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学思政课堂评价:坚持以学论教

中学思政课堂评价:坚持以学论教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提出了“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以学论教”的评价观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学论教”评价观认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应以学生的参与度为保证,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度不够,都算不上主体。只有坚持“以学论教”的评价观念,才能正确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提出了“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过程,既涉及教师,又涉及学生,既有过程,也有结果。“以学论教”的评价观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只有坚持“以学论教”的评价观念,才能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要坚持“以学论教”的评价观念,我们要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以学论教”评价观的倡导,使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把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改变了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好了课本知识、忽略学生全面发展等错误的认知,将关注点放在了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以及参与热情等方面,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的行为表现,即通过学生的表现来判断课堂教学的成败。“以学论教”评价观认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应以学生的参与度为保证,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度不够,都算不上主体。因此,我们在进行评价时,必须做到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如何交流、如何进行合作探究等行为表现。立足学生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以及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如今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要求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才能达到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效果。

(二)更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坚持“以学论教”的评价观念,要把关注教师的“教”作为重点,但是我们要转移关注的焦点,不应该把焦点放在只关注教师如何表现自己的教学技能上,而是应该关注教师有没有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的,并以此为根据来判断这堂课是否成功。教师需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不再充当导演的角色,而是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这种评价理念不仅体现了对终结性评价的重视,而且更加强调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都充分体现了过程性评价的观点。只有坚持“以学论教”的评价观念,才能正确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