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物品肇事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危险物品的过程中,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在确定行为人是否具有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的行为这一客观特征时,必须严格依照有关危险物品的管理规定,才能做出正确的认定。......
2023-08-15
危险物品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从司法实践中案件情况看,主要是从事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职工,他们在工作中负有遵守、执行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的职责,如果违反规定并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当然要追究其刑事责任。此外,不排除其他人也可能构成本罪,其他主体虽然不是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职工,但是如果使用、储存、运输危险物品中,违反了危险物品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也要定危险物品肇事罪。《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以下简称《铁路法》)第六十条规定,自然人或者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违反《铁路法》的规定,携带危险品上车或者以非危险品品名托运危险品,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要以危险物品肇事罪定罪处罚。
在现实发生的多起恶性火灾中,很多就是行为人在运输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过程中,违反危险物品的管理规定,发生重大事故,造成重大后果。
例如,被告人驾驶不符合烟花爆竹运输条件的平板货车,拉载鞭炮从湖南省运往内蒙古自治区。2016年1月18日21时19分左右,车辆行驶至济菏高速公路东平路段时发生燃烧。接警后,东平县公安局、消防大队出动50余名警力、20名消防战士进行现场处置,展开灭火救援,至 1月19日凌晨4时左右,大火被扑灭。事故致车上鞭炮被烧尽,货车报废,高速公路路面损坏,高速公路中断通车达7个多小时。本案中,被告人就是在运输易燃性物质的过程中,违反有关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事故,对其应当定危险物品肇事罪。
有关消防领域刑事犯罪概论的文章
危险物品肇事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危险物品的过程中,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在确定行为人是否具有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的行为这一客观特征时,必须严格依照有关危险物品的管理规定,才能做出正确的认定。......
2023-08-15
过失爆炸罪和危险物品肇事罪都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两者在主观上和客观造成的严重后果上相同,但从构成要件上说,两种犯罪的主要区别是:首先,两者的主体不完全相同。过失爆炸罪的行为对象,法律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是因过失行为引起的任何爆炸物品的爆炸,而危险物品肇事罪的对象,必须是法律规定的特殊危险物品。......
2023-08-15
滥用职权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都不能成为滥用职权罪的主体。而如果刑法没有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某种滥用职权行为做出具体规定,也就不能定罪处罚。......
2023-08-15
根据前两节论述,明确了危险物品肇事罪的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有利于正确认定危险物品肇事罪。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林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构成危险物品肇事罪,请求依法判处。本案应定危险物品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还是无罪是控辩双方的争议焦点。从上述法院、检察机关以及辩护方的意见可以看出,危险物品肇事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区别是正确认定本罪的关键所在。......
2023-08-15
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为上述人员不存在职务,不符合玩忽职守罪是职务犯罪的特征。将玩忽职守罪的主体限制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以集中力量惩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玩忽职守犯罪行为,确保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王某等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玩忽职守罪的客观方面特征。......
2023-08-15
过失爆炸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以不作为方式完成的,过失爆炸罪,行为人必须负有特定的义务。如果爆炸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其他不能预见、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则不成立过失爆炸罪。......
2023-08-15
小结总的来说,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五万元以上的行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行为是生产、销售行为。作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主体,依据刑法的规定,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为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对其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在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明知。......
2023-0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