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策略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策略

【摘要】: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语言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思想政治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自身的专业发展,而且影响着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一)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二)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既体现思维,又影响思维。相反,性格孤傲、不善言谈的教师,师生关系往往就会比较疏远,有时一时失语伤害学生自尊心,会导致师生关系的尖锐对立,破坏教学秩序。

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语言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思想政治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自身的专业发展,而且影响着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思想政治教师充满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对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思维能力的增强以及心理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传身教给学生塑造了一个最形象直观、最有效、声形兼具的榜样。学生在学校学习与成长的时间中,师生共同上课、学习和交流的时间占了学校生活的大部分,几乎每天都处在教师教学言语的影响之下,受到教师教学语言的熏陶,久而久之,语言特点就会被打上教师语言风格的烙印。一个长期受到教师良好语言熏陶的学生,会对自己的语言表达产生反思,进而产生对语言学习和训练的浓厚兴趣,并从最初的模仿教师开始,逐渐习得和掌握提高语言素养的有效方法,而语言素养的提高就会日积月累、水到渠成。如果教师不注重自己的语言修养,语言总体水平不高,语言组织杂乱无章,语言表达模棱两可,吐字发音不准确,再加之语病、口头禅,那么就会误导学生,造成不良的语言表达效果,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甚至会伴随学生的一生。

(二)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既体现思维,又影响思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展现给学生的除了外在的东西外,还有呈现这些东西的思维活动。而学生对教师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对其语言表达的学习,还透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感知语言结构组织中潜在的思维过程,进而更深一步地理解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语言素材和语言类型的选择。在借鉴和学习教师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养成自己的思维习惯,进而日积月累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学生心理素养的发展

中学生所处的中学阶段,恰逢其生理发展的青春期和心理成长的敏感期,这一时期的他们对周围的人和物都充满好奇,对来自周围的评价比较在意,甚至是一个来自旁人的不经意眼光、随意的语气和举动都显得特别敏感,心理情绪的不稳定性在这一阶段显得尤为突出。教师的一句轻声赞扬就有可能让他们渴望被尊重的心灵得到满足,令他们情绪高涨,学习积极性骤然提高;反之,往往就会感觉自信心倍受打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低下,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思想政治课程突出的德育目标要求,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尤其注意自己的语言。一个时刻留意自己语言表达的教师,更能够得到学生的信赖和支持,师生关系会更加融洽,课堂氛围会更加活泼,正常的教学秩序便得以维持,良好的教学效果随之而来。相反,性格孤傲、不善言谈的教师,师生关系往往就会比较疏远,有时一时失语伤害学生自尊心,会导致师生关系的尖锐对立,破坏教学秩序。思想政治教师将自己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和美好希冀,通过教学语言的艺术化表达传递给学生,能被学生欣然接受,进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和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