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木偶》:探寻民间艺术的绚烂之美

《木偶》:探寻民间艺术的绚烂之美

【摘要】:杖头木偶,古称杖头傀儡,民间多称作托戏、肘偶、托偶戏等。这正是明、清两代杖头木偶的基本演出面貌。这种偶戏形式介乎杖头木偶与布袋木偶之间,广泛活跃于河北民间。湖南的湘剧老艺人甚至称木偶班艺人为“大师兄”,以示偶戏的生成历史之早。解放以后,湖南的杖头木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内外颇有盛名。石阡木偶戏是贵州东北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杖头木偶,又称傀儡戏。

杖头木偶,古称杖头傀儡,民间多称作托戏、肘偶、托偶戏等。基本上通过木杖(称作命杆)支撑偶身,两个手杆支撑木偶的双手来表现人物,塑造戏剧场景。由于易于操作,且木偶形体较大,便于观看,因此杖头木偶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

杖头木偶至迟在唐代已经出现,敦煌莫高窟31窟盛唐壁画《法华经变·随喜功德品》中的图像,显示了这种木偶的大体形制。到宋代的勾栏瓦舍中,杖头木偶戏的表演已经基本完善,以演出“巨灵神”“姬大仙”等类虚多实少的灵怪形象而著称,并且涌现出了任小三、陈中喜、刘小仆射、张小仆射等技艺精湛的木偶艺术家。明代于慎行在《谷山笔尘》一书中,提到了“以手持其末,出之帷帐之上”的傀儡戏;清代扬州画舫录》在描述扬州韩园酒肆中演出的偶戏时,也说“隔以纱帐,运机之人在帐内游移转动”。这正是明、清两代杖头木偶的基本演出面貌。

从形制上而言,各地杖头木偶的体形并不一致,按照偶人身高,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大木偶类同真人,身高可达140厘米左右;小木偶仅为四五十厘米;中型木偶是最流行的一种,一般身高70至90厘米。而且基于表演人员的多少,形成单人演出(也叫小班)、三至四人演出(也叫中班)和十人以上演出(也叫大班)的演出模式。明清以来,杖头木偶比较广泛地出现在各地,并结合各地风俗和地方戏曲艺术,产生出各具地域风格的杖头偶戏品种。

托偶戏表演

齐如山在《托偶戏》一文中说,杖头木偶戏在北方数省都有,这比较符合清代以来杖头木偶在北方地区的发展历程。北京的偶戏,最著名的要数明代宫廷演出的水傀儡。到了清代,随着水傀儡的式微,其他偶戏品种越来越焕发出艺术生命,并在百姓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尤其是杖头木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杖头木偶在北京地区,也被称为托偶、肘搂子、钻筒子、戳偶等,因为个别杖头木偶的偶身较大,因此也被称作大苟利子,河北吴桥一带也称它为大肘戏。崇彝在《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介绍了在豪富人家的宅邸堂会演出的“大台宫戏”。所谓的大台宫戏,就是用隔扇将专用的小型舞台围住,以便将表演者、演唱者和场面锣鼓等都隐藏在里面。演出时,表演者与观看者互不相见,而木偶的装扮与表演,就像真的戏曲演员在表演一样。大台宫戏在宫廷演出时,当时的承应伶人在幕后代唱,因此又有“钻筒子”的称谓。《旧都文物略》就说这种偶戏“朱栏绣幌,华丽谲皇”。显然,这种杖头木偶无论从表演的水准,还是场面的豪华精妙,都是民间戏班无法比拟的,因此也只能是皇宫府邸里的享受了。因为大台宫戏的观众群基本是贵族,演出的声腔剧目也就自然随着北京地区宫廷演剧的习尚发生变化,昆曲、乱弹、京剧成为它依附的声腔。

而在北京平民阶层最盛行的却是一个人就可以演出的扁担戏。这种偶戏形式介乎杖头木偶与布袋木偶之间,广泛活跃于河北民间。新中国成立后,扁担戏艺人与来自辽宁的辽西木偶队等机构,共同组成中国木偶艺术团,他们学习了湖南祁阳杖头木偶的表演方法,成为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杖头木偶表演团体。

此外,北京还有一种杖头木偶,被称作推偶。清代黄竹堂的《日下新讴》对北京的木偶戏有诗说:“丝牵板托竿头戳,弄影还从纸上看。”他在对这首诗歌的注释中,提到了木偶的几个分类,其中,用长丝线牵引的称为“提偶”,这就是常说的提线木偶;“有置于竿首自下持之运动者”,称为戳偶,这就是上面提到的普通的杖头木偶。还有一类“板托平移者”被称作推偶。显然,这种推偶采用的仍然是杖头木偶的原理,但不用木杖,而用板来支撑偶身。正是这种杖头木偶的基本特点,这样的制作工艺,实际对偶人的动作有所限制,可以看出,推偶主要是在民间进行演出的。

河北的杖头木偶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地区,尤以晋州、吴桥、馆陶等地颇有影响。晋州木偶的制作和表演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偶人制作拥有较为丰富的艺术经验,形成了行当艺术与偶人雕塑相结合的艺术风格。馆陶县木偶,也被称作肘大偶,较广泛地流行于河北、山东交界地区,因为附属声腔与流行当地的戏曲音乐有所不同,而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

杖头木偶

此外,河南的杖头木偶也被称作肘偶、大头偶、抱偶等,较广泛地活跃在基层社会

四川偶戏在宋代就以百余人的“川鲍老”而闻名。而四川木偶戏则从川剧五种声腔中汲取艺术养分,逐渐成为四川民间演剧的主要形式,其数量众多的木偶班社,大大超过了川剧班。在各类型的偶戏中,尤以川北杖头木偶、成都木偶最具代表性。

湖南偶戏,也被称作木脑壳戏、举偶、矮台班等。因为木偶戏的演出与人戏相比有舞台小、角色造型小等特点,因此相比人演的“高台班”,偶戏也就有了“矮台班”的称谓。湖南偶戏形式多样,遍布各地,虽然常常以当地流行剧种作为主要声腔,但是在许多古老剧目,如《目连》《观音》中却保留了更为古老的声腔特点。湖南的湘剧老艺人甚至称木偶班艺人为“大师兄”,以示偶戏的生成历史之早。湖南各种偶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很多独特的艺术表现,清代后期木偶经过改良,并吸收地方大戏,涌现出演唱祁剧弹腔的祁阳派、演唱长沙湘剧的衡山派、演唱辰河高腔的龙山派、演唱常德汉剧的常德派。解放以后,湖南的杖头木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内外颇有盛名。

偶戏表演

湘西杖头木偶,主要流行于湘西怀化、溆浦为中心的湘、鄂、川、黔等地,一般配合宗教祭祀活动。特别是伴随着古老剧目《目连传》《香山》而演出的偶戏,在土家族苗族汉族聚居地拥有广泛的影响。

石阡木偶戏是贵州东北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杖头木偶,又称傀儡戏。据说明代由湖南辰、沅一带传入,主要流传于石阡为中心的湘、鄂、川交界地区。解放初,有泰洪、太平、兴隆、天福、杨本家等木偶戏班,颇负盛名。石阡木偶戏的表演,形式独特,木偶的眼珠、嘴唇可以活动,并装有裤腿和双脚,因此,在表现人物情态动作的时候,动作丰富,表情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