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真似幻:电视剧文化赏析

如真似幻:电视剧文化赏析

【摘要】:笔者认为,电视剧文化虽然与记录文化有别,但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时代的情感结构。斯图尔特·霍尔是英国文化研究批评家、思想家,曾任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主任。霍尔对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以及文化循环等理论,与本书讨论的电视剧文化研究关系非常密切。针对电视,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强调了它的压迫性和意识形态性。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国产剧《甄嬛传》等许多电视剧都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和文化现象。

理査德·霍加特的《识字的用途》是具有开创价值的著作。他研究了工人阶级世界观生活方式,他认为在大众文化下,旧的文化元素与态度受到了影响。他将工人阶级文化作为一个学术研究的议题,并且在分析大众文化时运用了细读的文化批评方法。

雷蒙德·威廉斯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作品有《文化与社会》《漫长的革命》等。在《文化与社会》中,他提出:“文化概念的历史,记录了我们在思想和感情上对日常生活中情况变化的反应。”在《漫长的革命》一书中,他侧重于社会学的取向,将文化理解为生活方式的全部内容,他认为过去发生的一场“漫长的革命”对工业化、识字率和民主水平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他提出了“情感结构”这一重要概念,这是为一个社群和一代人所共有的,通过社会化和生活经验习得的事物。各种记录文化可以大致呈现当时的情感结构。笔者认为,电视剧文化虽然与记录文化有别,但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时代的情感结构。

E.P.汤普森的代表作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斯图尔特·霍尔是英国文化研究批评家、思想家,曾任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主任。他的主要思想是一套关于编码和解码的理论。他提出了三种解读模式:一是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一致的“主导—霸权式”解读;二是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进行一定的修正,使其反映自身立场和利益的“协商式”解读;三是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完全相反的“对抗式”解读。他认为就像商品生产的循环一样,存在文化的循环:表征、认同、生产、消费和规则。霍尔对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以及文化循环等理论,与本书讨论的电视剧文化研究关系非常密切。

针对电视,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强调了它的压迫性和意识形态性。约翰·菲斯克的《电视文化》则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电视具有解放性,人们能够对其进行对抗性解读,并可以为人们带来乐趣。“电视把制造意义与乐趣的权力交给了观众。”对这种趋势,霍尔提出了批评,并坚持认为文本解读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结构和符码等因素。看电视剧时观众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意义具有封闭性,带有意识形态的特征。

电视剧是一种流行文化现象,特别是那些热播电视剧尤其如此。过去在这些电视剧播出期间,可谓万人空巷,大家都在家里看同一个节目,第二天对内容进行面对面交流或者通过各种社交媒体进行讨论。虽然,随着新媒体时代碎片化传播的出现,电视剧流行度没有过去那么明显,但是热播剧带来的流行风潮还是会不时出现。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国产剧《甄嬛传》等许多电视剧都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和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