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山西木偶戏:浮山、孝义等地木偶粗犷活跃,英国演出连场满座

山西木偶戏:浮山、孝义等地木偶粗犷活跃,英国演出连场满座

【摘要】:清末至民国年间,山西木偶戏十分活跃,以浮山、孝义等地最为兴盛。浮山木偶戏主要以杖头木偶为主,木偶形象粗犷,乡土气息浓厚。木偶戏艺人往往一人多艺,操纵、演唱配合密切。据考,孝义的木偶戏于宋代时期传入。木偶戏《三打白骨精》1989年,由孝义木偶艺术团组成山西木偶皮影艺术团,应邀赴英国演出木偶戏《走山》《天蓬戏嫦娥》《欢庆锣鼓》等,连续演出14场,场场满座,喝彩之声不绝。

山西地区流传着“驴驮箱子,人抬杆子,两种形式”的说法,形象地道出了山西传统木偶戏演出的特色:民间艺人外出演出时,戏箱和舞台要靠驴驮或人抬;又因戏班大多白天演木偶戏,晚上演皮影戏,故称“两种形式”。清末至民国年间,山西木偶戏十分活跃,以浮山、孝义等地最为兴盛。

浮山木偶戏主要以杖头木偶为主,木偶形象粗犷,乡土气息浓厚。木偶戏艺人往往一人多艺,操纵、演唱配合密切。木偶在舞台上挥刀动枪、抖袍提袖、卸帽脱衣、盘腿打坐、摇头、跪、跳等,全凭艺人操纵。此地民间木偶剧团众多,演出技艺精湛,吸收了蒲剧和迷胡戏的音乐唱腔。蒲剧唱腔高昂,朴实奔放;迷胡戏唱腔丰富,可表达多种情绪,这两种戏剧唱腔的结合使木偶戏音乐更为悦耳动听。

浮山木偶戏

孝义的木偶戏也属于杖头木偶戏,制作精巧,形象生动,表演细腻,内容丰富。其木偶造型简洁粗犷,神态灵活生动,机关奇巧适用,极具北方特色。多年来孝义木偶以其制作精美、操作传神逼真、表演手段独特而闻名国内外,素有“三晋奇葩”之美称。孝义木偶班社演出形式丰富,素有“两种形式,三种唱腔”之称,即木偶、皮影两种演出形式,皮腔、碗碗腔、晋剧三种唱腔。

据考,孝义的木偶戏于宋代时期传入。早先,木偶、皮影各成班社,孝义木偶戏用孝义秧歌干板腔调,以后用皮腔调,中路梆子兴起后采用中梆子腔调,即晋剧声腔。上演的剧目也以移植晋剧剧目为主,如《三度梅》《忠报国》《明公断》《三击掌》《走山》《九件衣》《斩黄袍》等。

因上演木偶戏夜间照明设备差,无法演出,而皮影班社只能在夜间演出,白天只能坐等,于是木偶、皮影两班社逐渐联合演出,白天上演木偶戏,夜间上演皮影戏。两班社慢慢合二为一,成为一个班社,即灯影班。灯影班独具特色,少则7人,多则9人,就能开台演出。

由于灯影班便于在山村乡里演出,每逢良辰佳节、赶庙会、过生日、做满月,大家都乐于请灯影班演戏助兴,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一种民间习俗。早年群众曾戏称之为“白昼间木偶作怪,夜晚时牛皮成精”。

明清两代,孝义的木偶艺术有了发展,民间艺人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木偶人脸谱,眼睛能转动,嘴巴能开合,表演传神,形象逼真。木偶戏班有如春笋破土,竞相兴起,艺人辈出。

抗日战争时期晋绥文联招收孝义的一些老艺人组成皮影木偶宣传队,活跃在边区为抗日军民服务。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孝义的木偶艺术获得了新生,大放光彩。1956年,孝义组建了“孝义木偶艺术团”,白天演出木偶戏,晚上演出皮影戏。1958年,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老艺人那鹏飞等大胆进行改革,用碗碗腔演唱木偶戏,很受群众欢迎。

进入20世纪80年代,孝义的木偶戏更加丰富多彩。《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通天河》等大型木偶戏曾一度久演不衰。这一时期孝义的木偶制作,造型更加优美,彩绘更加精致,神态更加生动,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浓厚的民族风格。

木偶戏《三打白骨精》

1989年,由孝义木偶艺术团组成山西木偶皮影艺术团,应邀赴英国演出木偶戏《走山》《天蓬戏嫦娥》《欢庆锣鼓》等,连续演出14场,场场满座,喝彩之声不绝。1997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孝义市木偶艺术团演出的30集大型木偶系列儿童电视剧《英雄出少年》一亮相,就引起国内外各电视台的极大关注。孝义市文化馆的大型广场木偶舞蹈《胜溪春潮》,于2004年9月应邀参加了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的演出,荣获金奖。

如今孝义除有孝义市木偶艺术团之外,还有孝义木偶艺术展演团、必独村的武海棠演出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