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农村观众和电视剧:如真似幻,文化与赏析

农村观众和电视剧:如真似幻,文化与赏析

【摘要】:由于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农村观众对新闻、谈话节目、体育节目甚至娱乐节目的兴趣都不及对电视剧那么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观众的电视剧趣味显然也在发生着转变。这些都会影响农村观众对电视剧的文化需求。年纪大的农村观众观看医疗健康咨询类电视节目比较多,会选择与自己的生活体验有较大关联的电视剧。“三农”题材的欠缺,与电视剧创作者有很大关系。

由于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农村观众对新闻、谈话节目、体育节目甚至娱乐节目的兴趣都不及对电视剧那么高。对于他们而言,电视剧才是正片,其他都是杂牌节目。他们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难得有机会欣赏歌剧,也不怎么看文学作品,电视剧几乎是他们唯一能够理解的故事性作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观众的电视剧趣味显然也在发生着转变。新农村建设的兴起,使农村有了更多经济形态,从事农业的人口在减少,从事农业的时间也在减少,农村经济获得多元发展。这些都会影响农村观众对电视剧的文化需求。

虽然电视剧观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村观众,但电视剧中真正的农村题材所占的比例其实并不高。由于并没有多少对口的节目可供农村观众选择,因此,农村观众观看的电视剧类型并不集中在某些题材,而是呈现复杂多样的面貌。

年纪大的农村观众观看医疗健康咨询类电视节目比较多,会选择与自己的生活体验有较大关联的电视剧。这些年,由东北二人转演员出演的《乡村爱情》比较火,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收视率非常高的《还珠格格》播出的时候,也吸引了许多农村的观众。这些古装题材的电视剧,农村观众比较喜欢。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农村观众也比较喜欢看。由于受教育水平所限,农村观众平时不太可能接触历史类图书。因此,这些电视剧是他们了解历史非常重要的渠道。对于他们而言,历史剧就是历史,他们很难形成一种正确的电视剧意识,往往将历史电视剧作为史实看待。

电视剧中的农民形象是怎么样的?改革开放之后,有许多农民进城打工,放弃了自己从事的农业,成了农民工。农民工干的是工人的工作,但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相比于城市居民,他们的处境较差。农村与城市的两元结构直到最近这几年才有所改变。

表现农村生活、农民状况的电视剧不多,农民在电视剧中处于不被重视的境况。这种情况主要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由于经济上的劣势,农民并不是广告商所青睐的消费者。广告商并没有将购买力相对不足的农民放在心上。这就注定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电视剧,不会将农民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电视剧中农民形象在数量上的不足,说明了农民作为广告对象价值的欠缺。

具体到农民形象,电视剧当然不会完全根据农民的现实状况来创作。电视剧对农民形象的塑造,同样是基于电视剧艺术特性和市场特性的要求。在电视剧上看农村、农民是会失真的。电视剧可能美化了“三农”的形象,也可能会夸大一些细节。

“三农”题材的电视剧是契合农民生活的,但是这些题材的电视剧有以下不足:一是数量少,可选择性很差;二是这类题材的电视剧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农村现状,许多农民看了之后,觉得与他的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距离,他们并不能够获得真正的艺术体验。

“三农”题材的欠缺,与电视剧创作者有很大关系。很多作家和电视剧的编剧、导演、演员等对于农村并没有很深的了解,因此,很难有这一类的文学作品可供改编,并且也不太能够真正反映农村的真实面貌。从而导致“在这些电视剧里,情节是什么极为次要,关键在于它是由什么人来出演,演员自身的叫座率远远大于剧作本身的艺术魅力”(安宁:《评当前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繁荣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农民工的主体已经不再是上了年纪的早期打工者,而是第二代中青年,他们在许多方面都与第一代农民工有很大差别。因此,农民工题材的电视剧还是可以进一步挖掘的。

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农民工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变迁。对这个群体的影像记录和表达,对于我们直观地了解社会的发展演变是很有意义的。农民工数量众多,他们外出打工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不少可歌可泣的事迹。农民工群体中那些具体、鲜活的人物,是可以成为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的。

现代中国建立在广大劳动者辛勤劳动的基础上。这样的劳动者,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影视作品的重要内容。

电视剧虽然不是纪录片,不一定能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但是“三农”题材的电视剧在促进人们对农民工关注的同时,可以促进他们境况的改善。电视剧是在扶贫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的作品,能够让全社会关注某一种社会现象,以及某个弱势群体,从而提高这个群体整体的经济水平和发展水平,让他们取得更公正的社会待遇。“用贴近农村生活的影视作品表现农民们的喜怒哀乐、反映他们的现实境遇和理想追求,不仅可以对广大农民起到应有的引导示范作用,同时可以唤起城市观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孔朝蓬:《论模式的突破与文化意蕴的彰显——近年来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