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益译作以简洁、流畅、传神而深受读者喜爱,尤以其英文版《红楼梦》的问世蜚声海内外。杨宪益还是位出色的诗人与著名学者。此外,杨宪益还撰有《零墨新笺》《零墨续笺》《译余偶拾》等多种著述。中央广播电台、电视台也对杨宪益进行了专访和报道,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还为杨宪益夫妇制作了长达数十分钟的专题片。2002年,杨宪益、杨敏如、杨苡兄妹仨皆年逾八旬,杨敏如赋《蝶恋花》一首:2002年春夏月,兄妹三人俱达耄耋。......
2023-09-01
邹霆
常春藤则象征着割不绝、斩不断的人类希望,象征着一种生命的活力。
今年8月1日前十天的样子,与吴祖光巧遇于老友杨宪益夫妇的“沙龙”。凡是到过杨宪益、戴乃迭家的朋友,几乎都知道杨、戴“沙龙”的主题与主体应该说是酒。缺酒,则那里的天地顿觉黯然;缺酒,那里的宾主就无从上下古今,海阔天空;缺酒,甚至连杨宪益脸上的线条都显得有些反常,戴乃迭的中国话也会显得格外生硬。因此,就出现了一条杨、戴“沙龙”里的不成文法:主人备肴,客人献酒。自然,这绝对不是说杨府缺少名酒佳酿,而是取“吃八方酒,会中外客”之意。
那天,祖光对宪益和我谈到他将应中国酒文化研究会之请,编辑一本以谈酒为主要内容的文集,要我们“各赐宏文”。有杨宪益这位“酒仙”老大哥在前,区区小酒徒如我者又怎能不亦步亦趋?但,当时我确实把祖光的约稿之言,当作了酒后之话,不几天就淡忘了。待我8月下旬自海滨归来,竟然发现吴祖光署名的约稿信赫然在目,并且引用了曹孟德一句千古名言,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而祖光写下的使我愧不敢当的几句话“夙仰足下文苑名家、酒坛巨将;文有过人之才,酒有兼人之量”,却一下子就打动了我,使我油然产生了“抒写与酒一脉深情”文章的兴致。
如果说世上存在着“酒缘”的话,我相信自己是自幼和酒有缘的。因为,我的父母生前也都是颇有酒德的“小酒徒”——意思是说,酒量不大,而一旦酒醉,也从来不发酒疯,从不借酒骂街或打人,往往是一睡了事,在睡乡中消解酒意。我生在大革命的时代,濡染了时代风气,奉“德谟克拉西”为圭臬,比我的先父多了一个毛病,那就是“酒后言多”,而言多则必失。于是,这才招来了50年代“高度加冕”的悲剧。且不谈世界观如何,只能说“酒害我也”。后来在漫长的27年当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地活着,劳累、贫困、屈辱和数不清的危机感,使我不得不一度“禁酒”,以杜绝“祸从口出”的可能性。更何况,那时候食不果腹、衣难蔽体,更无一文多余的钱来沽酒。偶而到“酒仙”宪益大哥门前想讨几口酒喝,又怕我这个名牌“阶级敌人”累了老朋友,往往知难而退。
十年前,“四人帮”一伙随风而去,顶上的大山顿时搬去了一座。又过了三年,我的“两案”得到了平反,真的变成了“无冠一身轻”的人。渐渐地,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福,口袋里也有了几文沽酒的零钱。于是乎,小酒徒重登酒坛。这里,需要声明一句,我之所以自称“小酒徒”而不用“小酒人”的雅号,盖出于对鲁迅先生以及其师友的由衷尊重,别无它意也。
但,当我重回酒坛的时候,时代已经跨入80年代,宪益兄已向古稀之年迈进,而我本人也接近花甲了。每每举起酒杯,近40年酒坛兴衰尽涌眼底,我们在南京中央路福厚岗杨宅的草坪上,一面打桥牌,一面畅饮洋河大曲,以咸蛋、酱鸭佐酒的豪情历历如在昨日。但事实上是,我们中间的老友诗人、杂文家郑适和曲艺作家兼民间文艺家肖亦五二兄则均已作古多年了。而,郑适兄死于1966年暑假的往事,尤其使人感到蹊跷与不寒而栗。肖亦五兄也在历尽坎坷之后病逝。如果由酒仙杨宪益召集一次“沙龙忆旧座谈会”的话,一定可以引出一大串酒人、酒徒们的历史悲剧。
六年以前,我曾在香港《文汇报》发表过一篇《春意满京华,酒人小聚会》的记实文章,内容虽似无关宏旨,笔调亦近笑谑,可是据香江友人评价,小文一则却反映了当时大陆文坛一片初春风光,虽有料峭寒风而严冬尽矣,已成为人同此心的想法。那次我和老伴李璐,恭迎酒仙宪益夫妇,外邀黄永玉、梅溪兄嫂以及和我共同做东的酒人中之最年长者张友鸾,外加一位“今之刘伶”钟灵,在三里河的河南饭庄(今之贵州饭庄)三楼小饮,确实形成了一次无拘无束的“酒话会”。如今思之,就算在这屈指可数的几位酒友中间,也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沧海桑田的感叹。首先是张友鸾老大哥虽然健在,且仍嗜杯中之物;但是,此公三年前已因目疾几乎致盲,行动颇为不便。永玉夫妇则已成为国际名人。“鸟枪换炮”,同饮者多为名人贵人,大不同于以往矣。唯有宪益夫妇及钟灵老兄酒兴不减当年,尚无身份上的显著变化。遗憾的是半年多前,传来钟灵饮酒中风之不妙消息;访之,始知“谨遵医嘱”,只饮绍兴酒与Beer矣。我患脑血管供血病,亦开始节酒戒烟,故每到杨宪益沙龙,见乃迭已不胜其量,仅杨兄仍在孤军作战,坚守酒坛第一线,而区区亦难以如当年之亦步亦趋,不亦令人伤感乎?!
说到喝酒,我在七八岁时,曾偷饮家中所藏法制三星白兰地致醉,被家长训戒有加,后来一有机会就总想喝点洋酒。但如今虽说经常饮“人头马”或“康涅克”大不易,作为一名年过六秩的老文化人,弟子中亦时有以洋酒馈赠者,因而每逢节假日,客来之际,亦时以西洋佳酿解馋。实有“还老返童”之慨矣。
行文至此,讲了一大车“言不及义”之辞,亦堪称不严肃、不正经。为表本人对“酒文化”尚具一知半解之知识,特写几句“内行话”以自解——
少读希腊神话,既长也在大学课堂听过希腊、罗马文学的有关课程。虽对那位形象颇使人喜欢的酒神狄俄尼索斯顶礼膜拜,原因无他,崇敬其对文化起源所作之贡献耳。据典籍记载,狄俄尼索斯又名巴科司、巴萨柔斯,是希腊主宰植物和酒的重要神祗。说他重要,并非从官方或学院派观点出发,而是纯粹从民间角度考虑。古希腊行吟大诗人荷马不曾把狄俄尼索斯列为“大神”,据说希腊、罗马贵族也不大爱提这个“发现野葡萄汁发酵后可以造酒”的重要发明家。撇开那些荒诞不经的“在宙斯大神的大腿里成长”“第二次出生”的神奇传说不去谈它,据记载,他从冥界救出了母亲(改称梯俄涅)后,在返回希腊的途中,他的业绩不在于娶了美女阿里阿德涅为妻,而是一路在厄里斯、叙利亚、亚细亚、印度等地向人们传授有关种植葡萄和酿酒之术,为后世千百万酒徒立下了大功。至今人们一提起这位众酒仙的前辈,总会马上联想起他那满头上爬的常春藤。而常春藤则象征着割不绝、斩不断的人类希望,象征着一种生命的活力。如此神祗,又怎能不使人倾倒,陶醉?
至于说中华之酒神,我倒真有点儿说不上来了。宁非教世人稼穑种粮的神农大神乎?记得模糊,就不献丑多说了。倒是对我一向欣赏的刘伶,存在一些较清晰的记忆。提起这位西晋沛国名士,也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阮籍、嵇康等被后人称为“竹林七贤”的一伙。刘伶字伯伦,相传以嗜酒成名。典籍上说他“蔑视礼法,崇尚老庄,纵酒放诞”。此公所著的名篇《酒德颂》,今日早已不能背诵,但似乎开头几句还依稀记得是“天生刘伶,以酒为名,妇人之言,慎不可听”。所谓妇人者,刘伶之妻也。刘的夫人怕他会醉死沟壑,因而一再规劝其戒酒;但,他都视如耳旁风。传说中刘伶大师(奉其为“酒坛大师”当无争议)有一个“绝活”,那就是他每每载酒出游,到处放饮无度,而令其书童掮一把铁锹紧紧跟随,目的是他老人家有朝一日醉死在林间山野,就由其书童把他的遗体刨坑葬下,以结束其酒坛生涯。这种潇洒盖世的行径,真是既能羡死又能愧煞今之酒徒。
酒仙杨宪益兄无疑是佩服前辈刘伶大师的;但,他却既无书童担酒掮锹相随,也没法得到随地而长眠的特许。他只告诉我,他极愿效仿英国著名首相温斯顿·邱吉尔之先例——一手执威士忌酒杯,一手拿哈瓦纳雪茄烟,平静地死在安乐椅上。斯时也,壁炉之火正红,身旁爱犬酣睡……这意境,实在很美。但,我衷心祝愿我的酒仙老大哥老而能饮、健康长寿!
一九八七年十月六日于京郊花园村
有关欢笑微醺的饮者的文章
杨宪益译作以简洁、流畅、传神而深受读者喜爱,尤以其英文版《红楼梦》的问世蜚声海内外。杨宪益还是位出色的诗人与著名学者。此外,杨宪益还撰有《零墨新笺》《零墨续笺》《译余偶拾》等多种著述。中央广播电台、电视台也对杨宪益进行了专访和报道,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还为杨宪益夫妇制作了长达数十分钟的专题片。2002年,杨宪益、杨敏如、杨苡兄妹仨皆年逾八旬,杨敏如赋《蝶恋花》一首:2002年春夏月,兄妹三人俱达耄耋。......
2023-09-01
自从第一次见到小青之后,我就喜欢上了这种蛇。后来,随着夜探山林、溪流的次数的增加,我对小青也越来越熟悉。小青的头部为标准的三角形,头侧有热感应颊窝,这让它对身边的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只要有老鼠、蛙类、蜥蜴等出现在合适的位置,它就会迅速出击捕食。最迷人的,是小青的眼睛。我亲眼看到过一条小青被冲入急流,只见它奋力挣扎,最终还是游上了岸。有一次,我见到一条小青从溪中上岸,笔直向一块石头游去。......
2023-10-30
这些小家伙的体长在4~5厘米,比我的拇指略大些;体色为灰黑色,又带点黄,跟岩石的颜色十分接近,具有很好的保护色;背部皮肤很粗糙,上面有很多凸起的一粒粒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它们的脚趾端都有明显膨胀的吸盘,这才使得它们具备了“吸壁神功”。......
2023-10-30
1921年由当地乡绅杨希栋出资,在老埠头西首200米、大鹏南面新建埠头一座,取名为“杨升记道头”。杨圣波出资1800元修建杨升记道头,将原来的乱石改用大料石条,平坦又牢固,改善了摆渡条件。大鹏渡杨升记道头修缮后,时任定海县县长谢任难于民国廿三年十二月发布县政府第45号布告,并全文刻于石碑中。杨希栋父子不仅修建了杨升记道头,还出资兴建大鹏岛裂表嘴灯塔,为过往船只导航。......
2023-11-21
搬好家后,我再慢慢清理,也不觉得太麻烦。唯有这次在异国他乡的搬家,让我难忘,之所以要记录下来,也是想如实展示一下这里的生活。代号为“蚂蚁搬家”的行动整整持续了一周。第二天继续蚂蚁搬家行动。身后就是我住了整整半年的房子,也算是我在基督城的第一个家了。......
2023-12-02
山人张东谷,酒徒也,每悒悒不自得⑤。山人张东谷是个酒徒,每天都是抑郁不得志的样子。然而近来有鄙贱之人把这件事记录到《舌华录》上,说:“张氏兄弟赋性奇哉!肉不论美恶,只是吃;酒不论美恶,只是不吃。”张东谷善于风趣幽默之言,贫穷到没有能够立足的地方,他曾与恶霸打官司,恶霸指说东谷拥有万金财富,东谷急忙跑来向我祖父诉苦说:“绍兴人太可恶,面对面还说谎,竟然说我是万金富豪!”......
2023-10-09
小牙听说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于是它有了想出去看看的念头。都让小牙看得眼花缭乱,赞叹不已。小牙急忙喊救命。可是不等树叶飘到小牙身边,小牙已经往下掉了。后来,小牙和小鸟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它们一起去更远的地方历险。小牙它们又会经历怎样的事呢?终于,勇敢无畏的小牙挣脱了妈妈的怀抱,走进了大千世界。小牙交到朋友又继续看世界去了……小牙不就是千千万万个孩子的缩影吗?......
2023-08-04
但酒量的大小,年龄和所饮的酒的纯度等也有关。上面我说酒量的大小与所饮的酒的纯度有关并非臆测之词,试以唐代大诗人李白为例。至于晋代号称“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所作的《酒德颂》,那是专为颂酒而作的妙文,与我这里要讲的酒德完全是两码事。我还在报刊上看到过一份统计材料,X国发表的历年国民死亡原因分析表中,因酒醉致死的人数竟比患癌症的更多,颇足以说明酒德——饮酒不过量的不可忽视。......
2023-0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