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爆炸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以不作为方式完成的,过失爆炸罪,行为人必须负有特定的义务。如果爆炸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其他不能预见、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则不成立过失爆炸罪。......
2023-08-15
过失爆炸罪与爆炸罪都是以爆炸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两者的区别在于:首先,主观方面不同。过失爆炸罪是出于过失,而爆炸罪是由故意构成,这点是过失爆炸罪和爆炸罪的首要区别。其次,客观方面不同。过失爆炸行为只有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爆炸罪只要故意实施爆炸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均可定罪。再次,主体要件的责任年龄不同,爆炸罪行为人年满14周岁就可以负刑事责任,过失爆炸罪行为人年满16周岁才能负刑事责任。最后,犯罪形态不同。爆炸罪是危险犯,有既遂、未遂之分;过失爆炸罪是结果犯,必须要发生严重后果才能定罪量刑,所以不可能出现未遂形态。
爆炸罪和过失爆炸罪由于分属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两个不同领域,一般在认定上不会出现问题。但是间接故意心理态度下实施的爆炸罪和出于过于自信而实施的过失爆炸行为在认定上有一定困难。区别的关键是行为人主观上对可能发生爆炸结果的心理态度,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爆炸,而放任其爆炸,就应当定爆炸罪。反之,已经预见到可能发生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爆炸后果,就应当定过失爆炸罪。在具体认定的时候,主要是看行为人对其行为发生重大危害后果的认识程度以及是否有足以避免严重后果发生的客观条件存在。
此外,如果由于过失而引起爆炸后果的危险本来能够及时补救或者消除,但故意不实施应当实施的行为,放任爆炸后果的发生,就应当构成爆炸罪,而不是过失爆炸罪。即属于由于先行行为引起危险发生,而负有必须履行的特定义务,有能力和条件履行而不履行的情况,主观上应当属于间接故意。区分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备避免严重后果发生的主观与客观条件,以及行为人对于已经存在的有利条件是否顾及,还有是否利用已经具备的有利条件为避免严重后果发生做出过努力。如果行为人没有,那么就构成故意犯罪,就是爆炸罪,反之是过失爆炸罪。
有关消防领域刑事犯罪概论的文章
过失爆炸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以不作为方式完成的,过失爆炸罪,行为人必须负有特定的义务。如果爆炸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其他不能预见、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则不成立过失爆炸罪。......
2023-08-15
一般来说,过失爆炸罪主要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违反有关安全使用的注意义务,过失造成爆炸后果的行为。因此,区别过失爆炸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关键,应当要考察行为人是否具有法律所要求的特定的职业身份和特定的职业地位。如果行为人虽然身处法律规定的特定生产领域,但是,违反注意义务的行为与该特定的生产、作业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则应当构成过失爆炸罪,反之则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2023-08-15
过失爆炸罪和危险物品肇事罪都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两者在主观上和客观造成的严重后果上相同,但从构成要件上说,两种犯罪的主要区别是:首先,两者的主体不完全相同。过失爆炸罪的行为对象,法律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是因过失行为引起的任何爆炸物品的爆炸,而危险物品肇事罪的对象,必须是法律规定的特殊危险物品。......
2023-08-15
爆炸行为和严重后果发生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爆炸行为人对严重后果承担较重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如果过失引起爆炸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则构成过失爆炸罪,而不是构成爆炸罪的结果加重犯。......
2023-08-15
在前面论述爆炸罪的构成特征时,已经将爆炸罪和故意杀人罪等的竞合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司法实践中,爆炸罪还可能和其他犯罪发生竞合情况而不易定罪量刑。这种情况下,爆炸罪是和盗窃罪的预备犯或者中止犯发生竞合。甲的行为就是爆炸罪和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竞合。以爆炸方式故意杀死特定个人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而不以本罪论处。......
2023-08-15
爆炸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故意毁坏财物罪侵犯的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因此,行为人使用爆炸的方法毁坏特定的公私财产不危及公共安全的,其结果也没有同时危害到公共安全,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其他大量公私财产的,则不构成爆炸罪,应该按照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2023-08-15
划分既遂和未遂的界限应以是否符合法定构成要件为标准。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应按《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作为爆炸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罚。至于爆炸罪的未遂,从立法精神来看,不存在实行终了的未遂。所以,行为人只要实施爆炸行为完毕,即使其主观认识错误,由于客观原因没有发生爆炸的后果,行为人也是爆炸罪既遂。......
2023-08-15
1950年的刑法草案,是包含在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广义上的“破坏”行为中,在此后的历次草案中,也仍然没有对爆炸行为规定单独的犯罪。爆炸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一种严重犯罪,也是我国刑法严厉打击的对象。......
2023-0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