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表白以达意而止,不以富丽而工,更不应强不知以为知而妄说,此实为孔子的首要课程。孔子最关注的乃是把他的哲理运用到行为与政治上,因此他避开形上学,并且训示门徒不要费心于怪异与天理之事。因此,现代评论家都称他为不可知论者。当子贡问人死后有知,还是无知时,孔子拒绝给予明确的答复。当樊迟问智,孔子答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这正是孔子哲学的主旨与本质。......
2023-08-16
诞生与少年时代——结婚与出妻——门人与教授法——容貌与人格——妇人与老虎——善政的定义——孔子的从政——周游列国——晚年的慰藉
孔夫子——至圣先师,鲁国人,公元前551年生于现今山东省曲阜县。在中国的传奇中,孔子的年轻母亲生孔子是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据说,他的母亲祷于尼丘而得孔子,当他的母亲在洞穴产下他时,神龙护卫在旁,女神更把香气散满空中。听说他生具龙背,牛唇,阔口。中国系谱家告诉我们,孔子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命中注定为孔氏家族的祖先,其家族一直繁衍到今天。百年前,他的子孙约有1.1万名;他的出生地几乎全住着孔氏家族——其中之一曾担任中国南京政府的财政部长(译按:系指孔祥熙先生)。
当孔子降生时,他的父亲已经70岁,过了3年便去世了。年幼失怙的孔子,每当课余的时候,便帮助母亲料理家务,或许,老成庄重正是孔子一生的真实写照。虽然如此,他仍然有闲暇而能精于射艺与音乐。尤其是音乐,更是耽溺喜爱:有一次,他在齐国听到了华美的韶乐,竟然变成了素食主义者,而有“三月不知肉味”之叹。他当时似乎并不同意尼采所谓“哲学与婚姻不能并存”的主张,19岁娶妻,23岁出妻,以后似乎一直未再结婚。
22岁时,孔子开始他的教书生涯,把他的家当作教室,收取适度的报酬,不论多寡,只要门徒自行奉上即可。孔子以诗、历史及礼节教导学生。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如同苏格拉底,他述而不作。我们所以得知他的思想,主要经由他的门人弟子不可靠的零散记录而来。他为哲学家立了一个楷模——不攻击其他的思想家,且不花费时间于无意义的辩驳上。他不教导学生很严谨的逻辑方法,但却小心地指出门人的谬误以使锐他们的心智敏锐,同时,严格地要求他们心思的敏捷。所以他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相信唯有上智与下愚不能从教导中获得裨益,并且若人格与心智不能平衡发展,就无法真实地研究人道哲学。所以他说:“三年学,不至于穀,不易得也。”
起初,他只有少数几个门徒。后来,列国人民都知道他在“牛唇阔口”之后,另有渊博的学识与一颗仁慈的心,都来向他求教。因此最后他能夸称门下弟子为数共有3000人,并且多数身居列国的权要高位。大约有70名学生和他生活在一起,这种情形有如印度的新教徒与其教主朝夕共处一样,师生之间产生相当真挚的感情,因此,当孔子遇难或受谤时,其门人也常忠告劝导。虽然孔子对待门徒很严格,但他爱他们甚于自己的儿子。当颜渊死时,孔子悲痛异常,若天丧自己。当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又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懒散的学者躲避孔子,或者受到他的严厉斥责,对于自放于礼法之外的懒人,他不是以杖击,就是以口诛。他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平日闲居在家,他也一丝不苟,出门时,便如见大宾。他以诗、历史、礼仪及哲学教导学生。中国画家绘画孔子晚年的肖像,把孔子描绘成秃头、倔强的老人,表情严肃,毫无幽默感,更少温柔,但有敏锐的美的感受性。一位乐师描述孔子中年时的模样。
吾观孔仲尼有圣人之表,河目而隆颡,黄帝之形貌也。修肱而龟背,长九尺有六寸……然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洽闻强记,博物不穷,抑亦圣人之兴者乎?
据传奇记载,他有49个显著的特征。当他周游列国时,有一次一件偶发事件,使得他与跟随的门徒分开离散,由于一位旅行者的描述,门徒们很快便寻找到他。旅行者述说他看见一个相貌怪异的人,“纍纍若丧家之狗”,当门人把这些话从实转告孔子时,他欣然而笑曰:“然哉!然哉!”
孔子是旧式的教师,相信师生距离的保持,乃是教授法所不可或缺的。究实而言,假使不“正”,他就不算什么了,礼节的规范是他的“食肉”与“饮料”。他尝试制衡本能的自然享乐主义与谨严的禁欲主义。有时他似乎太耽于自我评估。他温和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又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又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这些话,他谦逊地表示出他的伟大。他的弟子告诉我们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自认是个传述者,而非创作家,并且声称他仅取法尧、舜的榜样,勉力仿效。他极需名位,但他不愿不依正道来获取或保有;他一再地拒绝不正的列国所给予的高位。他劝门人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在他的学生之中,有一位是鲁大夫孟釐的儿子,通过他们的关系,孔子被引见给洛阳的周王室;但他对官爵并不热中,就我们所知,他主要去求见垂死的老子。回到鲁国时,孔子发现鲁国秩序大坏,争乱不已,因此,他和几个门徒离开鲁国,来到隔邻的齐国。在跋涉荒凉的崇山峻岭途中,他们很惊奇地发现一位老妇人痛哭于墓旁。孔子叫子路去问妇人何以如此悲伤。她回答说:“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当孔子问她为何老住在这么危险的地方时,她答说:“无苛政。”孔子于是对门人说:“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齐景公召见孔子,并且称赞孔子关于善政问题的答复。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想把尼谿的田地封给孔子,但孔子不愿平白接受俸禄,遂拒绝了。景公打算聘请孔子为处理国事的顾问,但宰相晏婴劝阻说:“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今孔子盛容锦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孔子在齐国不得志,只好回到鲁国教授门徒,15年后才出来从政治国。
公元前第6世纪之初,孔子的机会来临了,他被任命为中都宰。根据中国的传说,在孔子的治理下,中都城的百姓都变得诚实起来,以至道不拾遗。后来,鲁定公提升孔子为司空,孔子乃别五土之性,并改进农业。不久,擢升为大司寇。据说,孔子就任后,设法律而不用,全国无奸民。中国史籍这样记载:“鬻牛马者不储价,卖羊豚者不加饰。男女行者,别其涂,道不拾遗。男尚忠信,女尚贞顺。四方客至于邑,不求有司,皆如归焉。”
这些记载实在太完美了,以至于不可能是真的,无论如何,它总是完美得令人无法抚爱。无疑地,反抗孔子的人将深藏不露,而给孔子设了陷阱。历史学家告诉说,邻国很嫉妒鲁国,害怕鲁国日渐强大。齐国一位多智谋的大臣提出一个策略,以离间鲁定公与孔子。于是,齐景公挑选了一群能歌善舞的美女和120匹的骏马送给鲁定公。定公非常欢喜,沉迷其中,不理孔子的忠告,渐渐疏远大臣,不问政事。子路说:“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满不情愿地离开鲁国,开始过着13年的旅游生活。[16] 后来,他评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诚然,那是人类最该受谴责的疏忽本性:美德与美色常无法兼顾。
孔子与其少数的忠实门徒不再受到鲁国的欢迎,从一国游历到一国,有时受到礼遇,有时则饱受惊险与匮乏之苦。有两次,受到恶棍的攻击;有一次,绝了粮,以至于子路愠见说:“君子亦有穷乎?”卫灵公欲把国政委托孔子,但孔子不苟同卫灵公的政策,遂拒绝。有一次,当孔子师生一行经过齐国时,途中遇到两位年纪很大的老人,他们如同老子,隐归田园,不再过问政事,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其中之一认得孔子,责备子路跟随孔子,这位隐士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孔子对这个指责怅然若失,深思良久,但他仍然希望有一个国君会给他一个改正天下无道,使人民获得安宁的机会。
最后,当孔子69岁时,季康子执掌鲁国政柄,遣派3个官吏来探望孔子,送来适当的礼物,并邀请他回鲁国。孔子在最后5年中,过着纯朴尊荣的生活,鲁国的主政者虽常就教于孔子,但孔子聪明地隐退于著述中,献身于考订经书和撰写鲁国的历史。当叶公向子路探问孔子,子路不回答,孔子知道后,便对子路说:“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以诗与哲学安慰他的孤寂,并为他的本能与他的理性能相互一致而高兴。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死于72岁。有一天清晨,孔子负手曳杖唱着一首悲惨的歌:
太山其坏乎,
梁柱其摧乎,
哲人其萎乎。
当子贡来探望孔子时,他说:“夫明王不兴,则天下其孰能宗余,余逮将死。”遂寝病,7日后就逝世了。门人厚葬孔子,表示出他们深厚的感情,并在墓旁搭建茅屋守丧3年,悲痛得像死了父亲。3年后,所有的弟子都离去了,只有最敬爱孔子的子贡哀悼于墓旁,又守了3年丧。
有关华夏文明的兴盛的文章
思想表白以达意而止,不以富丽而工,更不应强不知以为知而妄说,此实为孔子的首要课程。孔子最关注的乃是把他的哲理运用到行为与政治上,因此他避开形上学,并且训示门徒不要费心于怪异与天理之事。因此,现代评论家都称他为不可知论者。当子贡问人死后有知,还是无知时,孔子拒绝给予明确的答复。当樊迟问智,孔子答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这正是孔子哲学的主旨与本质。......
2023-08-16
老子是一个描述词,其意义乃是“古博真人”;他的真实姓氏,据说是李——那就是说一棵李树。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人,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万物的法则是道,行为的法则也是道,根究而言,这两种道其实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人生的本质因而是自然的节奏之一。老子认为在远古之时,人与其生活皆源自大自然,因而是朴实且安乐的,并且整个世界也是和谐快乐的。......
2023-08-16
中国精神其实就是华夏历史文明的普遍性。华夏历史文明的本质特征是,理想与现实是统一的。理想与现实统一是华夏历史文明总的特征,分而言之,包括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民族与世界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等方面。华夏文明的最高理想是“平天下”,华夏文明是中原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共同创造的。根据华夏文明观,华夏历史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不同是人类多元文明的体现。......
2023-07-04
杨朱似是而非的宣称,人生充满着痛苦。杨朱认为世间无神,也没有来世。时间也许会证明:假如人人心存杨朱的想法,那么人类将无以自存。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中国社会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前之所以分崩,一部分是由于自利主义传播的关系。此所以有孟子——西洋的 Dr.Johnson——大声疾呼反对杨朱的享乐主义和墨子的理想主义。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
2023-08-16
中国诗有某些微妙的味道,我们西方人实在不容易翻译得出来。一首优美的中国古诗,就像是一座精美的山楂花瓶。由于抽象,再加上那种文化,使得中国的文字富有一种微妙启示而神秘的魔力。因此,在相同的形式下,中国的诗溶合了启示性和简洁性。就像中国人的风范和艺术一样,中国的诗是在平静和简洁中含有无限的优雅。......
2023-08-16
(一)华夏文明的核心内容是中原文化费孝通先生从民族学视角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论断。正是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形成中发挥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佛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也成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商周三代的核心统治区都在中原,三代文明是礼乐文明。褒扬者认为中原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主流,其中积淀的价值观值得传承和弘扬。......
2023-07-04
武帝为了解决日趋严重的民生经济问题,推行经济改革政策,实施社会主义,建立国营制度,以防止私人独占山川的资源;避免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国家收买过剩的物品,当物价高涨时,国家便抛售这些物品,于是物价便下跌。为了方便货物买卖交易,武帝并令由官铸五铢钱,通行全国。100年后,武帝的这些革新措施,被人淡忘了,并遭到恶言相向。但当他发现社会的混乱竟日益严重时,他心碎了。......
2023-08-16
中国精神是抽象的,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依托于华夏历史文明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模式。正如上文所述,华夏历史文明的本质特征,即中国精神,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根据华夏文明观,没有一种固定的制度模式是完美的,也没有一种固定的道德模式是完美的,无论是制度还是文化都属于历史的范畴,都是不断发展的。......
2023-07-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