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多种舞台形式

泉州提线木偶戏的多种舞台形式

【摘要】:正因如此,提线木偶的戏台至今在民间拥有多种结构方式。由于泉州提线木偶戏历史悠久,不同的舞台附带着偶戏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各自的特色。此外,当代的泉州提线木偶还创造出了一字平面台、阶式平面台、天桥立体台等形制,展示了内容丰富、角色众多的舞台风貌。凡是搬演傀儡的戏台,则称“傀儡棚”。木偶戏表演这是自有傀儡戏史以来首次加长悬丝的尝试,经过短暂时间的适应性训练,便获得成功。

现在能够见到的古代绘画图像中的偶戏戏棚(台),大多为提线木偶戏台。宋元以来各种戏棚装置为这一偶戏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展示技艺的空间,也使提线木偶戏摆脱了随意提演的简单表演模式,逐渐地趋向规范演出。正因如此,提线木偶的戏台至今在民间拥有多种结构方式。由于泉州提线木偶戏历史悠久,不同的舞台附带着偶戏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各自的特色。下面对现存于泉州偶戏的戏棚进行简单介绍。此外,当代的泉州提线木偶还创造出了一字平面台、阶式平面台、天桥立体台等形制,展示了内容丰富、角色众多的舞台风貌。

①“八卦棚”

据今所知,泉州傀儡戏最古老的舞台结构形式是“八卦棚”,这是一种充满传统意识的“傀儡棚”。在旧中国,乃是戏神田都元帅(相公爷)上达天庭、下抵地府,“为人解冤释结,为人赛愿叩天曹”(傀儡戏《大出苏》)以保一方平安的宗教祭祀场所,神圣不可侵犯

泉南一带民俗,演戏的戏台被称作“戏棚”。凡是搬演傀儡的戏台,则称“傀儡棚”。“傀儡棚”与“戏棚”的根本区别,在其“八卦”结构,故“傀儡棚”也被称作“八卦棚”。

傀儡戏的“八卦棚”比普通“戏棚”小,距离地面高1.6~1.7米之间,面积大约6平方米,基本呈正方形。“八卦棚”虽小,但其位置特别显要。因为古代泉州,一直严格遵循“前棚傀儡后棚戏”的遗俗,于今犹然。

木偶戏戏台

“八卦棚”的四角,各竖一根高出棚面约3米的棚柱。在距棚面2.5米左右的棚柱上端,按照顺序在棚柱外侧系扎四支竹竿,称作“外竿”,使其构成一个四方形的框框。这构成四方形框框的竹竿,主要用以悬挂三十六尊传统傀儡。继在“外竿”下约0.4米处的棚柱内侧,又用四支竹竿,再扎一个略小于“外竿”的框框,但却与另一个四方形框框平行。这后四支竹竿,被称作“内竿”,用于移置当场演出所需的傀儡。最后,再用两支竹竿,使之呈交叉状,扎牢于“外竿”所构成的四方形框框的对角之上,以起加固作用。这种由十支竹竿构成“八卦”的舞台,就是专供傀儡戏演出的“八卦棚”。

“八卦棚”搭好后,棚顶以及左、右、后三面都用布帘遮围起来。接着,在棚前“外竿”上悬挂一幅布质横眉,称为“大眉”。“大眉”一般都要经过适当装饰或美化,绘制戏剧故事场面或花鸟图案,并且配有“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的对联和“内帘四美”的横批。“大眉”之内,沿着“内竿”另挂一幅略比“大眉”稍小的横眉,高度恰好遮住演师面部,俗称“小人眉”。泉州方言有“畏小人”语词,即畏见生人的意思。在“小人眉”背后之台前左、右棚柱之间,系一细绳,作为“挂簿”之用。允许演师一边搬演傀儡、一边翻“簿”照本宣科,这可以说是泉州传统傀儡戏的独家专利。增加这道“小人眉”,本意大约就是为了遮掩演师与“簿”之间随时可能出现的那种既是剧中人又是操演者的若即若离情状,避免演师个人“出戏”时表情完全暴露于观众面前。

在距离“八卦棚”前约0.7米居中位置,横放一道高约1米、宽1.3米的彩屏。彩屏前面便是傀儡登场驱驰纵横、顷刻千里的表演空间。彩屏本身,也是一幅以白描手法绘制的人物故事图画。这道彩屏,习惯上被称作“屏仔”或“低屏仔”。

泉州传统傀儡戏多达七百余节、演出时间长度超过一千小时的“落笼簿”和“笼外簿”戏文,就是在这种既古老又庄重的“八卦棚”上,表演了数个世纪创造出了无数精妙绝伦、叹为观止的舞台艺术。

“八卦棚”表演

在这种半开放型的“八卦棚”上演出,远处观众只能看到傀儡表演;而越是接近棚前,则演师操弄的一招一式或一颦一笑,都能尽收眼底。傀儡虽然表情凝固,但观众从演师面部表情的喜怒哀乐之中,获得了一种视像上的补偿和心理上的满足,享受到一种别有滋味的欢愉和喜悦。严格而言,这是一种唯有欣赏傀儡戏演出才能感知的美感和趣味。

由于自古所形成的艺术规制及其表演空间的严格制约,出现在传统演出形式中的假定环境,几乎完全通过表演而不是运用具象布景进行表现。因此,从演出实践看,傀儡戏传统演出形式中的以少胜多、以简避繁、以虚代实、以形传神的舞台表现手段,在技巧上有时甚至比一般由人扮演的戏曲艺术更为洗练。在这种古老的“八卦棚”上,正是通过上述各种表现手段,将纯粹悬丝傀儡表演的细腻、逼真和以情感人的艺术特色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使观众身不由己地被没有生命的偶人带到那种由假定的戏剧情景所制造出来的生活幻觉之中。

②阶式平面舞台

20世纪50年代初期,“四美班”艺术规制由于剧团的创建而瓦解。作为一种古老传统的象征,“八卦棚”的宗教祭祀仪式功能丧失殆尽。于是,“八卦棚”的“低屏仔”,很快便被一种加宽、加高了的“画屏”所代替。所谓“画屏”,乃指绘有一定具象环境的布景,如宫殿、厅堂、书轩、花园等。但是,过不多久,遂又被另一种阶式平面舞台所取代了。

阶式平面舞台是一座特制的、可以拆装的傀儡戏台。这是一种属于全封闭型的舞台结构形式,观众在剧场里只能看到傀儡表演,无法看到演师操弄。若与“八卦棚”比较,变化之大,已然不可同日而语。

阶式平面舞台的傀儡表演区域,离地(指剧场舞台地面)高约0.7米、深约0.6米、宽约5米。演师操弄区域比傀儡表演区域高出0.8米,离地高约1.5米、深约1.2米,宽度则与傀儡表演区域相等。在演师操弄区域与傀儡表演区域之间,横置一道平面景屏,高约1.5米、宽约5米,用以悬挂各出戏的各场布景。整个舞台画面的比例,有点近似遮幅式的宽影银幕。演师操弄时所站立的区域与傀儡表演时所活动的区域再也不像“八卦棚”那样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而是高低相距0.8米。这样,不但舞台呈阶式,而且傀儡悬丝的实际长度也由传统的1.6米左右增至2.4米左右。

木偶戏表演

这是自有傀儡戏史以来首次加长悬丝的尝试,经过短暂时间的适应性训练,便获得成功。

这一舞台变迁,应该说是从露天野台走向城市剧场的一次适应过程。在艺术上,则是传统表演特点融入舞台综合手段的具有自觉创新精神的艺术实践。这一舞台结构所形成的演出形式,若与“八卦棚”比照虽无本质区别(演师与傀儡之间,都有一道画屏横隔其间;而且,演师与傀儡都只能做“一字形”的左右运动),但这种阶式平面舞台,比之“八卦棚”,毕竟具备了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更生动的视像效果。因此,一大批适应这种舞台结构和演出形式的优秀剧目便应运而生。如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国内傀儡艺坛产生重大影响的活报剧《蒋党的末日》、60年代参加国际比赛获奖的神话剧《水漫金山》和儿童剧《庆丰收》,以及后来陆续创作的神话剧《火云洞》、童话剧《千桃岩》、现代剧《东海哨兵》等。这些优秀剧目,积极开掘舞台表演空间和发挥傀儡艺术特性,使古老的泉州传统傀儡艺术,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木偶戏舞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阶式平面舞台的结构特点,提供了除演师操弄区域外的另一个操弄空间。这一操弄空间,后来被称为“地台”。

“地台”是同特制傀儡戏台的演师操弄区域互为对应的一种提法,实指傀儡表演区域下所存在的、表演者必须完全处于掩蔽状态的、表演手段又仅止于采用间接托棍或直接套入方式进行辅助性、局部性操弄的舞台区域。由此舞台结构形式而生发出来的“地台”,很快便被聪慧的演艺人员加以巧妙运用,在傀儡戏舞台上创造出了一些类似电影“剪接”与“特写”的表现技巧。此类技巧,对于提高傀儡戏舞台演出的神奇性和生动性,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例如,在神话剧《水漫金山》中,悬丝与托棍两种完全不同操弄方式的龟丞相,在表演中交替出现;悬丝操弄的蟹将军隐没后,即从碧波中露出一只用“地台”演师手臂直接套人进行操弄的巨大蟹脚,如铁钳般夹住天将的脚股,使之挣脱不开,等等,这些都是充分运用“地台”操弄空间所创造的新颖表现手段。

由此可见,从“八卦棚”到阶式平面舞台,单纯做悬丝傀儡表演的古老传统演出形式,在艺术实践中已经渐次发生嬗变,兼容多种操作类型的傀儡进行多层次、立体化表演的综合演出形式,此时已在孕育之中。

③天桥式立体舞台

泉州傀儡戏技艺精湛,而且具有结构完整、造型逼真、表演细腻、动作传神等鲜明艺术特色。不过,传统的、纯粹的悬丝傀儡表演,因其操作方式和运作方式的特点,傀儡动作的速度、力度、幅度、角度都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而且,舞台结构本身可供傀儡登场的表演空间由于画屏的阻隔显得仄逼和局促。这就使得编剧在故事题材选择上、导演在舞台空间处理上、演员在表演手段运用上,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自的“禁区”。而与此同时,在对中国其他古典傀儡戏种(主要是杖头傀儡和掌中傀儡)的表演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后,又发现悬丝傀儡表演上的一些突出弱点,却往往正是杖头傀儡或掌中傀儡表演的显著优势。这一发现,为泉州傀儡戏创立一种具有独创意义的以悬丝傀儡表演为主、兼容多种操作形式的傀儡表演于一台的综合演出形式,播下一颗艺术创新的种子。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泉州傀儡戏便开始探索在继承传统表演艺术基础上,以悬丝傀儡表演为主,综合多种操作形式的傀儡表演而创造新的舞台结构形式的实验。可惜,由于当时舞台设施的简陋和各种演出物资的匮乏,这一艺术实验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便告终止了。

20世纪70年代后期,泉州木偶剧团再次郑重提出转变传统演出形式的问题,全团演艺人员一致认为,基于“以我为主,兼容别家”而创立的综合多种傀儡表演于一台的新型演出形式,对中国传统傀儡的艺术创新,无疑是另辟蹊径、大有可为的。作为转变传统演出形式构想的载体——天桥式立体舞台,经过重新设计,便很快进入实施阶段。大型神话剧《火焰山》,作为天桥式立体舞台与综合演出形式艺术实验的“样品”,巧妙地融汇了多种操弄形式的傀儡表演,调动各种舞台艺术手段,创造出了许多神奇莫测、变化迭出的恢宏场面。在国内外艺术展示中,《火焰山》以其具有独创性的新颖演出样式,创下一个剧目在二十年间连续演出三千多场的不凡纪录。该剧不但赴京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荣获“演出一等奖”,并在2009年再次荣获文化部所颁发的“首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

木偶戏《火焰山》

天桥式立体舞台是专供以悬丝傀儡表演为主、兼容多种操作形式的傀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表演的舞台结构形式。这一舞台结构的最大变化是把原来位于画屏之后的单一操作区域,改为前后两道横向架空天桥,并在两道天桥的左右两侧,各设一块活动踏板,使前后两道天桥既彼此分隔又互相连接;而把悬丝傀儡表演区域(主要演区)置于两道天桥之间的下方,同时增加演师操作区域和傀儡表演区域之间的绝对高度。这样,在演师操作区域和傀儡表演区域之间,便不再以画屏为界进行分隔,从而形成一个观众视野可以直达天幕的纵深立体空间,为在悬丝傀儡表演中可以同时综合杖头傀儡、掌中傀儡以至于肉傀儡(人)表演,提供了舞台条件。

天桥式立体舞台的空间容量,不但基本满足综合演出形式构想,而且在表演上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舞台艺术新貌:

其一,由于将传统的、单一的演师操作区域改置在前后两道横贯的天桥之上,并且通过左右两个活动踏板互相连接,这使历来只能按序排列做“一字形”左右运作的悬丝傀儡表演,变成可做前后左右的环场绕转。这样,悬丝傀儡便有可能进行一些局部性的纵向或逆向运动,为生动活泼的舞台画面调度提供了必要的回旋空间。

其二,舞台视觉空间的纵向延伸,为杖头傀儡、掌中傀儡配合悬丝傀儡进行综合表演,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操作区域。

其三,天桥式立体舞台对于综合演出形式的强调和适应,也带来了一些比较新颖的舞台表现手段,如吸收、借鉴影视艺术的视距变化,允许灵活多变地处理“剪接”“特写”等表现技巧,以及在悬丝傀儡表演中采用“天地配合”的表演手段,等等。

天桥式立体舞台同“八卦棚”或阶式平面舞台相比,可以说有高大、纵深两大结构特点。为了达到取消画屏和构建纵深表演空间的目的,这就需要增加整座特制舞台的绝对高度。在这种特制高台上,舞台宽度增至7米,深度(从大幕起至大幕止)增至8米以上。高度则增至3.8米;舞台画面的绝对高度为2.8米,宽度约为6米。对于傀儡戏而言,如此宏大、壮观的巨型舞台,的确气派非凡。

天桥式立体舞台

由于天桥式立体舞台在结构上具有“高大”特点,所以傀儡所装设的悬丝长度必须增至3.6米以上。如果比照传统“八卦棚”的傀儡悬丝,实际长度已经增加至2米以上。这样的悬丝长度,已经可以说是挑战极限了。因为,从操作原理说,悬丝长度的增加幅度,当与演师操作难度成正比。在这种天桥式立体舞台上操作悬丝傀儡进行表演,的确需要一个比较艰难的适应过程。

另外,这种大型舞台结构所构建的综合性、立体化演出空间,要求演师必须具有清晰的时空转换观念和鲜明的内心视像概念,并且坚决杜绝操作过程的随意性。否则,在综合多种傀儡进行立体化表演时,稍一疏忽,即使只是半秒时间的误差,也都可能出现类似影视的“叠影”画面,而破坏了舞台演出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