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规划通过旅游目的地吸引物的打造,提升多主体的体验,在跨文化、跨时间的背景下,针对多主体的需求进行系统规划,关注地域系统、涉旅产业系统与多主体体验三大系统的打造[205],突出旅游目的地的情景规划与体验设计,考虑生产空间的效率、生活空间的舒适、生态空间的平衡、旅游空间的体验,在旅游吸引物的基础上,通过提升旅游服务、开发旅游市场,实现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2023-10-29
日内瓦是国际名城,瑞士第三大城、日内瓦州的首府。位于瑞士西南部,莱芒湖(日内瓦湖)西南岸、罗纳河出湖处。居民主要使用法语。城市背山面水,西为侏罗山,东南可远眺白雪皑皑的勃朗峰。
城市见于历史记载是公元58年,其时,称雄一时的恺撒大帝为阻止海尔维第部族南下,曾率军直抵日内瓦,并在他著名的《高卢战记》中对日内瓦做了记载,这成为日内瓦有文字记载历史的开始。继罗马帝国、勃艮第王朝之后,日内瓦进入神圣罗马帝国时候。1154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加封日内瓦主教为“亲王主教”,使其成为日内瓦集神权、政权于一体的最高主宰。日内瓦也因此摆脱了封建领地的臣属地位,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一跃而走上了自治与独立的道路。尽管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日内瓦屡遭萨瓦的入侵和法国的吞并,但是,不屈不挠的日内瓦人民以弱胜强,在当时的欧洲产生过巨大影响。如今每年12月11日,整个日内瓦市万人空巷而庆的登市节,就是日内瓦人民不畏强暴,拼死为自由而战的传统纪念日。当1813年法军撤走之后,日内瓦人为确保自己的自由,毅然于1814年加入瑞士联邦,而成为其第二十二个州,日内瓦就成为日内瓦州的首府。
城市为湖山环绕,风景优美,冬无严寒,夏少酷暑。一年四季,虽风光不同,但山明水秀全似图画,充满了诗情画意。有“游览者的圣地”之称。罗纳河穿城而过,将市区一分为二。左岸是老城区,右岸是新城区。老城区以一座古代大教堂为中心,街道狭窄,建筑拥挤,有许多中世纪的名胜古迹和富有特色的哥特式建筑。新城区沿湖而建,街道宽阔,树荫浓郁,到处是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以及栽有各种花卉的公园。新城和老城之间为商业区和大学区。
罗纳河上有8座桥梁,以勃朗峰桥为最大,日内瓦就是围绕着这座桥发展而成。河中有两个风景幽美的小岛,其中之一为卢梭岛,岛上矗立着这位18世纪大哲学家卢梭的铜像。横跨在河上的岛桥,上有“岛堡”,被称为日内瓦的“巴士底狱”,曾囚禁过日内瓦的爱国者菲贝尔·贝尔特利埃。东北郊的莱蒙湖四周为群山环抱,湖中立着一座高达130米的人工喷泉,银色水柱在阳光照耀下五彩缤纷,灿烂迷人,湖畔的花钟,沿湖两岸的激流公园、玖瑰公园、珍珠公园、英国公园和植物园,可谓满城锦绣,景色天成。湖滨也是日内瓦最繁华的商业、金融和旅游区。豪华的五星级旅馆、富丽的银行大厦、五光十色的百货店、钟表店和首饰店鳞次栉比,云集于此。
每年8月的日内瓦节使这个国际城格外热闹。成套的花车游行,美丽的焰火晚会,喧腾的狂欢娱乐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欢歌曼舞。
日内瓦有建于12至13世纪的圣·彼尔大教堂,遐迩闻名的艺术和历史博物馆,仿巴黎大剧院建成的剧院以及民族博物馆等名地。日内瓦还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不但是联合国的欧洲总部,也是其它许多世界性组织的总部,外国公司在此的办事处更是不计其数。因此,在日内瓦的外国外交人员比世界任何城市都多。每处来访的外国人多达200多万。
在历史悠久的日内瓦大学里,有60%学生是外国人。世界上许多名人、作家都在日内瓦居住或游历过,如列宁、拜伦、雪莱、卢梭、巴尔扎克、斯汤达尔、海涅、李斯特、托尔斯泰、狄更斯等。
日内瓦不仅以其旖旎风光和历史名迹吸引世人,更以其多次成为重大国际会议会场而闻名天下。许多国际性会议在这里召开,许多国际性组织在日内瓦设驻地和办公机构。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19年,日内瓦就被选为当时的国际联盟的所在地。著名的国际大厦,人们称之为“万国宫”,坐落于城内东北角,依山傍水,历史上作为“国际联盟”所在地,而今又成为联合国欧洲总部,是世界近代史的一个侧影,更是日内瓦作为一个国际城市的象征。在日内瓦的国际组织和各种代表机构200多个,近年来,每年在这里召开国际会议达五六千个之多,几乎每天有十几个国际会议在此召开。日内瓦是监视世界世象组织、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救灾组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所在地。欧洲原子能中心于1954年至1955年间在此建立。
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国际组织云集于此呢?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是日内瓦享有“武装中立”的古老传统。日内瓦城建于公元1世纪。1798~1814年被法国侵占,并入了法国版图。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瑞士为“永久中立国”,日内瓦加入瑞士联邦。日内瓦是一个对不同思想观念极宽容的城市,历史上有很多不同政见的人物都曾在此城安身和暂居。如1536年起宗教改革家卡尔文曾到此定居;18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和哲学家、作家伏尔泰,也曾在此居住。1800年5月9日,拿破伦曾在此度过良宵。1883年普列汉诺夫在此组织了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列宁曾于1895—1908年也多次侨居于此,并创立了《火星报》。
为便于与国际组织保持密切联系,1965年,瑞士联邦政府专门设立了“瑞士日内瓦国际组织永久使团”。为了保持国家的“中立”,瑞士虽然与联合国瓜葛万千,但至今仍不是联合国的成员。
日内瓦作为国际都市,还和它所具有的优越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里冬日不冷(1月平均温度1℃左右),夏天不热(7月平均温度为20℃左右),气候宜人。镶嵌于阿尔卑斯山和勃朗峰间的日内瓦湖,风光旖旎,山水如画,给人以清新之感。湖中的人工喷泉,喷水高达130多米。银色水柱在阳光照耀下,五彩缤纷,灿烂迷人。湖光山色与宜人的气候相伴,使日内瓦也成为旅游者向往的旅游胜地之一。这里交通便利,有铁路、高速公路直通法、意等国。郊外的现代化机场能停留各种型号大型飞机,有几十条航线通往世界主要城市。
有关天下名城的文章
城市旅游规划通过旅游目的地吸引物的打造,提升多主体的体验,在跨文化、跨时间的背景下,针对多主体的需求进行系统规划,关注地域系统、涉旅产业系统与多主体体验三大系统的打造[205],突出旅游目的地的情景规划与体验设计,考虑生产空间的效率、生活空间的舒适、生态空间的平衡、旅游空间的体验,在旅游吸引物的基础上,通过提升旅游服务、开发旅游市场,实现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2023-10-29
智慧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建设主要表现出三个特征,即泛在化的公共服务、全面智慧化的旅游要素和充分的互联互通。二是为旅游目的地的涉旅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在分工明确的前提下,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各尽其力,才能构建完善的智慧旅游目的地。智慧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运营应当是各种要素、资源、信息等的互联互通,这就涉及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行政管理者。三者的互动和沟通,将提升智慧旅游目的地发展运作的效率。......
2023-11-04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项竞争分力,这些分力集成耦合并作用于目的地的旅游产业,最终形成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波特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以及“钻石模型”理论,还可以对上述精炼后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的分类与汇总,以便服务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2023-11-24
第二章旅游知觉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学生了解感觉、知觉的概念和种类,社会知觉的概念及对象;熟悉知觉的特性,旅游者对时间、目的地、距离、交通等条件的知觉以及旅游者的风险知觉;掌握社会知觉偏差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旅游者减少风险的方法及旅游企业的对策等。并在掌握上述心理学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如何更好地接待旅游者。由于客人王先生要乘晚上十点的火车离开,所以宴会进行得很快。......
2023-11-30
住在昆山的“天后圣母”朱梦瑶都知道昆山这十年来发展外向型经济,台企多,台商多,带动了社会发展,拉动了经济、促进了就业。“天后”或“天后圣母”指的是妈祖,是民间传说中的海上神灵。在“妈祖信仰”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昆山慧聚寺的重建完工,为在昆台商提供了一处信仰圣地。同时昆山的天后宫,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妈祖庙。慧聚天后宫建筑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境内最大的闽台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天后宫。......
2024-07-2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入境旅游和开拓国际客源市场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在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买方市场的今天,为了使我国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地位能够更上一层楼和实现打造旅游强国的奋斗目标,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的处境和存在的问题有一清醒的认识。这并非意味着我国作为一个国际旅游目的地应放弃发展观光旅游。......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