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四川大木偶:川北200年历史,成立四川省大木偶剧院

四川大木偶:川北200年历史,成立四川省大木偶剧院

【摘要】:四川木偶戏四川木偶从唱腔、剧目到表演程式广受川剧影响,而自身又小巧灵便,因而班社多如牛毛,大大超过了川剧班。四川精木偶儡长40厘米,小巧玲珑却动作精确,剧目可观,文武兼善。但从现今遗下的旧木偶头像中有“咸丰五年”的字样,川北大木偶的历史至少已有200年以上。现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南充市人民政府的多方扶持,成立了“四川省大木偶剧院”,并搬迁至南充市,川北大木偶得以保存下来。

四川木偶

四川木偶从唱腔、剧目到表演程式广受川剧影响,而自身又小巧灵便,因而班社多如牛毛,大大超过了川剧班。诸类型中,尤以杖头最盛;而杖头木偶又依造型结构和表演风格的不同,分作小木偶(精木偶)、中型木偶、大木偶三种。

四川精木偶儡长40厘米,小巧玲珑却动作精确,剧目可观,文武兼善。名家吴耀光能活现角色的内在气质,他的水袖、扇子,风流潇洒,耍脚步、抖髯口,恰到好处。《杀惜》《情探》是他的代表作,深得苏联木偶大师奥布拉兹佐夫的赞扬。成都市木偶皮影艺术剧团演出的《劈山救母》,继承了吴先生的传统技艺,以偶人肢体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细致入微,极大地发展了木偶艺术的表现功能。该院还用中型木偶推出了《降魔缘》,在木偶造型和舞台装置方面也做了大胆探索,虽然偶高1米,但仍保留了精木偶的表演特色。

北大木偶为世界稀有的木偶剧种,其偶身高大,酷似真人,五官灵动,四肢灵活,能基本完成人所能完成的一切动作,还能完成人所不能完成的一些其他动作,被苏联世界著名木偶艺术家奥布拉兹佐夫誉为世界上罕见的木偶艺术——“中华民族艺术的冠冕”。

川北大木偶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清初湖广移民传入,一说是远古木偶艺术文化的遗存。这两种说法都因木偶艺术向来被统治者认为是雕虫小技,而不见经传,从而缺乏有力的史料证据。但从现今遗下的旧木偶头像中有“咸丰五年”的字样,川北大木偶的历史至少已有200年以上。

清末民初,川北大木偶曾广泛流传于四川北部地区,到20世纪40年代,就仅存于四川南充市仪陇县马鞍场的“福样班”了。现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南充市人民政府的多方扶持,成立了“四川省大木偶剧院”,并搬迁至南充市,川北大木偶得以保存下来。

大偶长约1.4米,重约5公斤,但表情丰富,动作灵活,依剧情要求,可穿衣、点火、喝茶、叩首、舞刀,如真人般高大,且多与“人偶”(由幼童扮演)同台,形成了以假乱真、亦真亦假的艺术特色。这在其代表剧目《盗仙草》《玉莲花》中都有完美的体现。

大木偶表演

大木偶艺术代代相传,川北大木偶艺术第四代传人李泗元技艺全面,尤擅丑行,风格粗犷而又细腻,富于神韵,且特技众多。《跪门吃草》中须贾的丢帽、乱髯、揉肩、抖袍等一系列动作,准确刻画了人物惊惧的内心。丁建平、秦映兰等后辈,亦造诣弥深,他们演绎的《白蛇传》《美人鱼》《八仙过海》《玉莲花》,技艺非凡,备受世人瞩目。

川北大木偶艺术之所以被人们所仰慕,这不单是它那复杂而细微的表演动态被观众视为难解之谜,更重要的是被它那奇特别致、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造型艺术而叹为观止。那么川北大木偶造型艺术的诀窍在哪里?有什么独有的特点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起:

首先是塑型方面的特点。一提起川北大木偶,人们自然会想到“大”和“真”。然而“大"和“真"并不是塑型艺术的特点,而是川北大木偶本身固有的特点,其塑型的特点是酷似真人而又超脱真人。所谓超脱真人是指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与之媲美的人。它们出场做戏,就像磁铁般地把观众自然而然地吸引到一种特殊的境界之中,让观众由衷地去赞叹、嘲笑、讽刺、同情、愤恨剧中人物,使观众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

一个人的性格在其面部表现出来的塑型方法,在我国传统的雕塑领域里,并非罕见。如用丹凤眼、卧蚕眉来刻画关羽的骄傲自大,用浓眉大眼、须眉钢针来刻画张飞的骁勇刚直。再如心宽体胖的和尚,枯瘦如柴的管家,诙谐风趣的店家,沉默寡言的道士等。川北大木偶正是采取了以刻画人物性格为其宗旨的塑型方法,熔古铸今,博采众长,才走出了一条酷似真人又超脱真人的路子来。

其次是安装上的特点。无论什么样品种的木偶,塑型完成了以后,就是安装,没有这一过程,木偶只是一具雕塑品,没有实用价值。川北大木偶在表演时,不但形体完美逼真,而且还能和人一样动嘴,动眼、动鼻、动耳,动手、动脚、弯腰、屈膝、握物。这是因为在其内部按需要安装了机械,然后通过演员的操作才动起来的。比如眼的转动就需20多个零件组合起来,才能完成它的动作。可见要把木偶身躯的某些部位做得像人的器官那样灵活,的确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就要求造型工作者不但要懂得机械制图常识,还要有铆、钳、焊、刨、车、锻以及金工、木工等的基本功,必须具有雕塑、机械设计、机械制作这三个方面的技能,否则是达不到要求的。

再次是化妆和头饰的特点。川北大木偶在造型化装方面,要求具有比戏剧、戏曲化妆更为复杂的技巧,比如色彩的富丽,色泽的处理等。在头饰方面要讲究人物的特征和时代的特征,而且还要求在此基础上发展变化,增强美感。要达到这一目的,造型人员必须做出适宜的头套、适宜的帽式、精美的发型、风格别致的珠花,而且还要统一在木偶头像之中,使之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最后是服饰上的特点。川北大木偶的体形虽然和中等身材的人差不多,但它绝不能穿人穿的戏剧服装,因为它毕竟是木偶,除须适应操作表演外,还须比人穿得更为别致、更为富丽,才能显示出它的特点来。因此要求造型设计人员在设计和制作服装时,除了有强烈的时代感之外,还要做到款式的新颖,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色彩的统一、协调、显露等。

川北大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