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交往:中西方思想的差异与教育关系

交往:中西方思想的差异与教育关系

【摘要】:在中西方的传统思想中,交往的指向与现代定义规则下的交往概念有所差异。而在此过程中,对于教育与交往关系的哲学思辨,不同的思想家基于不同的立场,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形成了不同认知。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人类的活动分为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交往又分为物质交往层面和精神交往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交往”是动态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在中西方的传统思想中,交往的指向与现代定义规则下的交往概念有所差异。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认为:“天地交而万物通。”“交”指相互接触。《易·系辞》中“往”本意是去,“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在西方传统思想中,最早的交往词汇是指拉丁文的“conununis”(共同的)。

现代意义上的交往概念是在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基础上,吸收以哈贝马斯理论为代表的西方思想而形成的。经过20世纪若干思想家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出现了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德国交往教学论、美国的群体化教学策略苏联的合作教育学思想。而在此过程中,对于教育与交往关系的哲学思辨,不同的思想家基于不同的立场,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形成了不同认知。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提出人的本质和人类的活动的划分。在人的本质的判断和活动划分思想中,马克思直接或间接地解释了交往的范畴,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说明人一方面既是社会关系的参与者,又是社会关系的创造者;另一方面在参与创造社会关系的过程中,人又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获得成长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人类的活动分为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交往又分为物质交往层面和精神交往层面。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对交往内涵做了丰富和发展,认为交往是人们通过实物、言语或意义的传递和共享达到理解和协调,进而影响主体间相互关系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交往”是动态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交往概念随着人类实践发展,其范畴和手段也将发生变化——由人类早期的物质层面交往到后来的精神层面交往,由个体间交往到社会群体间乃至国家间的交往,最终到世界性的普遍交往的发展过程。

当前国内理论界普遍认为,交往是人与人主体间的行为,而不是“主客模式”下主体和客体(客观对象)的行为,主体间的交往通过特定的客体(中介)实现。交往是主体之间通过占有、改造、消化共同的中介客体而自由地进行态度、情感、知识、信息等方面的交换,以趋向于彼此理解,形成非强迫性共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