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韩国汉城:古都与现代之美

韩国汉城:古都与现代之美

【摘要】:汉城是韩国的首都,朝鲜王朝500多年的古都,曾叫汉阳和汉京。汉城始建于公元前18年,曾是韩朝三国时代的百济首都慰礼城,也是高句丽、百济、新罗的纷争之地。汉城西南45公里的仁川,为汉城出海门户,有良好的海水浴场。1987年末汉城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97228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521美元。汉城是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有著名的国立汉城大学、梨花女子大学、高丽大学和东州大学等37所颇具规模的高等学府。

汉城是韩国的首都,朝鲜王朝500多年的古都,曾叫汉阳和汉京。位于朝鲜半岛中央,汉江下游右岸,距海30公里。人口约1000万。位居盆地,后北岳山、骆山、南山、仁旺山环绕,汉江迂回市区,地势险要。

汉城始建于公元前18年,曾是韩朝三国时代的百济首都慰礼城,也是高句丽、百济、新罗的纷争之地。公元11世纪时,高丽王国在此建夏宫、筑城,并成为高丽王国的首都,当时为南京。公元1394年,李氏王朝的太祖李承桂登上王位后,把国都从开城迁到此地,更名为汉城。从此后的500余年至今,汉城一直是首都。1910—1945年曾被日本侵占,战后经济得到发展,城市不断扩大,1946年9月18日开始为特别市。

汉城是新建城区,高楼大厦林立,市中心区有一座高265米的山丘自然公园树木葱茏,景色秀丽。山丘顶上矗立着236余米高的电视塔,塔内设有观览厅,在此可鸟瞰汉城全貌。江北是老城区,悠久的历史给这里留下不少古意盎然的遗迹。历代皇朝在此修建了许多宫殿,故汉城又被称为“皇宫之城”,著名的景福宫、德寿宫、昌庆宫和昌德宫都集中在市中心。公元1398年建成的南大门(崇礼门)被称为是汉城的象征,它与东大门是现仅存的旧城门。市内还有供祭祀用的社稷坛、鲜式的钟楼——普信阁、中国式的建筑——宗庙、模仿法国凯旋门建造的独立门和挂着中国明朝皇帝赠送的关羽匾的东庙和最繁华的街道明洞等名建筑和胜地。

近郊有李王朝的陵墓东九陵和金谷陵,有百济时代所建的山城和李朝时代为保卫京城修筑的长约900多公里的“千里长城”的一段。在城南龙仁郡器兴面的丘陵上,有体现李朝时代朝鲜人民生活和工作情景的民俗村,全村面积80万平方米,约有240栋建筑。汉城南12公里的冠岳山,海拔629米,全山为红褐色砂砾所覆盖,山顶则为黑色岩石。冠岳山主峰灵珠峰有灵珠庵,建于新罗朝代,李朝高宗25年重修。这里古迹很多,不胜枚举,是假日郊游之地。汉城西南45公里的仁川,为汉城出海门户,有良好的海水浴场。汉城西北66公里处的黄海中,有江华岛,岛上有朝鲜最古的寺庙传灯寺。连接本土和江华岛的大桥,长694米。

在众多的名胜古迹中,有一些是中国式建筑,其中最早的是1398年所建的文庙和1608年建的武庙(关帝庙)。传说在“壬辰倭乱”事件时,日寇大举侵入朝鲜,中国明朝援军赶到,双方混战之时,忽然雷电交加,风雨大作,武圣关公自天而降,挥刀削山,使滚滚落石炮弹般射向敌阵,日寇节节败退,死伤无数。战后,中国皇帝认为日军的失败是由于关云长显灵,因此御笔亲书“显灵昭德义烈武安圣帝庙”匾额,并赐白银4000两来建庙。时至今日武庙中这面匾额仍在。庙内香火旺盛,每年春秋两季人们都到这里举行有“佾月舞”的祭祀。

从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扶植大企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实现经济起飞。如今汉城是汉城—仁川工业地带的核心,集中了韩国工业企业总数的44%,以加工出口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工业主要有纺织、化工、机械、电器、食品等。1987年末汉城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97228亿元(约合36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521美元。

汉城是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有著名的国立汉城大学梨花女子大学、高丽大学和东州大学等37所颇具规模的高等学府。大学生人数是全国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