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管理一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平台,其效能在“走班制”下更加凸显。而体系化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能弥补这一冲击带来的影响。从班级层面上看,“走班制”下学生流动性大,要弥补因为接触时间相对减少、空间距离相对增大等客观原因造成的班集体意识削弱,加强班级文化凝聚力是有效途径。“走班制”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有深刻的影响。......
2023-10-29
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语言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思想政治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自身的专业发展,而且影响着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思想政治教师充满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对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思维能力的增强以及心理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传身教给学生塑造了一个最形象直观、最有效、声形兼具的榜样。学生在学校学习与成长的时间中,师生共同上课、学习和交流的时间占了学校生活的大部分,几乎每天都处在教师教学言语的影响之下,受到教师教学语言的熏陶,久而久之,语言特点就会被打上教师语言风格的烙印。一个长期受到教师良好语言熏陶的学生,会对自己的语言表达产生反思,进而产生对语言学习和训练的浓厚兴趣,并从最初的模仿教师开始,逐渐习得和掌握提高语言素养的有效方法,而语言素养的提高就会日积月累、水到渠成。如果教师不注重自己的语言修养,语言总体水平不高,语言组织杂乱无章,语言表达模棱两可,吐字发音不准确,再加之语病、口头禅,那么就会误导学生,造成不良的语言表达效果,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甚至会伴随学生的一生。
(二)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既体现思维,又影响思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展现给学生的除了外在的东西外,还有呈现这些东西的思维活动。而学生对教师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对其语言表达的学习,还透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感知语言结构组织中潜在的思维过程,进而更深一步地理解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语言素材和语言类型的选择。在借鉴和学习教师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养成自己的思维习惯,进而日积月累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学生心理素养的发展
中学生所处的中学阶段,恰逢其生理发展的青春期和心理成长的敏感期,这一时期的他们对周围的人和物都充满好奇,对来自周围的评价比较在意,甚至是一个来自旁人的不经意眼光、随意的语气和举动都显得特别敏感,心理情绪的不稳定性在这一阶段显得尤为突出。教师的一句轻声赞扬就有可能让他们渴望被尊重的心灵得到满足,令他们情绪高涨,学习积极性骤然提高;反之,往往就会感觉自信心倍受打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低下,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思想政治课程突出的德育目标要求,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尤其注意自己的语言。一个时刻留意自己语言表达的教师,更能够得到学生的信赖和支持,师生关系会更加融洽,课堂氛围会更加活泼,正常的教学秩序便得以维持,良好的教学效果随之而来。相反,性格孤傲、不善言谈的教师,师生关系往往就会比较疏远,有时一时失语伤害学生自尊心,会导致师生关系的尖锐对立,破坏教学秩序。思想政治教师将自己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和美好希冀,通过教学语言的艺术化表达传递给学生,能被学生欣然接受,进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和维系。
有关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的文章
学生自主管理一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平台,其效能在“走班制”下更加凸显。而体系化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能弥补这一冲击带来的影响。从班级层面上看,“走班制”下学生流动性大,要弥补因为接触时间相对减少、空间距离相对增大等客观原因造成的班集体意识削弱,加强班级文化凝聚力是有效途径。“走班制”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有深刻的影响。......
2023-10-29
(一)优化教育过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教育教学由经验型、粗放型向精细化、精准化管理的转变。这种有针对性的、及时性的评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能力,也帮助学生养成了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采用小组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小组成员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现了过程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不是无缘无故得来的。......
2023-07-18
四则运算连同乘方和开方运算均称为代数运算。在高等数学中除了代数运算外还有极限运算和求导数、求积分等运算,它们统称为分析运算。因此,计算是运算的一个部分。因此,在小学阶段,计算和运算这两个词常常混用而不严格区分。......
2023-08-07
为使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教育部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特色和本国国情,尽快制定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同时,标准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高校,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差异性,标准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为了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部提出的拓宽专业口径,调整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2023-11-25
在2016年9月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就提出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理念。目前,大部分国家的关键能力框架,入选频率较高的能力指标主要聚焦在“4C”,即沟通、合作、创新、审辨思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发布《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在“4C”基础上又增加了文化理解与传承,赋予关键能力培养以本土文化特色。......
2023-08-06
经典原著的阅读,让学生直接感受理论的魅力,获得思考的愉悦感,增强深入阅读思考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引导学生了解、观看更有营养的优质文艺作品,让青年学生的闲暇生活更有意义,应属思政课教师课后辅导的内容之一。......
2023-08-16
在积极探索有效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方法途径的过程中,教师们的教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全校加强舆论导向,营造创新环境,以活动为抓手提供平台,转变教师观念,深化校本教研,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励全员教师参与,切实提高教师创新素养和课堂教学变革。②以学科教研组校本教研为抓手,某学科教研共同体推进研究。......
2023-10-19
相关推荐