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生产、销售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或其他类似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和广大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侵犯的是双重客体。经当地人民法院审理,刘某提供的产品不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生产,不督促进行质量检测,发现质量问题时又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构成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
2023-08-15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的自然人主体须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的单位可以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在司法实践中,有些行为人是为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而设立企业的,如果行为人所生产、销售的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是否应认定为单位犯罪还是自然人犯罪?第一种观点认为,这种情节应认定为自然人犯罪。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设立的企业所体现的意志是自然人的意志,自然人进行企业登记仅仅是自然人为了掩护其非法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行为人在名义上是兴办企业,实质是违法犯罪,因此,对行为人应按自然人犯罪处理。第二种观点认为,这种情况应认定为单位犯罪。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自然人设立企业,自然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已转化为单位的违法犯罪,因此,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而设立的企业实施本罪的是单位犯罪。从民法角度看,行为人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而设立企业的设立行为应是无效的民事行为。由于企业设立行为是法律行为,因此设立企业行为必须适法,即符合法律规定,行为人的设立行为不仅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如企业有名称、地点、自有资金等,而且要符合实质要件,依法经营。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的行为人是为生产造成伪劣产品而设立的,因此行为人设立企业的行为不合法,是无效的,应当认为行为人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而设立的企业实施犯罪的是自然人犯罪。这种看法与1999年6月25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是一致的,即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 论处。
有关消防领域刑事犯罪概论的文章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生产、销售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或其他类似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和广大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侵犯的是双重客体。经当地人民法院审理,刘某提供的产品不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生产,不督促进行质量检测,发现质量问题时又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构成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
2023-08-15
实践证明,该决定有力地打击了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行为,以及其他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在此基础上,立法机关经过反复修正,现行刑法明确规定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
2023-08-15
杜某,辽源市某电线电缆销售处店主,宋某,沈阳市某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经理,魏某,沈阳市某电缆有限公司经理,杜某等三人作为该不合格电缆的销售方涉嫌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产品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四年,并处罚金。没有生产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能力而生产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是不可能的。因此,行为人生产未经检验产品的行为属于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的行为。......
2023-08-15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故意以“假、劣”冒充“真、好”。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因素。对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对于自己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持希望 态度。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目的,一般情况下是为了牟取非法利润,破坏国家产品质量管理秩序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本罪的结果,但不是本罪的目的。......
2023-08-15
与此同时,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犯罪活动还严重损害了企业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犯罪活动必须予以严厉打击。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伪劣产品不是指广义上的伪劣产品。如果伪劣产品具有危害安全性,生产、销售此类伪劣产品则不适用本罪的规定,而要视具体情况适用《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论处。......
2023-08-15
法院审理判定刘某、王某甲、王某乙分别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4万元和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宣告缓刑一年,并处罚金1万元。行为人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情节严重的,应追究刑事责任。徐某、王某二人立即被采取强制措施,市公安局某分局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侦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构成犯罪的,要求销售数额在5万元以上。......
2023-08-15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行为。本罪属于选择性罪名,实践中应根据行为人所实施的具体行为分别确定为生产伪劣产品罪、销售伪劣产品罪或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2023-08-15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主体是生产者、销售者。就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而言,认定单位犯罪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 单位犯罪主体范围的界定我国《刑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当然,对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条的规定,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中对自然人的处罚是一样的,一般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2023-0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