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故意毁坏财物罪侵犯的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因此,行为人使用爆炸的方法毁坏特定的公私财产不危及公共安全的,其结果也没有同时危害到公共安全,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其他大量公私财产的,则不构成爆炸罪,应该按照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2023-08-15
在学术界对于爆炸罪的概念表述,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认为,爆炸罪,是指行为人故意用爆炸的方法,杀伤不特定多数人,破坏公共建筑或者其他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相似的表述还有,爆炸罪是指故意用爆炸的方法,杀伤不特定多数人,或者破坏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第二种认为,爆炸罪是指故意引起爆炸物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笔者认为,虽然上述的表达本质上没有区别,但是第一种表述方式更为科学,因为虽然我国刑法立法规定中没有要求构成爆炸罪必须造成“杀伤不特定多数人,或者破坏公私财产”的严重后果,只是以是否危害公共安全为构成犯罪的最低限度条件。但是,笔者认为,所谓概念就是要对法条解释,而不是法条的简单重复,“杀伤不特定多数人,或者破坏公私财产”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表现形式,在爆炸罪的概念中提出,可以使人更加明确本罪的构成特征。因此,所谓爆炸罪,是指行为人故意用爆炸的方法,杀伤不特定多数人、毁坏公共建筑或者重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979年以前的刑法草案修正案并没有对实践中常发的爆炸行为做出专门规定。1950年的刑法草案,是包含在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广义上的“破坏”行为中,在此后的历次草案中,也仍然没有对爆炸行为规定单独的犯罪。直到1979年《刑法》制定时,立法机关考虑到这一缺陷,在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中,对爆炸行为做出了专门的规定,并扩大了犯罪行为的对象,使规定更加完整。这次制定刑法,从立法的指导思想上看,爆炸方法是被认为与放火、决水有一定区别,但是都是危害公共安全的一种行为。1997年《刑法》修正时对爆炸罪没有做任何修正,完全吸收了1979年《刑法》的规定。
爆炸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一种严重犯罪,也是我国刑法严厉打击的对象。从1980年10月29日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罕见的北京火车站爆炸案后,全国相继发生了一系列恶性爆炸案件。近年来,爆炸犯罪更是有增无减。如2012年5月10日上午,云南巧家县某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发生爆炸,导致3人死亡、16人受伤;2017年6月15日下午,江苏省徐州市某幼儿园大门外东侧发生一起爆炸事件,造成8人死亡、65人受伤,犯罪嫌疑人许某当场被炸身亡;2018年12月5日下午,被告人卢某自制炸弹报复社会,导致一辆公交车发生爆炸,造成17人受伤。爆炸行为不仅有单独的爆炸威力,会使现场的人炸伤、炸死,同时爆炸行为是造成恶性火灾的主要原因,而且由于爆炸引起的火灾往往很难扑灭,这种火灾给广大消防救援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挑战,因此惩治爆炸行为势在必行。
有关消防领域刑事犯罪概论的文章
爆炸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故意毁坏财物罪侵犯的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因此,行为人使用爆炸的方法毁坏特定的公私财产不危及公共安全的,其结果也没有同时危害到公共安全,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其他大量公私财产的,则不构成爆炸罪,应该按照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2023-08-15
过失爆炸罪与爆炸罪都是以爆炸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过失爆炸罪是出于过失,而爆炸罪是由故意构成,这点是过失爆炸罪和爆炸罪的首要区别。再次,主体要件的责任年龄不同,爆炸罪行为人年满14周岁就可以负刑事责任,过失爆炸罪行为人年满16周岁才能负刑事责任。此外,如果由于过失而引起爆炸后果的危险本来能够及时补救或者消除,但故意不实施应当实施的行为,放任爆炸后果的发生,就应当构成爆炸罪,而不是过失爆炸罪。......
2023-08-15
在前面论述爆炸罪的构成特征时,已经将爆炸罪和故意杀人罪等的竞合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司法实践中,爆炸罪还可能和其他犯罪发生竞合情况而不易定罪量刑。这种情况下,爆炸罪是和盗窃罪的预备犯或者中止犯发生竞合。甲的行为就是爆炸罪和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竞合。以爆炸方式故意杀死特定个人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而不以本罪论处。......
2023-08-15
爆炸行为和严重后果发生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爆炸行为人对严重后果承担较重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如果过失引起爆炸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则构成过失爆炸罪,而不是构成爆炸罪的结果加重犯。......
2023-08-15
过失爆炸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以不作为方式完成的,过失爆炸罪,行为人必须负有特定的义务。如果爆炸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其他不能预见、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则不成立过失爆炸罪。......
2023-08-15
放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我国刑法理论对放火罪的客体没有多少争议,因为在通说观点理解的危害公共安全含义中,本身就包含人身和财产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我国刑法规定放火罪的目的是保护公共安全,并未明文限定放火罪的对象只能是公共财产或他人的财物。因而,对王某的行为应以放火罪论处。......
2023-08-15
一般来说,过失爆炸罪主要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违反有关安全使用的注意义务,过失造成爆炸后果的行为。因此,区别过失爆炸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关键,应当要考察行为人是否具有法律所要求的特定的职业身份和特定的职业地位。如果行为人虽然身处法律规定的特定生产领域,但是,违反注意义务的行为与该特定的生产、作业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则应当构成过失爆炸罪,反之则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2023-08-15
划分既遂和未遂的界限应以是否符合法定构成要件为标准。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应按《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作为爆炸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罚。至于爆炸罪的未遂,从立法精神来看,不存在实行终了的未遂。所以,行为人只要实施爆炸行为完毕,即使其主观认识错误,由于客观原因没有发生爆炸的后果,行为人也是爆炸罪既遂。......
2023-0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