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唐代巧妙的木偶制作工艺:《木偶》为你呈现

唐代巧妙的木偶制作工艺:《木偶》为你呈现

【摘要】:唐代木偶戏所用的偶形及其制作工艺都已经非常成熟,有的木偶装置今天看来也是相当神奇的,甚至不可思议。有一篇唐传奇叫《马待封》,里面介绍了当时的巧匠马待封制作木偶的故事。领命以后,马待封一心扑在木人上,废寝忘食地进行研制。唐高宗限定他三个月内交货,误期重处。第二天早朝,群臣议完国事后,唐高宗召马待封入朝受封。唐高宗向群臣宣布说:“巧匠马待封制造木人有功,朕……”

唐代木偶戏所用的偶形及其制作工艺都已经非常成熟,有的木偶装置今天看来也是相当神奇的,甚至不可思议。有一篇唐传奇叫《马待封》,里面介绍了当时的巧匠马待封制作木偶的故事。

森严的帝王深宫里,单调乏味,武皇后对老一套的琴棋书画玩腻了,闲极无聊,总想找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儿来开开心。那天,她读过史书,得到启示,竟异想天开地要唐高宗给她一批木头人,供她使唤。这可给唐高宗出了一道难题了。

武则天画像

唐高宗摇摇头说:“书上记的都是古人的事,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哪有造出的木人能干事儿的呢?”

武皇后反驳说:“偃师造木人的事太遥远,难说是真是假。可是隋朝的黄兖造出那么多小木人,什么活儿都会干。前朝的事,总该可信了吧。而且,本朝盛世,人才济济,难道还不如荒淫腐败的隋朝?”

经她一说,唐高宗倒无话可回。他来回踱步,喃喃自问:“本朝有这样的能人吗?”

“陛下,忘啦?”武皇后提醒唐高宗说,“那个叫马待封的,不仅制出了失传的候风鸟、指南车,而且替朝廷造了计里鼓车哩!朝廷的大臣都说他的奇巧超过古人,对了,你也这么跟我说过。”

唐高宗不觉地点了点头,是有一个马待封,住东海边,心灵得没人比得上。因为当时唐高宗说过一句“等待封你的官吧”,大伙儿也就把“马待封”的名字叫开了。可是不知是什么原因,后来没封他的官,他就回去了。

忽然,武皇后喜形于色地说:“他准会造木人,计里鼓车上不就有木人击鼓吗?快把他找来。”

指南车

一道诏书下去,地方官很快就把马待封送进京来。唐高宗在宫中接见他时说:“你用心替后宫造一批木人,待朕封你的官;若造不出来,朕要杀你的头。”

马待封梦想着当官,一来是因为受尽了官的欺压;二来由于上次没封官,许多地方官讥笑他:“嘿嘿,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凭你也要当官,撒泡尿照照自己吧。”他实在受不了。这回机会来了,得把全部才思拿出来,世间没有我马待封造不出的玩意儿。因此,他壮着胆子立下了军令状:“造不出木人,甘愿送上脑袋。”

领命以后,马待封一心扑在木人上,废寝忘食地进行研制。唐高宗限定他三个月内交货,误期重处。武皇后掰着指头数日子,眼巴巴等到了这一天。马待封被带进了皇宫,向唐高宗呈上一副妆奁,说了几句什么,又被带出去了。

唐高宗转身回后宫,把妆奁交给武皇后。武皇后揭开奁盖,上面镶着的锃亮铜镜,正对照着自己的倩影。镜下是奁台,共两层,均安装了门和抽屉,都髹得红晃晃的,而且,还雕画了龙风花草,嵌着金银彩边。可是,打开门,抽出屉,梳洗用的巾、栉、粉、黛、钗、簪,应有尽有,唯独不见什么小木人儿。这可气坏了唐高宗,连声说:“可杀,可杀!”其实是唐高宗贵人多忘事,他是把马待封刚才说的话全忘了。马待封告诉他,欲使唤小木人儿,拧一下旁边的机关就行了。这时,武皇后已发现了那个机关,但不知是什么玩意儿,愣愣地望着。后来,她伸手一触,只听叭答一声,便出现了奇迹。

随着一声响,妆奁的边门吱呀打开,从里面忽然走出两位浓妆淡抹衣着华丽的小姑娘。她俩走到奁台的正面,打开门,拉出屉,一个人拿一把犀角梳,另一个人从里面拿出钗簪,转身走向武皇后。当前一个人将犀角梳递给武皇后,等她梳好头发后,接过梳放进抽屉,又拿出粉、黛。而另一个人已将钗簪替武皇后别上,并转身从抽屉里取了一条绢帕,待武皇后涂脂抹粉后,递给她擦手。武皇后梳理完,两位漂亮的姑娘关上抽屉和门,自动走进奁台内,带上边门,便什么声息也没有了。

唐高宗看得真真的,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忍不住又拧了一把机关,于是两位木人小姑娘又走出奁台,重新表演一番,再回到奁台内。“奇人奇人!”唐高宗赞不绝口,“以今验古,看来书上记的不虚。”

武皇后问道:“封他官吗?”

“封,封。”唐高宗乐呵呵地答应着,“本朝有这样的奇才,正是国家昌盛的表现,凭他的才智必能助朕治理天下。”

第二天早朝,群臣议完国事后,唐高宗召马待封入朝受封。唐高宗向群臣宣布说:“巧匠马待封制造木人有功,朕……”正要说出所封的官职时,他身旁的一位大臣凑近,低低地说道:“陛下金口玉言,出口就不可改变,‘待封’就是等待着封,一旦封了他的官,陛下的话不是被改了吗?”听他这么一谏,唐高宗觉得有道理,为了维护自己言出不改的威严,马上话锋一转,接下去道:“先赐你黄金百两,再替后宫制一批木人,待朕封你为官。”

唐高宗

马待封对唐高宗还抱着希望,以为他真会封自己的官,因此又替武皇后造了几个木人儿。这几个木人儿,各有分工,有的扫地,有的铺床,有的理衣,有的沏茶……从此,武皇后便喜欢上木人儿了,专门使唤她们干活儿,不再感到寂寞了。

日出日落,花开花谢,转眼之间,夏去冬来。马待封渐渐醒悟了,他只有等待被封官的份儿,绝不会真被封官。因此,他感到被欺骗的耻辱,一气之下离开了京都长安出家做了和尚。

十多年过去,高宗驾崩,到了武则天自己称帝的时代,她又想造几个木人儿,可是马待封不辞而别后,杳无音讯,还有谁会制造呢?于是她派人到处贴告示,以封官为悬赏,征求能工巧匠。几个月后,有一个身穿百衲衣的老和尚,自称能造木人。武则天喜出望外,立即召见,并说:“若能造出木人,朕将封你……”老和尚连忙打断武则天的话,说道:“贫僧名叫吴赐,吴赐嘛,就是‘无赐’,只想将奇巧绝技留存于世,传给后人。”武则天听出话外有音,一辨认,果然是昔日的“马待封”,直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但她求制木人心切,也就装糊涂,催他尽快去制木人儿。

这一次造的比上一次更奇巧,造的是一只四尺五寸的大圆盘,放置在一只大乌龟背上,一切机关都藏于龟的肚子里。盘中垒起一座三尺高的山,围绕山麓的是酒池,外层又有崇山峻岭环抱。池中生长的绿色的荷叶,盛开的粉红的荷花,都是用铁锻造的。每一片荷叶上托着一盏酒杯,承接着从山腰里伸出的龙头吐出的美酒。酒杯一满,龙口马上就停止吐酒。当宴饮时,哪一个人忘记了喝酒,山中立刻就洞开一门,走出一个木人,来到面前催酒,直等喝完才回进山洞。而且,圆盘能够自动转动。一直到酒席结束,一切活动也就停止了。

这一次,武则天真的要封他的官,可吴赐什么也不要,只求女皇把他的技艺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木俑

除此之外,关于唐代木偶制作工艺,还有以下几条史料。《贞观政要》记载:

贞观七年,工部尚书段纶上奏说要引荐能工巧匠杨思齐入朝。唐太宗下令试试他的本领,段纶就让杨思齐做木偶戏的戏具。唐太宗对段纶说:“推荐的能工巧匠,必须对国家有益,你让他做这些东西,不是鼓励百工做奇巧的戏具供人娱乐吗?”于是下诏将段纶贬官,并且禁止了这种游戏。

这一段话很有意思,段纶向太宗引荐了一个巧手工匠,太宗需要看看工匠手艺高下,段纶就让杨思齐做木偶戏的戏具。这里就有一种可能,“傀儡戏具”(可能就是我们所谓的“偶形”)的制作难度非常大,只有难度大才能显示出工匠手艺的高明,为了向帝王展示自己手艺之精巧,杨姓工匠刻意雕了木偶造型。木偶造型制作难度大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栩栩如生的雕刻技术,另一个方面就是装置技术。汉唐时代木偶戏以提线木偶为主,那么装置技术就体现在用线条控制偶形的关节上了,唐代的能工巧匠已经掌握了这些技术。

另外,《封氏闻见记》之“道祭”中也记载:

玄宗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衢设祭,张施帷幕,有假花、假果、粉人、面兽之属。然大不过方丈,室高不逾数尺,议者犹或非之。丧乱以来,此风火扇。祭盘帐幕,高至八九十尺,用纸三四百张。雕镌饰画,穷极精巧。馔具牲牢,复居其外。大历中,太原节度辛景云葬日,诸道节度使使人修范阳祭,祭盘最为高大,刻木为尉迟鄂公突厥斗将之戏,机关动作不异于生。祭讫,灵车欲过,使者请曰:“对数未尽。”又停车设项羽与汉高祖会鸿门之像,良久乃毕。缞绖者皆手擘布幕,收哭观戏。

从文中推测,这里只是祭盘的展示,没有艺人来操作,“机关动作,不异于生”大概指的是装置比较精巧,人物造型、打斗场面栩栩如生,说明当时木偶制作工艺已经比较先进,比汉代的“偶”“俑”更加灵活。同时,这个时期的偶形雕刻技术也应有很大进步,已经能雕刻出性格各异的人物造型,人们能从造型中分辨出项羽与汉高祖,可见当时偶形雕刻、化妆方面的技术已经达到一定高度。

《朝野金载》中更有一些奇妙的工艺:

洛州有位县官叫殷文亮,心灵手巧又喜好喝酒。这位县官自己雕刻一个木人,身上穿着粗丝彩衣。每到聚宴饮酒时,小木人为人敬酒都很有次序。这位县太爷还制作了一个歌女机器人,既能唱歌又会吹笙,而且都符合节拍乐律。如果酒杯里的酒没有喝干,木制机器人就不再给你斟酒;如果没有喝尽兴,那个木制女歌舞艺人,就连唱带吹地催促你继续饮酒。这两个木制机器人,谁也猜测不出它们的机关奥妙来。

这里的木人不但能斟酒、吹笙歌唱,还能顺应饮酒人的节奏调整其节奏,颇为神奇,类似于现代的机器人。这里或许有些夸张的成分,但唐代偶形制作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是不争的事实。

唐代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