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真似幻:探析电视剧文化

如真似幻:探析电视剧文化

【摘要】:为了有效管理影视剧的制作,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制片人制”,这是一种电影工业流水线生产的管理模式。影视剧生产的制片人制就是以制片人为中心的一种管理体制,制片人具有很大的权力,掌控影视剧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以便实现预定的盈利目标。对电视剧生产商来说,他的客户主要是电视台和网络播放平台。电视剧作为文化产品,在生产和消费上与工业品有很大的不同。电视剧的知识产权保护是确保电视剧生产者利益的非常重要的措施。

为了有效管理影视剧的制作,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制片人制”,这是一种电影工业流水线生产的管理模式。影视剧生产的制片人制就是以制片人为中心的一种管理体制,制片人具有很大的权力,掌控影视剧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以便实现预定的盈利目标。

影视剧制作公司一年制作多部作品,需要进行项目管理。项目管理主要包括范围管理、周期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整体管理等内容。影视剧的项目管理针对影视剧制片的特点展开,是一种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制片人制。电视剧的制片人需具备策划、决策、公关、管理、市场经验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电视剧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管理、团队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物资管理、营销传播管理等。

为了降低风险,科学合理的影视剧策划和剧本研发显得非常重要。一部电视剧的题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造型语言、艺术风格、生产制片、营销传播等项目都需要进行精心策划。而剧本的优劣是一部电视剧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影视制作公司需要认真考虑受众需求、市场定位、政策法规等因素,通过市场调研,选择合适的主题,创作具有竞争力的剧本。

一个摄制组往往由制片部门、导演部门、摄影部门、美术部门、录音部门组成。各个部门需要分工协作,摄制团队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一部电视剧的生产制作。

在筹拍期,需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演职人员的聘请工作,签订各类合同,编制经费预算,制订拍摄计划。

在正式拍摄前可能会进行彩排,看看效果如何。制片人、导演、制片主任、副导演和各部门负责人会在一起召开一个制作协调会,探讨各项准备工作,拍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导演和主创人员会一起检查场景的布置情况,以及各项设备是否到位。

各项工作准备完毕,就会进入临开拍阶段。而后导演发出口令“预备——开始”,人物和机器进入正式拍摄阶段。导演、灯光师和化妆师会坐在显示器后面查看拍摄的画面效果。拍摄有一个顺序,一般是从大景别到小景别,先日景后夜景

导演在电视剧拍摄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需要进行电视剧的艺术构思,组织拍摄团队,做好拍摄的各项工作并及时与他们沟通和交流。副导演负责现场的摄制,指导和安排临时演员或群众演员。

摄制过程中会根据演员的档期、场景、天气、预算、艺术效果、剧本理解等因素对剧本进行修改。每个场景都有一个具体的数字用于编码,如果中间要是插入一个场景,则在数字后加A、B、C之类予以表示。为了追求完美的效果,在预算和拍摄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有些场景可能还会补拍,而补拍会增加成本。

摄制组每天都需要制订拍摄计划,并制作和分发拍摄通知单,让大家心中有数。第一天一般不安排重头戏,让大家有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

对于制片部门来说,在拍摄期,重点要做好各项开支、酬金等的财务管理,要负责催场,督促工作进度,尽可能为电视剧生产创造条件。制片部门为演职人员的吃住行等提供后勤保障,并负责对外联络,邀请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拍摄期同样需要进行安全管理,确保人、财、物的安全,使整个拍摄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后期制作相当于第三次创作。后期制作阶段,需要将全部视听语言加以制作和合成,完成影视剧的审查和修改工作,并申请和获取发行许可证。后期制作阶段核心成员是剪辑师,他通过对镜头的编剪、组接,对音乐、对白、音响磁带的套剪和混录,完成作品的编辑、包装和创意,实现导演的创作意图。

具体而言,后期剪辑的第一步是需要选择好后期制作的人员,准备相关设备。在剪辑画面时,首先进行粗剪,将拍摄素材按照顺序拼接起来,形成一个没有视觉特效、旁白和音乐的版本。随后的精剪阶段,将各种要素加以补充和完善。剪辑需要考虑动作、时空和造型等各种因素。因此,剪辑师需要掌握娴熟的剪辑手法,要有敏锐的素材审视力。在声音制作方面,有先期录音、同期录音和后期配音三种处理方法。电视剧少不了各种音乐,音乐分现实性音乐和功能性音乐。现实性音乐就是剧情中实际表演发出的,功能性音乐则是后期插入的,为的是表达一种情绪和氛围。音乐可以自己原创,也可以购买已有音乐的版权。在电脑出现后,各种特技、字幕、片头片尾的处理相对就容易多了。非线性编辑系统不需要按时间顺序编辑,可以按需要加以处理,显得非常快捷简便。最后混录合成,完成剪辑工作。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电视剧的宣传往往需要制造各种话题。一般来说,某位影视明星在拍摄期间,相关的绯闻都会更多一些,这其实是话题炒作的一部分。明星的绯闻可以吸引大家关注这部影视剧。当然,影视剧往往会通过新闻发布会、开机仪式、首映礼等各种很有仪式感的活动进行造势。硬广告也经常会被大量采用,电影宣传尤其如此。

对电视剧生产商来说,他的客户主要是电视台和网络播放平台。而对于购买了电视剧播放权的这些播出平台来说,客户是广告商。对于掏钱播放广告的企业来说,它的客户则是具有双重身份的作为观众的消费者。

在制播分离的体制下,电视剧市场的竞争在加剧,虽然相比电影,电视剧的风险要小很多,但并不能够保证每部电视剧都能赢得市场的青睐,得以顺利播出,获得投资回报。电视剧生产商的盈利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版权转让、广告、海外传播、衍生产品的开发。衍生产品可以多种多样,包括玩具、服装、拍摄基地、各种出版物等。在电子商务时代,电视剧的盈利渠道被不断拓展,相关产业链变得越来越丰富,例如,近年来出现的边看边买的T2O(TV to Online,是指电视媒体与电子商务跨界合作)模式。

电视剧作为文化产品,在生产和消费上与工业品有很大的不同。电视剧的知识产权保护是确保电视剧生产者利益的非常重要的措施。就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而言,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保护体系。1886年9月9日由10个国家签署的《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确立了“国民待遇”原则、“自动”保护原则、保护的“独立性”原则。这一公约几经增补和修订,已成为当今世界保护著作权的基础性公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版权公约》于1952年9月6日在日内瓦签署。这一公约的保护水平相对较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不错的选择。1961年10月26日签署的《保护表演者、音像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罗马公约》(简称《罗马公约》),对邻接权保护做了规定。建立在《罗马公约》基础上的《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禁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于1971年10月29日签署。1967年7月14日签署了《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1970年4月26日成立。1994年4月15日签署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各项内容规定得很细,并且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中国已经加入了《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禁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多个关于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

在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都有针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等法律则更为具体地对知识产权保护做了规定。

那么,什么是知识产权?人类智力创造的一切成果,都可谓具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可细分为著作权(版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专有权,也可划分为著作权(版权)和工业产权两部分。电视剧的知识产权主要体现在著作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