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黏土造型的第一次低谷时期

黏土造型的第一次低谷时期

【摘要】:在20世纪,三大理论对这一时期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出现了几个主要的绘画领域。自1945年以来,捷克艺术家在官方支持下开始了他们的艺术生涯。这时,一只手闯入并迫使艺术家根据自己制作一尊英雄雕像。艺术家断然拒绝,所以大手销毁了店铺。当艺术家修理商店时,大手再次出现,重复最后的请求。这一次又一次的拜访使艺术家明白自己被囚禁的事实,最终伤心致死。

黏土定格动画技术创造了图像革命的奇迹,各种材料和物体已经成为具有强烈生命感的血肉之躯的“演员”。黏土定格动画素材不仅通过自身的纹理为电影创造了一个逼真而有意义的场景和角色,而且动画艺术家充分利用了材料本身的精神内涵,赋予了灵魂一些熟悉的东西,充满了古怪的精神美。正如埃尔文潘诺夫斯基所说,所谓的静态存在,这个概念已被彻底摧毁。无论是房屋,钢琴树木还是闹钟,电影中都有生机。他们具备人类活动的能力,他们也有人类的面部表情和发音。有时,即使在真实的电影中,一旦移动物体是动态的,它就可以在电影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20世纪,三大理论对这一时期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出现了几个主要的绘画领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娱乐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在西方造型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单纯的模仿和再现已经不能再满足人们,他们对自然界中所有客观事物的概念开始增加,自我感觉和思想情感的表达得到了升华。

在20世纪初期,黏土定格动画由于当时美国几个成功的商业卡通人物开始席卷全球,它们只能在小型制作和先锋派的实验性电影中徘徊,动画市场逐渐被手绘所占据。20~30年代,黏土动画变得沉闷,卡通动画蓬勃发展,即便如此,痴迷于黏土定格动画的艺术家仍然存在,例如捷克的木偶定格动画。自1945年以来,捷克艺术家在官方支持下开始了他们的艺术生涯。在捷克,木偶戏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娱乐形式。木偶戏开始于布拉格和哥特瓦尔德,并组建了两个卡通派系。其中“毛线绒兄弟”卡通工厂的核心人物是画家和雕塑家吉里·透恩卡,尤其是吉里·透恩卡,他曾亲自拍摄专门的木偶动画片,他也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的黏土定格动画大师。他们制作了一些独特的代表那个时代产物的木偶作品,如《弹簧玩具》和《礼物》。那时,最著名的是《蓝胡子》(图2-45),它是在1937年拍摄的。它使用了一些可以移动的石膏图像,结合了雕像和木偶的艺术特征,并通过活动照明的效果创造了一部神奇的电影,开辟了定格木偶动画的新方向。

图2-45

捷克木偶艺术家当中,最负盛名的当属木偶大师伊利·唐卡,他是一名画家、插画家、雕刻家、动画导演,是捷克动画界受人推崇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对捷克乃至世界的木偶动画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人把他称作“欧洲的Walt Disney”——东欧的迪士尼教父,有评论认为,是他滋养了整个世界的木偶艺术。

1946年,他与布拉格电影制片厂共同创办了一个动画工作室“Trick Brothers Studio”(Jiri Trnka工作室的前身),并与几位早期的捷克动画大师合作,成为该工作室的负责人。近十年来,几乎所有捷克木偶动画作品都来自他的工作室,使他在动画世界中迅速成名。他的第一部动画长片《捷克年》(图2-46)于1948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大奖,并于1948年完成了《皇帝的夜莺》(图2-47),其他的影片还有《大提琴的故事》(1949年)、《巴亚雅王子》(1950年)(图2-48)、《马戏团》(1951年)、《马戏团》(1951年)、《仲夏夜之梦》(1959年)(图2-49)等。唐卡制作的人偶可爱细致,场景和服饰精美美观。而且他注意到木偶动画与木偶剧之间的区别,不再让电影中的木偶有眼睛和动人的嘴巴来烘托气氛,而是用镜头和光线来改变气氛。他让无生命的木偶成为一个可爱平和的人物,并且表演了一个美妙动人的故事。晚年的唐卡健康状况不佳,但他依然继续认真地创作出几部动画短片,如1961年的《热情》、1962年的《电动阿嬷》、1964年的《大天使与鹅小姐》和1965年的《手》。

图2-46

图2-47

图2-48

图2-49

伊利·唐卡拍摄的木偶动画片《手》(图2-50)中,只有两个“演员”:一个小木偶,一个人的大手。电影中的小木偶代表艺术家。他看起来很老套,看起来像乡下艺术家。他专注于制作陶罐。这时,一只手闯入并迫使艺术家根据自己制作一尊英雄雕像。艺术家断然拒绝,所以大手销毁了店铺。当艺术家修理商店时,大手再次出现,重复最后的请求。艺术家被迫答应大手的要求,他不得不接受,但进展缓慢。后来,一位女士的手前来拜访这位艺术家。这一次又一次的拜访使艺术家明白自己被囚禁的事实,最终伤心致死。这个时候,象征权力的大手又一次出现,在这位艺术家的小棺材上挂满了荣誉勋章,称赞他“为国操劳而死”。伊利·唐卡并不局限木偶的肢体语言,而是巧妙地使用主观镜头来表达手与木偶之间复杂的服从和顺从,从而强调一些人是被一只无形的手驱使着,做自己不一定喜欢做的事情。

图2-50

定格动画艺术短片《媒体》的导演帕维尔库斯基,用一种显示当今媒体负面影响的荒谬方式。在图片中,他使用了报纸的碎片,把它变成了箭头,把它变成了一只狗,然后迅速追赶那个正在跑步的小男人,然后逃跑,暗示新闻有时会强加于人,人们希望可以避免它。更有趣的是,导演生动地将现实世界中烹饪过程的形象转变为新闻的制作过程:将一块新鲜的牛肉放入锅中,煮出来的是一大张纸。他们被手工收集在一起,用剪刀剪下不规则的边缘,拿起手杖的手很快就坍塌成了报纸。虽然这部短片既没有对话也没有叙述,但是生动逼真的视觉形象,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惊喜和思考。

即使有许多出色的捷克定格动画,但是它们仍然会在卡通动画的光环下生存。捷克艺术家致力于使用各种突破性的技巧来丰富细节,这反而会显得过于烦琐。例如伊利·唐卡的两部巴洛克风格的故事片《皇帝的夜莺》和《巴亚雅王子》,它们都取材于安徒生童话故事和中世纪传说,因为过于注重细节的细腻感反而使情节显得非常拖拉。东欧的许多木偶电影都有类似的问题,但在慢节奏动画的早期发展中,技术投入和试验带来了好处,使后代更加熟练地将创意融入作品的创造性中。他们致力于使用捷克传统木偶剧,他们根据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或其他著名作品创作了许多经典动画作品,但这些非常民间的动画似乎还没有得到世界的充分认可,仅仅有少数人欣赏这种艺术形式。这种情况直到黏土定格动画电影《金刚》的出现,这时,黏土定格动画才真正在大屏幕上闪耀。

20世纪历史上最经典的电影镜头,莫过于金刚与野兽在密集的山谷间战斗的场景。在美国自由经济市场的影响下,黏土定格动画逐渐转向电影特效模式。1907~1950年整整43年间,奥布莱恩拍摄了无数的怪兽电影,如《失落的世界》《巨猩乔扬》《金刚之子》等奠定了他定格动画怪物的风格。奥布莱恩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接班人——美国大师雷·哈雷豪森——延续了奥布莱恩的风格,创造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奇幻角色,这使他成为一个在动画史上无人能及的传奇。如《地球两千万英里之外的访客》和《恐龙谷》等,再如1985年的《辛巴达的第七次航行》和1963年的《伊阿和亚尔古英雄们》、1981年的《泰坦之战》,雷·哈雷豪森制作的每一部外星的黏土定格动画都成为经典的特效,展示了他惊人的创作能力。

可以说,计算机技术没有出现之前,黏土定格动画主导了电影特技,许多的科幻电影想要拍摄出一些经典的画面,借助的大都是定格拍摄的手法,黏土定格动画是创造人们无法发挥的虚幻幻想和人物形象的唯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