身体各个方面发育生长的高峰期。这个时期,母乳对于宝宝来说太重要了,因此,爸爸妈妈要尽可能地给宝宝多吃母乳,不但要注意宝宝的吃奶量,而且还要注意母乳的质量。为使宝宝有足够的营养,妈妈必须保证营养的摄入量,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这样才能有既营养又充沛的奶汁。

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宝宝对维生素的摄取有两个途径,一是来自母乳;二是为宝宝添加维生素制剂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像果汁、菜汁等。因此,用母乳喂养宝宝的妈妈们,一定要注意营养,为自己,也为宝宝摄取足够的维生素。

保证妈妈的营养需求。为使吃母乳的宝宝能够摄取足够的维生素,首先,妈妈吃的主食不一定要精米白面,应粗细粮搭配,以增加乳汁中的维生素B。其次,妈妈每天喝一定量的牛奶,无论对下奶或是提高奶的质量都有好处。还有,妈妈应多吃菜,多吃蛋白质、钙、磷、铁含量多的食品,比如鸡蛋、瘦肉、鱼、豆制品等,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各种蔬菜,比如青菜、菠菜胡萝卜等。另外,菜汤能够使乳汁量又多营养又好,妈妈应多喝些肉汤,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等。另外,妈妈要杜绝烟、酒、麻辣烫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在营养丰富的前提下,为了保证乳汁的分泌,妈妈还需要有规律地生活,睡眠要充足,情绪要饱满,心情要愉快。这样一来,宝宝的饮食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维生素。妈妈们如果用牛奶或配方奶喂养宝宝,也要及时给宝宝添加维生素制剂以及含维生素的食物,像果汁、菜汁等。维生素制剂,比如鱼肝油(浓缩维生素A、维生素D滴剂)等。用菜汁喂宝宝时,妈妈要选用新嫩绿色的菜叶而不是选用嫩菜心来煮水喂宝宝。

促进宝宝智力发育的脂肪

脂肪是供给热能的物质,是生物体重要的能量贮存形式和能量提供者,可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和神经纤维髓鞘的形成,并保证它们的良好功能。富含脂肪的补脑食物有芝麻、核桃仁及其他坚果类食品。其中,核桃仁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锌等微量元素,特别是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极为有益。

磷脂是构成脑细胞、脑神经、血小板的重要成分,也是人体其他组织细胞、神经形成及发育的重要原料。富含磷脂的食物如大豆,可增加大脑中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提高大脑的记忆和接受能力。

在喂养宝宝时,最好选用植物性脂肪,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因为植物性脂肪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宝宝神经发育、髓鞘形成所必需的物质。喂养时也要控制好宝宝的脂肪摄入量,如果宝宝食用过量脂肪,一方面会影响钙的吸收,另一方面也会因多余的热量不能及时地代谢转化成能量消耗出去而使宝宝发胖,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不利。

给宝宝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其实母乳中就富含充足的钙,母乳喂养的宝宝通常情况下无需再另外补钙了,但是由于我国许多孕妇及乳母自身就缺钙,所以父母们也可以适量地给宝宝补充一些钙剂和维生素D。

父母在给宝宝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避免含磷钙剂

由于食物和水源的影响,我国大部分人的磷摄入量都大大超标。体内磷过多的话,就会与钙结成不溶于水的磷酸钙,然后排出体外,导致钙的流失。因此父母在选购补钙产品时要看清钙剂的成分,务必注意不要选含磷的钙剂。

食物少盐,有利于钙的吸收

盐的主要成分是钠,钠摄入量过高时就会减少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妈妈在给宝宝喂米糊、米粉之类食品的时候应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钙与奶制品不可同服

有些宝宝不爱吃钙片,妈妈就把钙片加入牛奶中,以为这样就能达到喂食和补钙的双重效果。其实,奶和钙很容易结合形成凝块,使钙不易被人体吸收,还容易造成宝宝的消化不良。补钙的最好时间是在宝宝吃奶后2小时左右,因为这个时候宝宝胃内的食物大部分已经排空了,对钙的吸收效果会很好。

总之,补钙应以碳酸钙为佳,吃配方奶的宝宝补钙要慎重。

可以通过给宝宝添加鱼肝油来补充维生素D,人工喂养的宝宝和早产儿在出生后两周就可以开始补充鱼肝油了。

混合喂养的注意事项

妈妈在分娩之后,如果经过努力仍然无法保证有足够的母乳喂养婴儿,或者因为妈妈存在某些特殊情况暂时不允许母乳喂养时,可以选择一些适当的代乳品加以补充,例如婴儿奶粉等。这种仍然保留母乳喂养,同时附加一些代乳品的喂养方法,我们称为混合喂养。

在混合喂养婴儿时,妈妈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每次哺乳时,先喂母乳,再添加其他乳品以补充不足部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母乳分泌,让宝宝吃到尽可能多的母乳。

第二,添加牛奶时,不要放过多的糖。婴儿和成人一样,也会喜欢甜味,牛奶很甜婴儿会贪吃,随后便不想再吃不那么甜的母乳,有的婴儿吃加糖的牛奶后,喂他母乳时会扭过脸去不吃,却大声哭闹着表示饿,表示想吃甜食

如果婴儿已养成这种习惯,可先饿他一阵到他实在饿得不行时,再给他喂母乳,以这种方法把他的饮食口味改过来。

第三,严格按照奶粉包装上的说明为宝宝调制奶液,不要随意增减量或增减浓度。

第四,给这个月内的宝宝喂鲜牛奶,不要量过大、过于浓稠,不要使婴儿摄入过饱。牛奶、奶糊等过稠,会使婴儿长时间不饿,这也会影响到婴儿摄入母乳的量,减少母乳的分泌。应根据浓度加适量水稀释,以大便正常、无奶瓣为正常;

第五,混合喂养的宝宝,应该在两餐之间适当地补充水。

奶粉不适合宝宝怎么办

据专家介绍,新父母必须在心里有这样一个基本的意识:婴儿是不适合频繁转奶的。由于孩子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充分,对于不同食物的消化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因此,家长万不可让孩子频繁转奶。有的家长以为转奶就是在不同牌子的奶粉间互相转换,其实相同的牌子,不同阶段之间的奶粉,或同一牌子,相同阶段,但不同产地的奶粉的变化也都属转奶,家长需要特别小心。

转奶不适有何症状

如果家长认为宝宝不适合喝之前牌子的奶粉,也可以考虑转换品牌,但要明确转奶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那么如何确定宝宝是否转奶成功了呢?转奶不适会表现出什么症状呢?

据了解,宝宝出现转奶不适通常会出现以下几个表现:拉肚子、不爱吃奶、呕吐、便秘、哭闹、过敏等等。其中拉肚子最为严重,而过敏则表现为皮肤痒,出红疹,家长要边给孩子转奶边观察孩子的适应状况。

转奶的原则和方法

专家提醒家长:给宝宝转奶最忌频繁。“每种配方奶都有相对应的阶段奶粉,因为宝宝的肠胃和消化系统没有发育好,而各种奶粉配方不一样,如果换了另外一种奶粉,宝宝又要去重新适应,这样容易引起宝宝拉肚子。”转奶要循序渐进,不要过于心急,整个过程可历时一至两个星期,要让宝宝有个适应的过程。家长要注意观察,如果宝宝没有不良反应,才可以适量增加,如果不能适应,就要缓慢改变。

此外,转奶应在宝宝健康情况正常时进行,没有腹泻、发烧、感冒等,接种疫苗期间也最好不要转奶。

转奶的方法是“新旧混合”:家长要将预备替换的奶粉和宝宝先前饮用的奶粉在转奶时掺和饮用,尽可能在原先使用的奶粉中适当添加新的奶粉,开始可以量少一点,慢慢适当增加比例,直到完全更换。比如:先在老的奶粉里添加1/3的新奶粉,这样吃了两三天没什么不适后,再老的、新的奶粉各1/2吃两三天,之后老的1/3、新的2/3吃两三天,最后过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取代老的奶粉。

适合宝宝左右脑开发的游

戏:扭扭虫

第五节 蹬踢小球

培养技能:

锻炼下肢肌肉,使宝宝下肢活动幅度加大;由下肢运动还可以扩大到四肢和全身运动,促进宝宝肌肉发育和新陈代谢。

游戏准备:

小塑料球。

方法步骤:

1.宝宝仰卧,让他蹬踢吊在上方的大彩球或吹满气、内有小铃铛的大塑料袋。

2.宝宝很喜欢活动双腿,当他蹬到大彩球并看到球在跳动,或蹬踢吹气的塑料袋并听到铃铛响时会很兴奋,更努力蹬踢。宝宝在蹬动时屈伸膝盖,双腿上举或随球而动,会使宝宝兴奋、快乐。

游戏提醒

妈妈可以帮宝宝穿上袜子,再带宝宝踢球或蹬球。

益智拓展

游戏还可以这样玩:妈妈坐在地垫上,让宝宝面对妈妈坐在妈妈的双脚上,妈妈利用膝关节的一伸一屈,让宝宝感受到一上一下,在伸屈膝关节时还可以适当地抖动,使宝宝有坐跳的感觉。

妈妈还可以一边跟宝宝做动作,一般配合宝宝的表情,有节奏地念儿歌:“坐坐跳跳宝宝笑笑,坐坐跳跳宝宝笑笑。”活动可以安定宝宝的情绪,同时可增加亲子感情。

翻身90度

培养技能:

培养宝宝掌握方向感和移动能力。

游戏准备:

柔软的毯子或毛巾、地毯、玩具。

方法步骤:

1.在柔软的地毯上铺上一块柔软的毯子或毛巾。

2.让宝宝仰躺在毯子上,先仰卧,妈妈手里拿着玩具或者镜子。

3.站在宝宝的左侧面,先用玩具或者用声音逗引,还可用镜子吸引宝宝转过来,如果身体不会侧转,妈妈可帮他把右腿搭到左腿上。

4.将宝宝的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做上举状。妈妈一只手扶着宝宝胸部的小手,另一只手放在宝宝背部,帮助宝宝从仰卧转为侧卧,再转为俯卧。

5.将胸部宝宝的小手向前,让宝宝两臂屈肘,手心向下,两臂距离稍比肩宽,支撑身体,用玩具引逗宝宝抬头。

6.宝宝翻过身的时候,要给予鼓励,表达妈妈的愉悦之情。

7.重复以上的动作直到宝宝感觉疲惫为止。

让宝宝侧卧本来是为了便于哺乳后胃内容物排空而采取的体位,后来宝宝自己把侧卧作为练习翻身的台阶,80天前后就学会了百天后才能学会的翻身。

游戏提醒

1.妈妈一定要缓慢地翻动宝宝,并且一只手搁在宝宝身上,以免宝宝翻得太快而受伤。

2.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可把宝宝的衣服和尿布全部脱掉,但要记得在手边放好尿布,以防他突然小便。

3.妈妈在宝宝俯卧时,可在宝宝的背部脊柱两侧从上到下轻轻抚摸,锻炼婴儿的颈部及背部的肌肉。

益智拓展

宝宝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学会完全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因此父母可以在他出生两个月后用这个游戏来协助宝宝学会控制自己。

宝宝会侧卧后,他会从侧卧翻到俯卧或者仰卧。最初宝宝这种翻身几乎是无意的,是由身体重心的偏移决定而不是宝宝自主的。到了4~6个月大的时候,宝宝就能很熟练地翻身了。

扭扭虫

培养技能:

肌肉控制能力和因果推理能力。

游戏准备:

铺着柔软地毯的地板、彩色玩具。

方法步骤:

1.让宝宝趴在柔软的地毯上。

2.距离宝宝头部10厘米的地方放一个彩色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

3.坐在宝宝后面,用你的腿或手贴紧他的脚掌,宝宝会用脚去推,从而使身体向前推进几厘米,靠向玩具。

4.移动玩具,并继续把手掌贴住宝宝的脚,让他在地板上向玩具前进。

游戏提醒

1.用一块板子或其他坚硬物体贴紧宝宝的脚掌。

2.这个游戏不要让宝宝移动得太快,也不要让他太靠近玩具。

益智拓展

当宝宝的脚踩到硬物表面时,他就会做出迈步的动作,这被称为“踏步反射”,你可以利用这种反射动作来帮宝宝练习爬行。

亲子按摩

培养技能:

对宝宝进行推拿按摩,能够与宝宝亲密接触,增进亲子感情;增强宝宝体质,强健胃口,化解宝宝食物积滞。

游戏准备:

无。

方法步骤:

妈妈可选择在每晚睡前一边和宝宝说话或讲故事,一边以轻柔的动作推拿按摩宝宝。

也可以选择在宝宝洗澡前,用手掌在宝宝身体两侧上下轻轻按摩一下,再让宝宝俯卧,在背部上下轻轻按摩一下。

还可以在宝宝吃完奶半小时后或是在洗浴完毕后进行。首先让宝宝平躺着,妈妈拉起宝宝的两只小手带动手臂,在其胸前拉平再弯曲,轻轻地做扩胸运动,反复十几次。然后,妈妈再攥住宝宝的一只小脚,向上推至弯曲再拉平,反复十几次,再换另一只小脚做同样的动作。如果边做边数着节拍,不但能增强宝宝的专注力,而且还能引起宝宝极大的兴趣。

游戏提醒

1.一开始可以尝试给宝宝推拿按摩3~5分钟,等到宝宝逐渐习惯妈妈的这种爱抚,可以适度延长时间,长时间坚持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2.按摩宝宝,对象一般是6岁以下的,但以3岁以内小儿推拿效果较好,3个月以内的婴儿效果最好。

益智拓展

不少父母都有这样的烦恼,宝宝胃口总是不好;身体瘦弱,稍有风吹草动就发烧感冒;补品吃了不少,可就是不管用。

有关专家建议:推拿按摩是一种十分理想的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

本月智能开发效果测评

第六节 3个月宝宝智能开发效果测评1.认母:

A.见到妈妈主动投怀(5分)

B.妈妈离开时哭叫(4分)

C.对谁都一个样(1分)

以5分为合格

2.追视红球:

A.头颈活动,上下左右环形追视(9分)B.会上下追视(6分)

C.会左右追视(3分)

D.小于60度左右追视,眼动头不动(1分)以9分为合格

3.眼看双手:

A.互相抓握玩耍,抓脸、衣服、被子(10分)B.手乱抓,眼看不着(6分)

C.手不会抓物(0分)

以10分为合格

4.牵铃的绳子套在一肢体上:

A.知道动哪一肢体使铃打响(12分)B.全身滚动使铃响(10分)

C.不会牵绳,弄不出声音(2分)以12分为合格

5.会发长元音或双元音:

A.3个(9分) B.2个(6分) C.1个(3个)以9分为合格

6.大人讲话时:

A.大声叫答话(12分) B.小声答话(10分)C.笑而不答(8分) D.毫无表示(0分)以10分为合格

7.常常笑:

A.见熟人笑,对镜子笑(10分) B.见人就笑(8分)C.人逗才笑(6分) D.很少笑(4分)以10分为合格

8.识把:

A.会作表示,白天少湿床铺(10分)B.偶然成功1次(6分)

C.常用尿不湿,不把(0分)

以10分为合格

9.翻身90度:

A.仰卧转侧卧(12分) B.俯卧转侧卧(10分)C.侧卧转仰卧(8分) D.侧卧转俯卧(6分)以10分为合格

10.俯卧抬头:

A.抬起半胸用肘支撑(10分)

B.抬头下巴离床(8分)

C.眼睛往前看,下巴贴床(6分)以10分为合格

11.俯卧,大人双手从两侧托胸前举起宝宝:A.头、躯干和髋部成直线,同时屈膝(10分)B.头、躯干成直线,下肢下垂(6分)C.头及下肢均下垂(2分)

以10分为合格

12.扶腋站在硬床上迈步:

A.5步(6分) B.4步(5分)

C.3步(4分) D.1步(2分)

以5分为合格

结果分析

1、2题测认知能力,应得14分;

3、4题测精细动作,应得22分;

5、6题测语言能力,应得19分;

7题测社交能力,应得10分;

8题测自理能力,应得10分;

9、10、11、12题大肌肉运动,应得35分。

共计可得110分,总分在90~110分之间为正常,120分以上为优秀,70分以下为暂时落后。哪一道题若在及格以下可先复习2~3个月相应的试题或该能力组的全部试题,再学习本月龄组的试题。若哪一题在A以上,可跨过本月的试题,对下个月能力组的试题提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