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女性与电视剧:职业文化差异下的审美趣味

女性与电视剧:职业文化差异下的审美趣味

【摘要】:男女两性在职业、文化水平、事业追求、家庭地位等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而女性往往是电视剧的主要观众。不同群体的女性对电视剧的选择存在较大的区别。城市女性和农村女性由于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电视剧审美趣味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女性演员是以怎样的身份来表演的,以怎样的穿着打扮亮相的,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电视剧中的。

男女两性在职业、文化水平、事业追求、家庭地位等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而女性往往是电视剧的主要观众。在某些美剧中,几乎没什么女性,可以说非常男性化。男性观众可以找到属于他们的电视剧类型,并形成独特的收视趣味。但在中国,基本上不存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从内容上来看,电视剧少不了爱情故事,缺不了一些煽情的镜头,因此,整体上是比较迎合女性的收看趣味的。就性别而言,国产剧具有阴性气质。

电视节目类型中,大多数女性观众不太喜欢新闻、体育类节目,女性的感情世界比较细腻和丰富,她们在看电视剧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愉悦感和认同感。一些家庭主妇与社会接触较少,生活比较单调,而电视剧往往呈现波澜壮阔、一波三折的情节,她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不同的人生体验。

不同群体的女性对电视剧的选择存在较大的区别。职业女性由于上班占去很多时间,因此回家看电视剧主要是为了放松,一般很难有时间去追剧。另外,职业女性一般都有比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不同文化水平的观众对于电视剧的喜好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知识女性对于电视有着更加丰富的喜好,不会只是局限于电视剧,他们也会喜欢看综艺、娱乐节目,新闻、访谈节目,体育、音乐节目,并且会有更大的可能性通过网络收看国内外的电视节目。而从年龄的角度来看,青年学生由于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比较大,更多的是通过网络观看各种影视节目,并且对于韩剧、美剧的喜爱远远超过国内的电视剧。年纪比较大的女性一般是不会上网看电视剧的,她们要看电视剧节目就直接打开电视机,通过遥控器选择电视剧,如果发现某部电视剧比较符合她的口味,那么就会追着看。当然,父母与子女之间在观看电视剧方面也会有交流。有些时候,年长的女性在子女的引导下,也可能会在网络渠道收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但是整体上,年纪大的女性在观看电视剧方面还是比较传统的。城市女性和农村女性由于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电视剧审美趣味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与男性相比,女性在电视剧观看行为和心理上有着不一样的特点,但是同为女性,不同的群体间也有很大的区别。

女性可以从电视剧中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女性比较注重人际关系,感情细腻,善于察言观色,不然就可能会被认定为“女汉子”。部分女性的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来自电视剧,电视剧成了她们的人生指南和生活样本。

那么,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首先,就电视剧制作者而言,男性总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不过,不同时期电视剧生产者中的女性身份是不同的,女性编剧、女性导演、女性摄影师、女性制片人等,制作者的女性转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占比相对较多的是女性演员,数量相当可观。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女性演员是以怎样的身份来表演的,以怎样的穿着打扮亮相的,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电视剧中的。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呈现,不完全是制作者的要求,也是市场需求导向的体现。观众喜欢看怎样的女性,那么电视剧制作者就会尽可能地展示这些形象来满足观众。各种影响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因素存在一个此消彼长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也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

20世纪80年代,我国刚刚改革开放,社会文化随之转型,相比以前有着天壤之别,但要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并不容易。在这个时期,有不少电视剧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体现女性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整体而言,这些女性形象有以下特点:

缺乏独立性。在电视剧中,展现女性的独立性并不够。

地位低下。在电视剧中,女性的地位与男性相比要低一些。

女性意识、现代意识显得比较薄弱。现代女性的人物形象较少见。

《篱笆·女人和狗》这部电视剧在1989年播出,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这是“农村三部曲”之一,也是“女人三部曲”电视剧之一。电视剧讲的是在某个偏远山村,枣花与铜锁订有娃娃亲,结婚之后,铜锁对枣花百般刁难,虽然枣花一再忍受,铜锁却变本加厉。无奈,枣花提出离婚,这在小山村引来了巨大的争议,但她最后还是走向了新生。

在这部电视剧中,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女性不敢大胆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会受到很多的限制。由于娃娃亲的缘故,一个女性并不能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从而导致很多悲剧的发生。而一旦出现不孕不育的情况,首先被怀疑的是女性,而实际上问题也可能出在男性身上。女性地位相对较低,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在农村这种问题更加严重。女性总是选择妥协或逆来顺受,只有在实在受不了打骂和种种虐待之后,才忍无可忍提出离婚。但是离婚在当时的农村是不被大家接受的,特别是一个女人提出离婚更是如此。人们的封建思想还比较严重,很难接受一个女性主动拒绝从一而终,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或者只是为了摆脱不幸婚姻。枣花要离婚,她的母亲也没有给她必要的支持,而是逼迫她回到丈夫那里。而作为女性,枣花没有办法做出自己的选择,迫于社会和父母的压力,继续忍受来自丈夫的暴力和虐待。枣花曾经想要自杀,幸而最终被救,并在葛家茂源老汉的支持和鼓励下,走向新生。

这部电视剧关注的是女性的命运,反映的是现实主义题材。与《篱笆·女人和狗》类似的还有《辘轳·女人和井》等电视剧,都是聚焦农村女性的生活世界和人生命运,在当时曾引起社会较大的关注,引发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一些思考。

20世纪80年代转向90年代的代表作品是《渴望》。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视剧,当年这部电视剧播出时,“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这是一部让全国观众感动的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对于中国电视剧发展而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渴望》采用了现实主义手法,直面社会。并且,这部电视剧也表明了中国电视剧制作已逐步走向成熟,宣告电视剧进入了90年代。

《渴望》中有多个女性形象,被大家格外关注的当然就是主角刘慧芳。刘慧芳是怎么样一个人,看过这部电视剧的都有印象,甚至被她深深感动。刘慧芳作为中国传统女性的象征,我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善良、母爱、无私奉献等许多美德。虽然婚姻给她带来了不幸,但是她却忍受着种种创伤和苦难,不求回报,总是为别人着想。在刘慧芳身上我们看到了东方传统女性的美德,这是这部电视剧能够感动大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个善良的、有着许多美德的女性总是有着某种力量,能够感染我们的情绪,令我们为其命运的不公抱不平。而与之相对的另一个女性形象是自私、变态、冷酷无情、傲慢多疑的王亚茹,这一形象衬托了刘慧芳光彩照人的形象。当然,这一鲜明的形象,更是通过王沪生来对照展现的。好人背后往往有一个坏人,如此一来,好人就会遇到很多波折,从而将好人的形象衬托得更加高大,电视剧经常会运用这样的一种手法来表现。虽然形象的对比还显得比较生硬,但在这样的简单对比中,观众依然会被打动。人们总是对美好事物有着天然的向往。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电视剧对于复杂人性的刻画还不够,人们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还占据一定的市场,因此,当时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也就显得非常鲜明。实际生活中未必能够找到这样的一个人物,而电视剧往往会有意地塑造某种类型的人物形象。刘慧芳是通过影视语言建构出来的,这个忍辱负重、逆来顺受、有着传统美德的女性形象,虽然是在新中国的社会背景下出现,但仍然逃不脱传统的影响。这不是一个新女性,而是一个传统女性。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电视剧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下海潮和经商热的兴起,随着艺术热点追逐社会热点,女性形象悄悄发生着变化,新潮的年轻的女性形象变得更功利、更务实、更注重享受。电视剧几乎不知不觉地触及一个新的话题:女性的商品化。”(李慧英:《电视剧女性形象中的性别意识》)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商品化是男权话语的一种体现。

进入21世纪,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变得更加丰满,例如在《中国式离婚》《好想好想谈恋爱》《媳妇的美好时代》《杜拉拉升职记》等电视剧中都可以看到很多现代女性形象。这些当下的、与时代同步的女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感。

《杜拉拉升职记》中的女性形象是现代都市白领。杜拉拉有着善良、忍耐的性格,也有着工作努力、富有冲劲的品质,这是一种新时代的女性形象。在现代都市职场中,女人也能顶半边天,在各行各业中都可以看到很多工作非常出色的女性。《杜拉拉升职记》中的女性形象不同于家庭主妇,也不同于在传统婆媳关系中的女性形象,而是与男性同台竞技的职场女性。《杜拉拉升职记》这一类职场电视剧对她们进行了建构和呈现。我们看到的女性虽然还是那么善良,但是她们不再被动,而是有着自己的主动追求。她们勇于推销自己,并追求在职场上的成功。在第一部电视剧成功之后,制作方还推出了第二部,虽然这两部电视剧中的杜拉拉是由不同的演员出演的,在表演上有些差异,但都赢得了不少观众的喜爱。

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她们不是以男性依附者的形象存在的,对爱情的态度也更加独立、平等。“杜拉拉们”在追求爱情的时候,是自信而勇敢的。虽然可能会遇到一些误会和困难,但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是这一代女性非常鲜明的特征。她们不再以羞答答的形象示人,而是以一个有着自我意识的独立的女性形象出现。她们在经济上是独立的,不依附于别人,从而在人格上也有了独立的条件。在上海的大龄女青年中,大多不是条件差的女性,而是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不错的女性,对于爱情她们不愿将就,而是要挑选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人。这样的一种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在当前中国电视剧中有着很多方面的体现,在一些婚恋类电视剧中体现得更加明显。

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总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作家和编剧的取材来源于社会现实,艺术虽然高于生活——生活不是以原来的面孔出现,而是经过创作者的想象再现——但是总归离不开社会大趋势的变化。中国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在不断变化,因此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变化有其现实基础。当然,电视剧总归是建构出来的,女性形象也是创作者想象的产物,创作者在塑造女性形象时会加入自己的许多主观想法,他们对现实女性形象的认知及对于美好女性形象的描绘都会在电视剧中有所体现。

《杜拉拉升职记》成为一部现象级电视剧有多方面的原因。“正因为现实职场是这样一个酸甜苦辣咸的‘五味罐’,就与电视剧中经过艺术加工后的职场,产生了一种相互之间的映射。”(王运宝:《职场剧背后的社会温度》)人们在电视剧中总是可以找到一些自己生活的影子。另外,一部文艺作品只有被广泛地传播,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现象,“杜拉拉现象”的出现,当然也离不开这一点。杜拉拉系列电影和电视剧的收视率相当高,特别是在年轻的都市职业女性群体中有相当高的人气。杜拉拉电视剧的超高人气,与之前话剧版和电影版的预热是分不开的。前期大家观看话剧和电影之后,使该剧有了一定的口碑。因此,拍成电视剧之后,当然就可以吸引相当一部分观众。最近这几年,电视媒体和电影的联动传播,在充分开发文化产业链方面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在《红高粱》电影之后,电视剧版的《红高粱》同样具有很高的人气;而如今一些综艺节目火了之后,如《爸爸去哪儿》之类的电影也非常受人喜爱。这种联动可以把人气有效转移,从而推动另一种形式的产品也获得较大的市场。

中国有着数量相当可观的都市职业女性,这一群体往往对与自己相关的电视剧有着比较多的关注。《杜拉拉升职记》是以女性为主要形象来加以表现的,原著也是由女性作家创作的。因此,在这部电视剧里,可以看到有着女性意识的女性形象。而都市白领在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可以获得许多情感上的共鸣。一部电视剧能够吸引我们,显然这部电视剧在某个方面是打动了我们的。对于那些都市白领阶层而言,《杜拉拉升职记》中的爱情是一个看点,而剧中表现女性在职场当中奋斗的画面更能得到她们深深的认同。电视剧能够在某些方面给我们一种认同感,那些能引起共鸣的电视剧,我们会比较喜欢,也会有感动。中国独生子女一代中的女性,有着更加强烈的独立意识和事业心,这一代女性与过去的女性有着很大的区别。在职场当中打拼成了许多现代女性的追求。女性不再局限于家庭主妇的传统身份,而是有着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女性意识的新形象,在《杜拉拉升职记》之类的电视剧中可以看到很多新女性形象。

在情感上,杜拉拉不是一个非常有心机的女性,而是一个单纯的、善良的女性。这样的一种形象,不仅可以让男性对她产生好感,也得到了女性的认同。在官场中我们会看到各种争斗,《甄嬛传》中女人与女人之间的争斗,大家其实未必会真正认同和喜欢。而杜拉拉是作为都市职业女性的一个代表出现的,她不是一个女性个体,而是独生子女一代中新女性的群体形象。《杜拉拉升职记》在塑造新女性形象方面是非常成功的,是这几年来难得的充分展示了都市职场女性形象的一部电视剧。

《丑女无敌》是另一部关于职场女性的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美剧《丑女贝蒂》的影响,其中有很多植入式广告,在商业运作上是颇为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