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篇首章记载了孔子“君子有三恕”的思想,故以“三恕”名篇。所谓君子讲的“三恕”,即君臣、父子、兄弟之间要讲恕道,要讲忠信、孝悌之道。孔子曰:“君子有三恕1: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士能明于三恕之本,则可谓端身2矣。”......
2023-11-01
孔子的另一面——金科玉律
因此,智慧始于家。而一个有素养的家的成员,便是社会的基础。孔子与歌德均认为自我发展为社会发展的基石。子路问“君子之道”,孔子说:“修己以敬。”从孔子与其门徒的对话,我们发现孔子心目中的完人,是一个哲圣兼备的“超人”。孔子心目中的这个“超人”,是兼备苏格拉底的“智”,尼采的“勇”,以及耶稣的“仁”,这个三达德的完人。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孔子不仅是个智者、学者,还是德智兼备的人。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能用之于世,始能谓之智。
诚是性的根本。孔子说:“君子胡不慥慥尔?”又说:“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又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又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但,孔子又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又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寡言,言而必中。……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君子言行中肯”;“君子中庸”;“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18]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19]孔子完全接受金科玉律(The Golden Rule),然而他所订定的金科玉律却早于Beth Hillel的400年,早于耶稣的500年。仲弓问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句话,孔子曾再三反复阐述,并把它归于一个“恕”字。子贡曾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答道:“其恕乎”。他不像老子,他不希望以德报怨。有一次,他的门下问他:“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答道:“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君子的本性,富有恻隐之心。他不因他人的成就而愤懑;他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因为邻人有过,我们皆应分担。君子非礼勿言。君子对人有礼友爱,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君子居上不骄,为下不卑。君子之风,在于“重”一字。因为不重则不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不巧言、令色、足恭,君子之敏于行,因为敏则有功。……这就是君子高贵的原由。君子对其亲友,因持之以礼;但对其子,则不过份亲昵私爱。孔子对于君子,下了一个结论——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大思想家(Megalopsychos或Great-Minded Man)极为相同——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教,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有关华夏文明的兴盛的文章
导读本篇首章记载了孔子“君子有三恕”的思想,故以“三恕”名篇。所谓君子讲的“三恕”,即君臣、父子、兄弟之间要讲恕道,要讲忠信、孝悌之道。孔子曰:“君子有三恕1: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士能明于三恕之本,则可谓端身2矣。”......
2023-11-01
不仅如此,墨家要求君子必须履行天下主义义务还深刻体现在,要求他们自始至终贯彻“不亏害人”的公义原则,将其作为为政者应当奉行的第一原则,将不亏害他人作为优先于包括某一国或某一家的荣誉、富足在内的诸种善的先决条件,明确反对为了某一家、某一国的利益而亏害他人。墨家以公义原则为参照对许多以亏害他人为代价的行为进行了谴责。......
2023-11-16
孔子以道德为标准将人分为君子与小人。[译文]孔子说:“君子向上,以求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财利。”[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帮助别人干坏事。小人与此相反。”[译文]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苛求别人。”......
2023-11-16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这反映出孔子在治学上的一个弊端,即盲目崇拜古人留下来的思想道德观念,顽固不化,不能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之所以“述而不作”,就是因为太过笃信古代文化,认为最原始的思想理念才最值得提倡,而否认新兴事物,否认社会的进步。......
2023-11-22
孔子之道广大,而尤重实践。夫仁人与圣人,既不易得而几矣,其次惟君子可学而至,故孔子每称君子。孔子所谓君子,喻德者多,喻位者少。孔子所谓君子,非通一能一艺之人而已,故《论语》曰:子曰:“君子不器。”已上皆论为子夏之学者之弊。以上所论,盖举孔子所称君子之一体而言之。孔子固又尝论君子之全德矣。......
2023-11-21
“亲亲”是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因而是符合天地运行规则的道德行为。一定血亲范围内的相亲相爱是人天性的自然流露。按照古人的说法,亲子关系是天然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注定的,是不能自由选择的,这种关系是不能改变的。孔子把“亲亲”作为思想的出发点,符合人的天性和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孔子的学说就因此有了最坚实的逻辑支点。......
2023-11-01
忠恕之道在儒家学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忠”道为践行仁的最高标准,而“恕”道则为最低标准。忠恕之道是儒家为人处世方法,共同点是从自身出发推行仁爱,由己及人。儒家将忠恕作为行仁之方,其亦被后世儒家学者叫作“絜矩之道”,并将其作为伦理上的准绳。孔子之“忠”道不仅对君臣关系加以限制,同时要求对国家尽忠。以己之心度他人之心,此为恕。......
2023-11-01
在西方文化中,道德“金律”具有泛指与特指两方面的含义。较之《圣经》中的“金律”,忠恕之道同时包含道德的最高要求与最低要求,其内涵更加丰富和具体,是内容完满的、无缺陷的“金律”,是人类应普遍遵守的伦理道德原则。儒家忠恕之道作为道德“金律”,并不是对某一国家或个人的道德要求,而是被全人类所普遍认同并遵守的道德准则。世界人民无论在处理人际问题还是国际问题上,均应遵守忠恕之道这一被普遍认同的伦理道德原则。......
2023-11-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