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乃是世界文明重大成就之一。这些学者们的推崇,表示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了相当深的认识,同时,一些当代的史评家认为此推崇已达极点。中国创造了为今日人们已知的,最高级的世界文明……文明的中国人,谦恭有礼,是多么的完美!……中国人高雅的风采,在任何环境里,都是表露无遗。……也可以说,中国人,是所有人类中最有深度的人。[2]像世界上大多数民族一样,中国人常认为他们是最光荣的和最文明的民族。......
2023-08-16
自由诗——写像主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多愁善感——完美的形式
要了解中国诗,只看李白的,是不够的。必须认真的沉浸在许多的诗人中,去了解他们各自独特的诗法。中国诗有某些微妙的味道,我们西方人实在不容易翻译得出来。我们从来没看到一个字,即一个单音节,会有什么生动但却表示无尽的意义;我们从来没看到从上到下,从右到左这样的诗句的安排;我们捕捉不到那种韵律,这是古代诗人所留下来的格律;我们听不懂那些抑扬顿挫的音调;即使我们对这些诗法都了解;若是东方人的诗,要由西方人来念,那就非走样不可。一首优美的中国古诗,就像是一座精美的山楂花瓶。对我们西方人来说,它只不过是一种带点矫揉造作的“自由”或“想象”的诗,我们外国人只能一知半解,无法完全领会,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们所能看得出最突出的一点是“简洁”。我们会自然而然的认为这些诗有点轻佻,因为它们没有John Mil-ton(1608-1674,英国诗人)和荷马(古希腊诗人,约生于公元前9世纪左右)的那种壮丽和冗杂,而令人感到一种虚空的失望。因为诗是即兴之作,要是拖得漫长的,就不能算是诗了。诗的用意如画,一挥即成,一看即知。在短短的几行间,道尽一番哲理。理想的诗是带有韵味,而意境无穷的。因为诗的本质是画,而中国文字的本质是形象,因此,用文字表示出的中国语,便自然的流露出诗意。而在画中更可以表现出诗情,规避了不可言喻的抽象。由于抽象,再加上那种文化,使得中国的文字富有一种微妙启示而神秘的魔力。因此,在相同的形式下,中国的诗溶合了启示性和简洁性。而诗本身则透过它所描述的画,企图揭示所看不见的某种更深一层的东西。中国的诗,不是讨论,而是暗示;是含蓄,而不是明言。也只有东方人才能够体会出诗中的真意。中国人说:“古时候的人认为诗的最高境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像中国人的风范和艺术一样,中国的诗是在平静和简洁中含有无限的优雅。它摒弃了隐喻和比拟,而藉着事物的含蓄,来表现出事物的本身。它避免夸张和感情,而是藉着了解和约束,诉诸于纯熟的心灵;在形式上,它绝少有罗曼蒂克的激动,而只知以宁静的古典的方法,来如何的表示出强烈的感情。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厌烦于这些诗中的那份感伤——对于时光的飞逝,人的不能青春永驻,国家的不能永保富强,而感到的一份无限的怅惘。我们感到中国的文化在明皇的时代里,已经是老态龙钟了。此时的诗人,就像一般的东方的艺术家,喜欢重复老题,喜欢把他们的艺术才能发挥到毫无瑕疵的地步。但什么也比不上诗,它那优美的表现、温柔而适度的感情,以及那朴实而简洁的诗句,里面包涵了最深邃的思想。我们知道在唐朝,诗风最鼎盛,几乎每一个中国的年轻人都会写诗,而每一位读过书的人,都能够朗朗诵诗。假如上面所说不错,那么我们对于这个问题:为什么几乎每一位有教养的中国人,既是一位艺术家,也是一位哲学家?也就很容易找到答案,李白和杜甫即是其中之一呀!
有关华夏文明的兴盛的文章
中国文化乃是世界文明重大成就之一。这些学者们的推崇,表示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了相当深的认识,同时,一些当代的史评家认为此推崇已达极点。中国创造了为今日人们已知的,最高级的世界文明……文明的中国人,谦恭有礼,是多么的完美!……中国人高雅的风采,在任何环境里,都是表露无遗。……也可以说,中国人,是所有人类中最有深度的人。[2]像世界上大多数民族一样,中国人常认为他们是最光荣的和最文明的民族。......
2023-08-16
中国文学的博大——浪漫文学——历史——司马迁——散文——韩愈论《佛骨表》前面所论唐诗,只不过是中国诗史中的一部分。而诗,在中国文学中,仅是一小部分而已。西洋人评价很高的小说,在中国却遭到贬值。几乎所有中国有名的小说,都是历史小说的形式。在中国的文学中,最受重视的是历史的作品;而其写作的风格也是最受欢迎的。中国的散文则比较有生气;因为艺术在中国是不被禁止的,优雅尽可发挥。......
2023-08-16
于中国奉行几近千年的封建制度,并非这些征服者所创造的,而是渐渐成长的。在这55个侯国中,最重要的乃是齐国与秦国。齐国奠定了中国政府的根基,而秦则吞并六国,建立一统帝国,其国威远播,震撼全世界。我们可以从《周礼》一书中,察知前述各种典制的明确陈述。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史乃为妄作胡为与不时改革的混合史。在四分五裂、异常混乱的情形下,中国的精神生活表现出蓬勃的活力,困扰了历史家的通则。......
2023-08-16
老子是一个描述词,其意义乃是“古博真人”;他的真实姓氏,据说是李——那就是说一棵李树。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人,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万物的法则是道,行为的法则也是道,根究而言,这两种道其实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人生的本质因而是自然的节奏之一。老子认为在远古之时,人与其生活皆源自大自然,因而是朴实且安乐的,并且整个世界也是和谐快乐的。......
2023-08-16
中国精神其实就是华夏历史文明的普遍性。华夏历史文明的本质特征是,理想与现实是统一的。理想与现实统一是华夏历史文明总的特征,分而言之,包括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民族与世界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等方面。华夏文明的最高理想是“平天下”,华夏文明是中原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共同创造的。根据华夏文明观,华夏历史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不同是人类多元文明的体现。......
2023-07-04
杨朱似是而非的宣称,人生充满着痛苦。杨朱认为世间无神,也没有来世。时间也许会证明:假如人人心存杨朱的想法,那么人类将无以自存。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中国社会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前之所以分崩,一部分是由于自利主义传播的关系。此所以有孟子——西洋的 Dr.Johnson——大声疾呼反对杨朱的享乐主义和墨子的理想主义。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
2023-08-16
恰如一缕曙光,指引着我们去寻找我们的诗与远方。愿各位同学也能够从中获得感悟和力量,让自己能够有更为宽广的胸怀去拥抱诗与远方。余秋雨先生的“诗与远方”是“寻找远方的自己,开创圈外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诗与远方”就是身体力行地去拓展自己生命的深度和宽度。白岩松告诉我们“诗与远方”尽在阅读。不知道亲爱的同学们在学习了本单元之后,对“诗与远方”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2023-07-19
(一)华夏文明的核心内容是中原文化费孝通先生从民族学视角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论断。正是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形成中发挥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佛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也成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商周三代的核心统治区都在中原,三代文明是礼乐文明。褒扬者认为中原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主流,其中积淀的价值观值得传承和弘扬。......
2023-07-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